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铝轮毂涂装工艺技术概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4

   乘用车铝轮毂涂装工艺技术概述

罗豪,刘珊珊,李丹

(东风咨询有限公司  武汉 430056)

摘要:铝合金材料不仅密度小,具有适宜的力学性能、优异的耐腐蚀性是轿车实现减重、节能、环保和安全的首选材料。国内铝车轮生产工艺这几年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流程车轮涂装工艺技术进行总结和概述。

关键词:乘用车铝车轮涂装工艺、工艺流程、设备特点。

一.前言
    铝合金材料不仅密度小,具有适宜的力学性能、优异的耐腐蚀性、可焊接性能、成型性能和良好的表面处理性能等特点,而且具备特有的再生性,是轿车实现减重、节能、环保和安全的首选材料。随着汽车制造业进入环保、节能和轻量化阶段,铝和铝合金制件已经开始在汽车上大量运用。根据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到2010年,世界三大主要汽车市场的平均用铝量将达到287公斤/辆。目前,北美的汽车平均用铝量居世界之首,而2002年欧洲汽车工业用铝量增长最快,每辆汽车平均增加用铝58磅,增长率为28%。汽车上应用的铝和铝合金部件主要为发动机和轮毂、传动装置、热交换器、车底盘和悬吊件、防护罩和车体结构件.汽车上广泛应用铝和铝合金部件,其中铝合金轮毂应用最为广泛。

参与规划设计了国内多条乘用车铝车轮涂装车间积累了铝合金轮毂的涂装工艺技术知识。下面对乘用车铝车轮涂装工艺技术进行总结和概述。

二.铝车轮产品参数介绍

轮毂尺寸图2

轮毂尺寸参数,见图2

轮毂直径: 13英寸~22.5英寸,实际直径360mm607.5mm

轮毂宽度: 4英寸~12英寸,实际宽度120mm332.8mm

中心孔:   φ50mmφ150mm

偏距:     -10mm80mm

中心孔排水槽宽度:5mm15mm

中心孔排水槽数量:无~6

胎圈座角度

帽口直径40-70mm

帽口深度10-25mm

2.1.4产品设计重量

13-19寸产品     ≤15kg

20-22.5寸产品   ≤35kg 

三.铝车轮的涂装标准:

2.1外观标准

作为汽车装饰的涂装铝车轮其外观要求尤为重要。常见的不良外观包括:异物、漆点、橘皮、流挂、脱漆、露底、色差、起泡。涂层的表面检查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检验。检验时要求光照在(900-1200lx)下进行100%目视检查。

车轮外观检查主要是在车轮外表面上分五个区。不同区的外观要求也不

同。

表1:

区域描述

区域

描述

A

正面

更改的A

肋窗及PCD大径

B

肋骨侧面

C

中心孔及PCD锥面、PCD小径

D

ABC外的其他部位


                                                                


:2:铝车轮全涂装轮圈外观标准GM

相隔最小距离

A-50mm

B-50mm

检查方法

A-目视

B-目视

C-目视

A区

造型A区

B区

C区

D区

缺陷类型

描述/定义

最大尺寸mm

最多数量

最大尺寸mm

最多数量

最大尺寸mm

最多数量

最大尺寸mm

最多数量

最大尺寸mm

最多数量

备注

尘埃或杂质

(氧化物)

油漆和透明漆层的可见细丝、污迹、尘埃等杂质

1.0mm

3

1.0mm

3

2.0mm

3

允许

允许

允许

允许

橘皮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允许

允许

允许

允许

除气不净/气泡/透明漆破裂

残留气泡或成品表面的小孔

1.0mm

3

1.0mm

3

2.0mm

3

允许

允许

允许

允许

流漆

3英尺外不可见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允许

允许

允许

允许

允许

允许

擦碰伤

透明漆表面的擦碰伤,3英尺外不可见

5mm长*0.5mm宽

2

5mm长*0.5mm宽

2

5mm长*0.5mm宽

2

允许

允许

允许

允许

注:每一轮圈外观不能有多于4种/个不良,间距不得小于50mm

                                                                



目前现场车轮侧外观缺陷主要是A面的缺陷如下图所示现场A面出现颗粒需要返修:

2.2涂层性能标准:

铝合金车轮涂层性能要求主要是机械性能、耐盐雾性能、耐候性性能。具体指标如下表所示:

3:铝车轮漆膜物化检验标准:

试验项目

检测项目

执行标准

判定标准

物理性能

涂层厚度
涂层硬度

ISO2808
ISO15148

适合车轮样式和
外观,能满足以下
  性能试验要求

表观性能

色差
失光率
刹车油

ISO3668
ISO2813
VDA621-412
§  4.2.1

△ E<1.0
<±  5°

抗化学物
质试验

汽油
机油
防腐蜡
除蜡剂

§  4.1.1
§ 4.1.4
§4.2.4
§4.2.3

参照DIN53230
与原始涂层板相比
较,外观等级差异
不大于1个级别

表面机
械性能

附着力
试样准备
试验时间
表面腐蚀度

ISO2409
IS07253
DIN50021
ISO4628-1

GT0~GTI
中性盐雾/CASS
   504h/240h
    Ri0/riO

盐雾
试验

边缘腐蚀度
起泡

IS04628-1
DIN53209

KR0/kiO
  m0/g0/ml/gl

耐腐蚀性试验

交变
湿热
试验
交替
腐蚀
试验

漆底腐蚀宽度
附着力
试验时间
起泡
附着力
循环次数
表面腐蚀度
边缘腐蚀度
起泡
漆底腐蚀宽度

DIN53167§8.1
ISO 2409
DINKK 50017
DIN53209
ISO2409
VAD621-415
ISO4628-1
ISO4628-1
DIN 53209
DIN53167§8.1

Wb≤ 2mm
GT0~GT1
  360h
  m0/g0
GT0~GTI
    6
   Ri0
  KR 1
  ml/gl
Wb≤ 2mm

三.铝车轮涂装所用的辅料简介

为了满足铝合金车轮涂层的外观及性能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涂装材料对铝车轮外表面进行涂装处理。涂装材料主要分三类:一是前处理材料、二是喷漆材料、三是喷粉材料。下面分别对这些材料进行简单叙述。

3.1 前处理材料

铝车轮在进入涂装前经过了铸造、热处理、机加工序。在这个过程中铝车轮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膜,在机加过程中轮子表面上还沾上了铁屑、乳化液、杂质等污物。如下图所示:

通过图片可以清楚看到车轮外面雨一层泛黄的氧化物膜。因此在车轮涂装前需要对车轮表面进行前处理。前处理主要是四个作用:

去除附在车轮表面的乳化液、杂质、油污等杂物,清洁车轮表面。

去除车轮表面的疏松的氧化膜。便于后续涂膜的附着。

在车轮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氧化物膜增加车轮与涂膜附着力。

对新形成的氧化物膜进行封闭处理,增加涂涂膜附着力和耐腐蚀性。

国内工厂大多采用的是凯米特尔整套前处理剂,对应上面的四项作用分别有四种药剂。

脱脂剂:由碱性盐和表面活性剂组成。可以去除附在车轮表面的乳化液、杂质、油污等杂物,清洁车轮表面。

酸洗剂(或表调剂):是一种酸液可以去除车轮表面的疏松的氧化膜。便于后续涂膜的附着。

钝化剂:即硅烷可以在车轮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化学物薄膜膜增加车轮与涂膜附着力。

封闭剂(Sam粉末):是对新形成的氧化物膜进行封闭处理,增加涂涂膜附着力和耐腐蚀性。

3.2喷漆材料。

主要是为了赋予车轮表面不同颜色外观。主要由各种树脂、颜料、助剂、填料、稀释剂等组成。

3.3喷粉材料

铝车轮采用的喷粉材料有底粉和亮粉组成。底粉主要是负责车轮的耐腐蚀性,一般由环氧树脂、颜料、填料、助剂等组成。亮粉主要是给予车轮明亮的外观,使车轮看起来更加丰满同时兼顾车轮的耐候性。一般由丙烯酸树脂、颜料、填料、助剂等组成。

四.铝车轮涂装工艺流程

4.1主要工艺流程

为了达到铝车轮涂层的质量标准。所用铝车轮都要经过前处理工序和喷底粉工序。根据客户要求的不同还要经过喷漆和喷亮粉工序。

铝车轮的涂装工艺主要分成三种工艺:一是透明漆的全涂装工艺;二是透明粉的全涂装工艺;三是精车涂装工艺;四是特殊漆工艺(喷漆时喷一种特殊漆)。

透明漆的全涂装产品:上线预处理人工(预留机器人位)转线喷涂底粉机器人转挂烘烤在线打磨机器人转挂(喷涂底漆)闪干喷涂色漆闪干喷涂透明漆烘烤下线

透明粉的全涂装产品:上线预处理人工转线(预留机器人位)喷涂底粉机器人转挂烘烤在线打磨机器人转挂(喷涂底漆)闪干喷涂色漆烘烤人工转线喷涂透明粉机器人转挂烘烤下线

精车、精抛产品:上线预处理人工转线(预留机器人位)喷涂底粉机器人转挂烘烤在线打磨人工转挂(喷涂底漆)闪干喷涂色漆烘烤下线机加精车/抛光上线预处理喷涂透明粉机器人转挂烘烤下线

特殊漆产品预处理人工转线(喷涂底漆闪干喷涂色漆闪干)喷涂透明漆烘烤人工转线喷透明粉烘烤下线

目前铝车轮产品大部分是全涂装产品其次是精车产品。为了满足铝车轮涂装工艺的要求铝车轮涂装线的基本配置是这样的:一条涂装生产线配备一条前处理线;一条底粉线;一条喷漆线;一条亮粉线。

不同产品工艺路线如下:

透明漆的全涂装产品:上线前处理线转线底粉线转线面漆线下线

透明粉的全涂装产品上线前处理线转线 底粉线转线面漆线

(含特殊漆):转线亮粉线下线

精车、精抛产品:   上线前处理线转线底粉线转线 面漆线

下线机加、车亮面上线前处理线转线亮粉线 下线

4.2主要工艺流程说明;

4.21前处理线

前处理线承担车轮表面的脱脂、酸洗、钝化、封闭、水分烘干及强冷等涂装任务。前处理线主要由前处理设备、水分烘干炉、水分烘干强冷、悬链输送等设备组成。典型的前处理线的工艺流程如下:

表4:

序号

工序

处理方式

温度℃

时间(min)

合计

前处理设备

1

上链

2

热水洗

喷淋

40-45

2

3

预脱脂

喷淋

55-60

2

4

脱脂

喷淋

55-60

2

5

水洗1

喷淋

常温

1

6

水洗2

喷淋

常温

1

新鲜自来水直喷

喷淋

常温

0.2

7

酸洗

喷淋

35-40

2

水洗1

喷淋

常温

1

8

水洗2

喷淋

常温

1

9

纯水洗

喷淋

常温

1

10

无铬钝化

喷淋

25-35

2

11

纯水洗3

喷淋

常温

1

12

纯水洗4

喷淋

常温

1

13

转化膜(封闭)

喷淋

50-60

2

14

纯水洗5

喷淋

常温

1

15

新鲜纯水洗

喷淋

常温

0.2

16

吹水

喷淋

常温

1

前处理烘干炉

17

水份烘干

喷淋

110±5

20

18

强冷

喷淋

常温

10

4.2.2底粉线

底粉线承担车轮表面喷涂底粉、转挂、底粉烘干、强冷等涂装任务。底粉线主要由除尘室、喷粉室、喷粉隔离间、转挂设备、粉末烘干、强冷室等设备构成。底粉线典型的工艺流程如下:

5:

序号

工序

处理方式

温度℃

时间(min)

备注

上线

1

静电除尘

离子空气

常温

0.5

2

喷底粉

静电喷粉枪

--

3

3

转挂

机器人

--

2

4

底粉固化

热风对流

180±5

45

5

强冷

强风对流

常温

10

6

在线打磨

送排风

3

转挂

4.2.3喷漆线

喷漆线承担车轮的喷涂底漆、色漆、清漆、油漆闪干、烘干、烘干强冷等涂装任务。典型的喷漆线的工艺流程如下:

:表6:

序号

工序

处理方式

温度℃

时间(min)

备注

1

静电除尘室

离子空气

常温

0.5

2

预热室

送排风

70-80

12

工件温度

3

底漆喷涂室

静电旋杯

26-28

4

4

闪干室

送排风

150±5

15

5

色漆喷涂室

静电旋杯

26-28

4

6

闪干室

送排风

70-80

15

7

清漆喷涂室

静电旋杯

26-28

4

8

晾置室

送排风

40±5

10

9

烘干炉

对流

180±5

40

10

强冷室

强风对流

常温

10

4.2.4亮粉线

亮粉线承担车轮表面喷涂底粉、转挂、底粉烘干、强冷等涂装任务。底粉线主要由除尘室、喷粉室、喷粉隔离间、转挂设备、粉末烘干、强冷室等设备构成。底粉线典型的工艺流程如下:

表7:

序号

工序

处理方式

温度℃

时间(min)

备注

上线

1

静电除尘

离子空气

常温

0.5

2

喷底粉

静电喷粉枪

--

3

3

转挂

机器人

--

2

4

底粉固化

热风对流

180±5

45

5

强冷

强风对流

常温

10

6

在线打磨

送排风

3

下线

五、铝车轮组挂方式说明:

铝车轮输送形式主要有两种,用于前处理线的吊挂式悬链输送系统和用于喷涂线的地面悬链输送系统。

表9:

运输设备

例图

方式和特点

前处理用吊挂式悬链输送机

国内流行的铝轮毂输送方式,适用前处理清洗工序,根据产量不同可挂2-3个工件,清洗效果好。吊具简单适用。

喷涂线用地面输送机

g6d

国内流行的铝轮毂输送方式,适用于喷漆或喷粉,采用自动喷涂可保证产品喷涂质量。工艺布置灵活方便。烘干可采用多行程烘干室,或者轮毂横排平行运行的烘干室。

生产线吊挂方式的确定。

前处理线

生产线的组挂方式见文章开头的对比表;从中可以看出前处理线的组挂方式有一挂2件和一挂3件两种。

前处理线的组挂方式是采用一挂2件还是一挂3件。需要综合考虑。总的来说一挂3件的效率高,前处理设备投资低;但是一挂3件人机工程不好。最高点和低点相差大,工人在上挂时需要弯腰。但是也可以采用两个上线或下线工位来上挂或下挂不同部位工件。如国内某铝车轮涂装车间为了让最高点车轮容易上挂或下挂再上挂或下挂最高点车轮时采用悬链下沉方式,地面做地沟来保证下降高度。如下图所示:


采用多设爬坡段虽然可以避免工人多余弯腰但是多出的爬坡段会使上下件工位显得很长,上下件必须在规定的工位完成,生产组织相对来说不灵活,增加上件托盘的倒运量。在前处理线向地面线转线区域则显得更不灵活。所以一般前处理线转面漆线采用的是机器人转挂。

前处理线转地面线机器人转挂照片:


一挂2件相对来说人机工程好些,也不需要为了上下挂方便设置多余爬坡段,相对于一挂3件生产组织更灵活。但是相对效率低些,前处理线投资成本高些。

前处理线选择一挂2件还是一挂3件需要综合考虑。如果生产线品种较少采用自动化进行转挂,则优先考虑一挂3件。如果产品品种太多或者投资所限,无法使用机器人转挂。则优先考虑一挂2件。

前处理2/挂吊具图片:

喷涂线

喷涂线地面链均采用的是地面链一挂1件的组挂方式.


喷涂线地面链:

涂装车间的喷涂线也曾采用过类似于前处理线一挂2件吊挂方式。

涂线采用一挂2件的悬链吊挂方式


这种方式自动化程度低,不能实现自动转挂和自动下线;喷涂也不能采用自动喷涂必须采用人工喷涂。所以目前这种吊挂方式已经不再被采用了。

生产线节据的确定

生产线的节据在满足产品的通过性的前提下做的越小越好,节据越小链速越慢,设备的长度越小,生产效率越高,设备投资越低。从产品规格来看,车轮外径范围为:13-20英寸。由于19-20英寸的车轮很少。一般最大产品按18英寸来设计。19-20英寸采用间隔吊挂的方式。18英寸的车轮按通过性计算需要630mm的节据即可。保证车轮在爬坡时不磕碰。

前处理爬坡:                        喷涂线爬坡段:

在设计过程中药考虑19-20英寸大轮毂所占的比例。目前来看大轮毂所占比例是不断在升高的。所以产线节距就做到了700mm还有产线做很多20英寸的大轮毂出口,所以节距需要做到了780mm。所以节距的确定主要是考虑产品的大小,生产组织的灵活性。

.铝车轮涂装线的平面布置:

目前铝车轮涂装生产线的布置方式主要有三种布置形式;

一是二层布置。如国内某车轮涂装(1#线)

                              二层平面布置(+6.00m)

一层平面布置(+0.00m

二是单层双线布置;如国内某车轮涂装线2#线

三是单层单线布置:如:国内某车轮涂装线(3#线)

QQ截图20151021190151

这三种平面布置方式对比分析:

8

序号

布置方式

代表工厂

设计产能

(万/年)

车间长

(m)

车间宽

(m)

车间面积

(不含精车)

(平米)

车间高度

(m)梁底

1

二层布置

1#线

200

114.8

60

10488

15

2

单层双线布置

2#线

200

141.5

72

9168

9.5

3

单层双线布置

3#线

200

97

60

6720

9.5

从上中可以看出:

1#线由于采用双层布置其面积使用效率较低。由于多层厂房的一层通风采光不好,环境不好,不能布置主要的工艺设备,只能布置辅助设备和存储区。

3#线采用单层单线布置工艺布置更紧凑,物流更方便。单位面积的产出最高。

2#线,采用双线布置生产组织更灵活,但是双线也造成了设备利用率不高。运行成本高的问题,适合产品品种很多,生产组织要求很灵活的场合。

结束语:

铝车轮涂装工艺发展方向笔者认为主要是两个方向1是自动化,少人化。2柔性化智能化。涂装线自动化程度已有很大的发展。目前仍然需要有工人操作的高强度工位主要有:喷漆/喷粉前上堵头工位打磨工位、返修工位。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工位以后也必将逐步被机器人取代。2柔性化、智能化,铝车轮涂装线产品种类多,节拍快,每个产品工艺路线都不一样。靠人工调配的方式效率底,错误难免。如果能够实现由电脑智能化的调配生产,肯定能极大的提高生产的准确性,减少中间浪费。

参考文献:

王锡春《汽车涂装工艺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

王琛姣.铝轮毂的涂装技术工艺分析与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3):4.

黄秉升.盐雾试验标准及其实施-涂料工业,2002(1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