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武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民族武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张永才

山东省招远市龙馨学校265400

摘要:就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而言,主要是让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当中,促进自身身体机能水平的提升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的时候,需要引入更为多样化、更为丰富化的训练内容,促进体育教学实效性得到显著提升。就民族武术内容在体育教学当中的有机融入,在丰富体育教学活动课堂内容的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发展,也有着非常显著的正向价值。基于上述所言,本文主要围绕着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民族武术的实施教学展开了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武术;初中体育;融入实施;策略

引言

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目的,是为了更好锻炼学生的身体,提升整体素质。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结合自身的身体活动以及思维活动,实现对于体育理论健康知识掌握的同时,促进自身体魄的强健和体质的增强。但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过于关注学生体育成绩的提升,忽视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以及实际参与运动的需求,导致学生在参与体育课堂的过程当中往往存在着较为被动的心理,缺乏强烈的体育意识,对其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有着不利的影响[1]。同时,部分学生缺乏对于武术学习的正确认知,对于武术动作的理解还比较肤浅,有些同学甚至把武术操和课间操看成一种,但对武术运动的具体形态、学习方式、不同动作的功能等知之甚少,在这样的情况和背景下,武术的价值和功能,就很难体现出来[2]。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民族武术当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蕴,将其和初中体育教学有机融合,能够在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的同时,实现学生民族精神的形成,促进体育文化的创新传承。因此,下文主要围绕着民族武术在初中体育课堂当中的有机融入展开了分析,以期能够将其所具有的育人价值最大程度体现和发挥出来。

一、武术教学在初中体育课程当中实施的价值意蕴

首先,有利于武术文化内涵的丰富。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有机融入和贯彻实施武术内容,能够使得武术背后的尚武精神得到进一步诠释,并且能够使得学生深刻感知其背后的深厚意蕴[3]。同时,武术当中优良的品质,想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等都能够在学生武术锻炼当中得到体现,为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夯实基础,促进学生在传承和发扬当中,对武术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做出进一步丰富。其次,有利于敦促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武术作为传统体育文化当中闪闪发光的明珠,不仅其民族气息非常浓郁,并且群众基础也非常的深厚。武术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的融入,能够使得学生民族精神得到有效培养。并且,武德作为传统武术文化当中更进一步的发展,在其指导下,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有着正向作用,在充分发挥武术所具有强身健体功效的前提下,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足够的铺垫和准备。

二、武术在初中体育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注重教师自身示范作用的发挥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是帮助其掌握武术动作要领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武术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此期间,还应加强对教育和教学的认识,做到在实际教学中,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目标的有效指导下,尽量保证学生们能很快地学会和正确地模仿。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对武术动作展开亲身示范,做到边做边讲,通过简单易懂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要领。以武术当中基本的“弓步亮掌”这个动作为例,教师在对动作标准示范之后,然后开始一边示范,一边对动作做出详细讲解:“首先,请同学们作直立抱拳的预备姿势,然后,左腿往前一踏成弓步,同时将自己的左手掌心向上,右手的手掌向下,眼睛看左掌;接着,尝试将自己的重心向后移,右腿成弓步曲腿,左腿成仆步,并且要做到脚尖是内扣的,头随左掌转动,目光直视前方……”通过这样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学生能够更加清楚武术动作要领所在。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对于不规范的同学,需要耐心向学生讲解这个动作,以此确保学生能够更加准确掌握武术动作[4]。

(二)创新教学手段,强化武术认知

为了使得武术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显著提升,教师需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积极创新和优化课堂教学手段,让学生丰富化、多样化的武术教学活动当中,强化自身对于武术认知。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积极运用像情境创设、案例教学以及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在使得学生武术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和调动当中,促进武术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比如,在教学“太极拳”这部分武术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积极运用实际案例,将太极拳练习视频,和学生一起展开深入分析,重点讲解太极拳的该如何做到调身、调心以及调息的有机结合,以此强化学生对于太极拳的深入理解。通过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当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并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微格教学有机融入其中,从而在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充分把握,对于学习内容做出优化和调整,让武术学习能够更为适合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将信息化教学有机融入其中,将各种优秀的武术案例,或者全面的微课视频上传到相关学习平台当中,学生可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性展开学习,使得学生在对武术知识的研读当中,武术技能的掌握当中,以及武术精神的形成当中,磨练自身的意志,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的初中体育学科教学当中,想要真正做好武术方面的教学工作,其不仅需要教师对武术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选择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来指导武术教学工作的开展。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民族武术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的作用和价值,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促进武术的有机融入,在充分发挥武术育人价值和作用的同时,让初中体育教学更具成效性。

参考文献

[1]罗琼书. 职业院校武术体育课程准备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035(001):124-128.

[2]段秋平, 郭泓沅. 优化教学模式,创建高效课堂——"学—议—讲—测—说"教学模式小议[J]. 教育观察(上旬), 2019, 008(003):77.

[3]施达. 基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项目化学习设计——以七年级武术"十步拳对练"为例[J]. 现代教学, 2022(5):2.

[4]杨曙东. 浅析传统文化教育下的部分中学体育武术课的教学现状和解决策略[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