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实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实践分析

季祥霞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分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摘要:医疗质量安全是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医院得以发展的根本。医疗质量安全一旦得不到保障,将发生医疗纠纷事件,二者具有相关性,本文章结合院内实际情况探究医疗质量和医疗纠纷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积极防范纠纷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医疗纠纷;防范实践

随着近些年我国医疗改革制度的推进,临床医疗水平和患者健康需求不断升高,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自我保护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纠纷事件发生率不断攀升,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开展,破坏了正常的医疗秩序[1]。本文章分析医疗质量安全和医疗纠纷之间的联系,探究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医疗质量和医疗纠纷定义

医疗质量主要涵盖两方面,广义上除关注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还应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包括简化就医流程、优化医院环境、缩短就诊时间,与患者交流时注意服务态度;狭义上指在患者就医过程中门诊和临床医师诊断准确性、治疗标准性、是否存在工作缺陷或医疗纠纷[2]。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机构中,出于各种复杂原因,患者和家属对机构或从业者持不认可态度,认为其存在医疗过失行为,双方对事实产生争议,出现纠纷。

二、医疗质量和医疗纠纷的相关性

(一)基础医疗工作不到位

部分基层医院固有床位和收治患者数量不符,院方过度重视经济效益,基础配套设施却不完善,医务人员数量不足,患者治疗期得不到良好照顾,易诱发纠纷事件;其次,一些临床医师个人能力有限,诊疗过程中过度依赖检验仪器,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病历填写不规范,治疗和手术记录不详细,影响后期医保报销,患者病情也未如实记载;在治疗时,受利益驱使给患者开具高价药,使用高精尖仪器进行检查,浪费医疗资源,加重患者经济负担[3]

(二)医疗服务意识低下

主要体现在医护人员不注重健康宣教,日常交流态度强硬,缺少必要的护患和医患沟通,关注点在诊疗结果和处方开具上,忽视了患者和家属的解释工作,检查时没有事先交代仪器作用和必要性,致使患者对检查存在误解;没有跟患者说明治疗流程,患者面对时好时坏的病情产生怀疑,一旦病情恶化,会将其根本原因归咎于医师,医师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忽视其情绪变化,一味说教、态度淡漠、缺乏同情心,易诱发医疗纠纷。

(三)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执行力度低

目前许多基层医院没有形成清晰的管理体系和机制,领导层颁布的制度和指令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层级管理执行不到位,医护人员职责不清、具体工作内容没有落实到个人,无法调动员工积极性,对待工作不认真。同时医护人员也未能将医疗安全质量放在首位,各科室虽然成立质控小组并未开展质量管理活动,也没有组织集中学习,有时组织学习也是流于形式,而过多关注科室经济效益,科主任和护士长没有发挥其主导作用,院内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对待医疗纠纷态度消极,不主动填写不良事件报告,无形中提升了不良纠纷事件的发生率[4]

三、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实践方法

(一)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管理

院内领导层依据我国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包括科室会诊制度、医疗岗位职责制度、首诊责任制以及手术审批制,危急值报告制度等核心制度在后续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细分医疗职责,落实到个人,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素养和技能水平。要求各科室对医护人员工作和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综合分析医护人员技能操作、诊疗水平和服务态度,及时发现工作失误,给予批评和建议,督促工作人员整改;严格落实奖惩激励制度。院领导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对存在的医疗问题进行持续追踪,提出建设性意见[5]

(二)强化医疗服务质量

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恪守行业准则,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重视日常沟通,尊重患者和家属的知情权,利用沟通技巧处理好医患关系,护理和治疗前跟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焦虑感和恐惧感,调整其治疗心态,促进病情康复。此外,开展临床诊疗工作时,规范个人操作,避免不当操作对个人和患者造成的损害。最后,在院内利用投诉箱和调查问卷表了解患者想法,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

(三)加强基础建设

提升患者满意度是降低医疗纠纷的首要前提,因此,基层医院应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大院内医疗设备、病床和人力资源的投入比例,确保每名患者都有固定的责任护士和主管医师。医院加强培训和考核力度,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技能操作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杜绝过度医疗,在检查和治疗前,与患者说明药物和检查的必要性,消除误会,增强患者对医院、医师和护士的信任度[6]。医务科定期组织抽查临床医师病历,提高书写完整性,保证书写真实性,并定期组织病历和处方点评会,持续保证各种医疗文书的规范性,有效减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医疗纠纷二者之间联系紧密,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管理、增加基础建设投入比例、强化医疗服务质量可以规范从业者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进而减少医疗纠纷,为基层医院建设风尚良好、道德素养高、专业技能优异的临床医疗团队,保障基层百姓的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志行,陈嘉俊,孙高昂.《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实施下广东医患纠纷化解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南方论刊,2020(07):56-58+64.

[2]曾美婷.法律视角下探析医院安全管理的推进路径——以医疗纠纷预防处理为切入点[J].法制博览,2022(08):121-123.

[3]曹波.浅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实践[J].人人健康,2019(04):282.

[4]严文广,罗伟,刘华庆,潘祎颖,廖湘祁,李鹏程.品管圈在医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今日财富,2019(01):59-61.

[5]张国峰,刘慧利.对医院临床医疗安全管理中医疗纠纷的措施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5):186-187.

[6]李艳.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实践探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8,33(08):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