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继电保护通信通道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电力继电保护通信通道研究

向利华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喀什供电公司  新疆  喀什市  844000

摘要:继电保护通信通道是指传送输电线路保护信号的通道,是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线路保护信号正常传输的重要手段,是输电线路可靠运行的重要基础。通过继电保护通信通道精益化管理,大大挺高通道可靠性和准确性,有效避免了因通道运行资料与实际承载业务不一致引发的电网事故,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继电保护;通信通道

1课题提出

“保护通信通道精益化管理”通过对现有保护通信通道资料、现场标识进行核实;结合保护年检或通信设备检修,陆续对承载保护业务的通道进行接入一致性检查工作;完善工程设计、通信通道新增及异动管理、现场验收和通道退役管理等各阶段的闭环管理,从而实现保护通信通道资料、现场标识与承载保护接入一致,确保保护通道资料的准确性。通过建立较为完整的全过程管理体系,有力提升电力通信资源的管控能力和规范性,积累各类涉及通信资源管理的经验,确保通信通道与承载具体业务的一致性,有效防止因通道运行资料与实际承载业务不一致引发的电网事故。

配置原则:(1)积极落实发展规划,推动继电保护光纤通道的应用;(2)新建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根据远期规划出线规模,按照“双保护、三路由”配置原则,测算继电保护通道需求数量,合理配置通信设备及光缆,确保继电保护通道配置满足运行要求;(3)220千伏及以上继电保护的更新改造,要符合《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1161),且经相应行业及以上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具备双通道接入能力的保护设备;(4)加强通信网建设,优化通信运行方式,分担重载业务,缓解重载压力,防止单一通信设备和光缆故障导致8套及以上保护装置退出,优先解决跨区跨省线路以及重要线路保护通道的重载问题,全力保障线路保护双通道或“双保护、三路由”的通道应用需求;(5)推进继电保护装置双接口改造,提高线路保护的通道接入保障能力,结合问题治理,稳步实施,逐步实现“双保护、三路由”的继电保护装置通道接口配置要求。

2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目前地区有220kV线路92条,线路保护184套数量较多。由于保护通信通道业务涉及部门较多,尤其是保护、通信专业通常是各自整理相关资料,在竣工验收时也是各自验收,没有对2M保护业务的DDF架两侧端子进行联合检查,导致保护、通信专业的保护通道端口资料不同,造成检修时继电保护的非计划停运。目前业务通道开通流程一般是通信专业根据需求开通通道,由施工部门现场接入调试。但施工单位有时候单方面调整保护设备接入端口,变更通道设计图,却没有上报通信部门,造成现场实物与台账不符,造成通道资料不准确。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保护通信通道管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已投运的保护通信通道,由于原先验收时未对DDF架两侧通信安排的通道和承载保护接入开展一致性验收,无法确保通道资料准确性。(2)新建的保护通信通道,设计深度不够,只有保护通道简单示意路由图,没有指定具体2M接入端口。(3)新建保护通信通道时,施工单位现场随意调整端口,变更通道设计图,未向设计单位和通信部门申报,造成现场实物与台账不符。验收时,因工程进度不同步,保护和通信专业各自进行专业验收,缺乏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4)保护通信通道投运后,其通道异动及退役过程缺乏较完善的管理制度。

3对策及实施

对策一:开展已投运的保护通道台账资料与承载业务一致性核对。通信专业组织保护专业配合,结合保护年检或通信设备检修,在退保护下,完成承载2M保护业务的DDF架两侧通信和保护接入一致性检查工作。制定《一致性核对操作过程》规范现场核对工作,避免误动或误操作而引起保护业务非计划停运。编制《保护通道端口一致性核实确认单(退保护)》,现场严格按步骤核实操作,完成后双方签字确认并存档。核对中发现的图实不符的情况,对通道资料及时进行修改并反馈。年初核实并发布通道的年度运行方式。

对策二:完善新建保护通信通道的设计管理。(1)通信部门参加项目部门或上级审查单位组织的科研、初步设计审查会,根据地区电力通信网具体情况提出技术或组网要求。(2)通信部门参加施工图审查会,项目单位应于项目施工前40日把施工图文件送达通信部门。(3)施工文件深度要求:设计单位编制的施工图深度除了满足国家和电力行业相关要求外,互联通信通道端口必须具体到设备指定端口。

对策三:完善新建保护通信通道的施工管理。(1)施工前30日,项目单位组织召开施工方案审查会、技术及安全交底会,确认施工组织方案和接入端口。发现异常及需更改端口,必须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通知书。(2)业务接入前,由项目部门向通信部门提出申请,由通信部门下达《用户通道接入通知单》(详细安排设备端口、配线位置、电源位置等),施工单位按《用户通道接入通知单》进行通道接入、调试并签字盖章,施工完毕返回通信管理部门。(3)验收时通道所承载业务的维护检修专业、通信专业对承载业务的通道进行接入一致性联合核对并签字。

对策四:完善新建保护通信通道运行管理。(1)技术监督阶段:变电站投运后一个月内,通信部门参加运检部组织开展的现场技术监督,对站内通信台账与现场实际接线进行核对检查。

通道异动、退役管理:①由于所承载业务设备改造、通信光机设备更换等原因引起的DDF/ODF配线架现场端口或传送业务内容变更,由项目责任部门启动通信电路使用变更流程进行申请,按照业务通道接入通知单制度和专业联合验收制度执行;②由于通信通道路由调整优化等造成的路由变更,由通信人员启动电路使用变更流程进行申请,批复执行后闭环反馈保护专业。③业务通道需要退役的,业务使用部门需在一个月内通过电路使用变更流程向通信部门申请退役,通信人员在电路批准退役后进行拆(删)除,在流程中归档并同步更新配线架端口标示。④通信部门应做好开通电路后业务接入的跟踪与报备工作。若业务在三个月内还无接入,应对电路进行梳理、删除。三个月后若有接入需求,需再行申请、批复后才予以开通。

4运行保障

4.1加强通信通道运行管理

按照继电保护及信息通信相关规程规定,加强继电保护通信通道运行管理,制定继电保护通信通道运行管理规定,规范通信通道调度名称及方式安排,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4.2强化通信运行管理

针对单一通信设备承载多条继电保护通信通道业务,分析并制定运行风险管控措施,形成风险设备清单。全面梳理承载继电保护业务的传输设备运行状态,针对服役时间长、性能严重劣化等设备,形成老化设备清单。减少通信设备异常和故障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影响,降低电网运行风险。

4.3相关专业协同工作

建立健全的继电保护通信通道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细化继电保护通信通道风险预警机制和故障现场处置方案,确保继电保护业务通信通道运行监视、故障处理、检修协同到位。

5结束语

通过本次研究,制定相应的改造措施,降低通信通道重载风险,减少通信故障或检修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影响,提高地区通信网络的运行安全可靠性,增强信息通信网承载各类业务的能力。使其面对外力破坏及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具备超强的抵御能力,在电网发展的各领域、不同环节中具备重要作用,为智能电网的推进奠定网络基础。

参考文献:

[1]何诗思.电力通信网络运行方式现状分析[J].科技资讯,2021,(25):39-39.

[2]杨文宇.基于电力电网运行方式优化问题分析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21,(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