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链及氢能发电利用前景阐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氢能产业链及氢能发电利用前景阐述

夏令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普洱供电局,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随着我国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以及我国的能源体制改革,氢能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之一。氢能产业链涵盖了大量的生产、储存、运输工业环节,其中包括许多行业技术的交叉和创新,本文通过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各个环节的难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未来的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氢能产业链;氢能发电利用;前景

近些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石油、煤炭等化石资源的大量使用,不但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因资源的开发而引发的区域矛盾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发展洁净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近几年,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氢的能量性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氢能源的生产、储存、运输、利用等四个方面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由于氢能源行业正处在发展阶段,各种技术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目前还没有确定的最佳方案,必须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优良的技术路径。

一、氢气的制备

就氢能的制备而言,按原料的不同和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划分为三大类型:(1)利用矿物原料制造的氢气,占世界上的氢气总量约有95%;(2)蓝色氢气,由天然气或蒸汽转化而来,它与二氧化碳捕获设备(CCUS)相结合,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达到减排目的;(3)绿色氢气,利用可更新能源(光伏、风力发电、核能、水电等)制造出的氢气,并且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绿色氢气是电解水能源开发的终极目的。当前,我国的电解水法有三大类:碱性电解水技术、质子交换膜法、SOEC法等1】

1.碱性电解水技术

碱法生产氢气,是利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作为电解液,在高压下进行电解生成氢气和氧,经去碱雾化后,可获得99%以上的氢气。利用碱电解水生产氢气具有技术上的优势,其使用年限可以达到15年以上。由于其具有较低的生产费用(不使用重金属催化剂,技术成熟)和较低的工作温度(60-90摄氏度),这使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碱电解工艺存在以下问题:(1)碱溶液与CO2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碳酸根,使催化剂发生阻塞,使电解质的稳定性下降;(2)用碱电解水生产氢气必须始终维持在阴阳极两边的气压均衡,以避免由阴阳极生成的氢与氧的混合物而导致爆裂;(3)由于碱电解水生产装置运行周期长,反应速度很慢。

2.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

PEM电解水生产装置包括:阴极板、扩散层、催化层、质子交换层等。在电解水中,H2O在阳极氧化时产生了氧和H+,H+在电磁场的影响下,经过质子交换膜向阴极转移,然后进行了还原,产生了氢。该方法具有1A/cm2的功率密度,可以达到4A/cm2的水平。而且,在理论上可以实现90%以上的转化,实际的转化效率可以达到60%以上,这比用碱电解水生产的氢气要好得多。

3.固体氧化物电解水技术

固态氧化物电解水制氢可以看作是SOFC的反向反应,其反应的温度一般高于600摄氏度,最大的效率可以达到90%。由于SOEC不需要昂贵的PMR薄膜,所以可以大大减少SOEC的生产费用。但是SOEC的工作温度较高,使用寿命较久,会造成其性能迅速下降。所以SOEC工艺的难点在于电解质、连接体等组件的研制。SOEC技术成熟程度不高,商品化程度不高,与实际使用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二、氢的储存和运输

1.气体储存和运输的压力

在高压气体储存方面,一般采用长管式挂车输送20MPa,加氢站的加氢压力可划分为35MPa和70MPa,目前国内的主要供氢点是35MPa。采用气体储存方法,使用方便,只需使用一个压力调节器就能将其转化为氢,技术较为成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储存方法。但这种方法也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尽管氢的输送速度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因为它的体积太小,所以它的储藏容量依然很小,而且它的体积很大,重量很大,所以它适合在小范围内进行储存。

2.低温液体贮藏与运输

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加压和降温,以达到更好的储氢效果。在0.1MPa时,氢气耗电量为-253摄氏度,浓度为76.98克/升,比气体氢气高出八百多个百分点。液体储存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储存和运输氢能的效率得到极大地改善,有利于长途运输,改善储存效率2】。但是,由于氢的液化温度非常低,而且液化的时候,要保持超低温,必须要有一个超级的真空容器,这就造成了技术难度很高,价格也很昂贵。我国液氢技术还没有进入规模化使用阶段,大型液氢装置主要依靠国外生产和使用。所以,发展我国的液氢技术与装备,对我国的发展意义重大。

3.氢气的运输工艺

建立一条专门的氢传输通道,成本高昂,建设时间较长,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的发展速度。而在现有的输气系统中,采用现有的输气网络进行天然气与氢的混合运输,可以节省能源费用,提高能源行业的布局效率。氢气可以直接供应居民、工厂和商业使用者。但使用管线输送氢气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例如氢气的传播速度较气体快,易造成管线的氢脆性,所以必须对气体掺氢的配比进行严格的调控,并对相应的工艺及装备进行改进。由于氢气的高效分离和氢传输技术的发展还处在初期,我国还没有开展过混合后的应用研究。

三、氢能的利用

1.掺氢燃机

富氢燃气涡轮机,指将氢气与燃气混合后,用作燃气涡轮机的动力,从而实现电能的产生。气体的浓度是氢的8倍,气体的传播速度是氢的3.8倍。在天然气和氢的混合中,由于其较低的热能和较高的流率,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回火和火焰振动来确保其安全和可靠。因为在较低温度下,氢的热量较低,为了保持原来的输出功率,需要加大进气流量,并对燃烧器和压缩机进行改造。富氢燃气涡轮技术现已在世界各国逐渐发展。西门子,通用电气,三菱日立等大型的发电公司,都已经在氢能涡轮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在技术和性能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在韩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多个国际上都有关于氢燃料发动机的具体应用。

2.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可以将燃料的化学能量转换成电的反应器,它不需要进行内部能量和机械能量的转换,因而可以不受到卡诺周期的制约,其理论上的能量利用率在90%以上。和普通的蓄电池一样,它也是一个正负极,一个电解质3】。但与电池中含有铅、锂离子、锌锰电池等的活性材料不同,电池中的正、负活性材料气体(或者氧)与燃油气体分别被单独地存储,电池主体只是作为催化剂的转化设备。所以在运行的时候,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能量供应,就可以继续生产。在20世纪中期,人们首次使用了燃料电池。20世纪60年代,阿波罗航天飞机上的碱燃料电池被GM公司开发出来,并被用于许多太空任务。在1973年的石油禁令刺激了寻找可供选择的原油资源,而在此之后,燃料电池再次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燃料电池技术包括:碱性燃料、质子交换薄膜燃料、熔融碳酸盐燃料、SOFC、PAFC等。其主要用途包括航天,军事,新能源发电,交通运输等。在能量方面,燃料电池可分为两个方面:大规模/分散热电联产、通信基站供电以及交通工具等。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是PEMFC和SOC。

四、结语

在实现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的前提下,发展氢能源已是我国能源节约、减排和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氢能工业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还必须坚持合理的发展思路,既要重视发展,也要重视对目前装置的更新,满足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求,确保氢能工业科学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凌文,刘玮,李育磊等.中国氢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9,21(3): 76-83.

[2]罗佐县,曹勇.氢能产业发展前景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路径研究[J].中外能源, 2020,25(2): 9-15.

[3]李永恒,陈洁, 刘城市等.氢气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J].电镀与精饰,2019, 41(10):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