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危机事件下中职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社会危机事件下中职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探讨

石建梅

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特殊年龄阶段,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产生负面心理。社会危机事件下必须要强化中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力度,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其释放心理压力、舒缓不良情绪,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保障。为做好中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需从多角度分析影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从具体原因出发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确保学生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和发展。还要时刻关注学生变化,及时调整方法和节奏,促使中职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树立正确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关键词:社会危机事件;中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探讨

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生活质量普遍得到提高,中职学生生活在优质环境里,其自我反应能力和认知水平逐渐下降,当遇到一些社会危机事件时很少有学生具备良好自我调节能力,容易受到社会危机事件影响,导致其思想及行为上出现偏差。在社会危机事件下,通过科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是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当今社会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和方向。

一、社会危机事件下中职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原因

在社会危机事件影响下,想要保证中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效果,先要针对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从根本原因出发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和防范方案,为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应激情境诱发应激反应

在中职学生日常学习及生活中容易出现各种紧张性刺激物,当刺激物出现时学生身体和心理都会做出相应反应,也会根据不同情况决定严重程度。生理上容易出现呼吸加快、血压上升、心动过速等现象,心理上容易出现反应能力和防御能力下降等问题,此时学生生理和心理上出现的一系列行为被称为应激反应,一般在特定情境下会被激发。当社会危机事件出现后学生想要为应对事件做一些准备,但由于缺少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导致其“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影响学生思想及行为。

(二)就业压力带来正常反应

大多数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面临就业问题,其对未来的迷茫会导致产生一定就业压力。当就业压力产生时学生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学生在毕业之前会参与实习工作,在实习中会遇到一定困难和挫折,此时若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其自信心会被逐渐瓦解,对未来感到迷茫,对就业感到紧张。学生在初步走进社会时适应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到社会危机事件的影响,若不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会影响其今后成长和发展。

(三)亲子关系压力带来影响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年龄阶段,其心理上渴望成熟但缺少一定生活经验,在态度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会出现一些问题,此时就需要家长正确引导和耐心帮助。部分家长由于错误家庭教育形式和沟通方法导致亲子关系紧张,严肃的家庭成长氛围会给学生带来一定心理压力,导致其产生心理危机。除此之外,由于社会危机事件的发生,亲子交流频率有所上升,在交流中时常产生矛盾和摩擦,这不仅无法帮助中职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甚至会给其带来更大生存压力。

二、社会危机事件下中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式

在社会危机事件下想要保证中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效果,在针对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之后,要结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成长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探索科学可行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

(一)遵循基本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效果必须要遵循基本原则,在相应原则指引下制定科学可行的干预方案。一要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在心理危机出现之前就做好防范工作,做到未雨绸缪,不要在危机发生之后再想办法弥补。提前获取学生危机信息,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对其展开心理指导,帮助其释放心理压力。二要坚持及时性原则,在社会危机事件来临之后第一时间分析其可能对中职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避免因信息应对不及时给学生造成恐慌。一旦错过最佳干预时期,则会影响干预效果,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在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要结合其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综合考虑,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坚持科学原理,将科学思路及方法巧妙融合于心理危机干预实践中。

(二)加强家庭预防

对中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家庭教育及成长氛围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会造成重要影响,必须加强家庭预防效果。教师要提前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做好家长思想工作,提高家长对孩子心理危机干预重视程度。在社会危机事件来临时家长要在第一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引导其站在客观角度、以辩证思维看待社会危机事件,不要过度警惕和紧张,避免其受到社会危机事件严重影响。引导孩子以积极心态和正确方法面对危机事件,共同应对可能遭遇的境遇。通过家校合作引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强化学生责任担当,家长要发挥自身职业优势,共同助力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优化与完善。

(三)加强学校预防

在社会危机事件下学校要承担起相应职责和使命,从多角度出发加强预防工作,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指导,以实际行动落实防控要求。如学校可通过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方式展开线上辅导,在社会危机事件来临时第一时间对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帮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舒缓不良情绪,避免学生对社会危机事件产生错误认知,影响其今后发展和成长。还可在线下展开多样性讲话活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确保学生能以积极态度和健康心理面对社会危机事件。还要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加强中职学生心理辅导,在线上建立心理辅导板块,在线下开设心理辅导工作室,通过多样形式为学生释放内心压力和负面情绪提供渠道和平台。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全面建设监控网络,通过大数据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对其展开心理危机干预指导。

(四)加强社会预防

对中职学生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社会相关部门要履行自身职责和使命,提高对社会危机事件的敏感度,在危机事件来临时通过多种渠道及时报道,确保学生在第一时间接收到真实信息,防止谣言传播给学生心理及行为带来负面影响。如可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介报道真实信息,还原事件真相,防止不实信息给社会公众带来恐慌,促使中职学生以良好心态面对社会危机事件。为加强社会预防效力必须要明确划分相关部门职责,确保其认真履行职责使命、完成本职工作,为保证中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提供助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危机事件防控工作中为强化中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力度,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视程度,针对影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和优化方案。在实践中总结方法、积累经验,探索对中职学生展开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手段,在社会危机事件来临时确保学生能以积极态度勇敢面对,增强学生自信心,保持学生健康心理状态,为其今后成长和发展提供保障,促使其可以成长为对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有价值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淑芬. 社会危机事件下中职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探讨[J]. 时代教育:中旬, 2021(7):0176-0177.

[2] 林丽霞, 潘清明. 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式进行心理危机干预[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9(1):3.

[3] 周晓梅. 当代中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及其干预策略探析[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2):112-114.

该文为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立项课题“中职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研究”的额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STY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