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行业密室逃脱的消防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浅析新行业密室逃脱的消防安全管理

王强

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黄冈支队武穴大队      4354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新行业、新领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如直播带货、密室逃脱、室内冰雪场馆以及洗浴、KTV+足疗,电影+足疗等。此类场所大部分设在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等场所内,且缺少消防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的支撑,存在较多火灾风险和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本文以密室逃脱类场所为例,对其消防安全现状进行分析,从法规制度、检测预警、监管治理、科技赋能等方面入手提出加强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最大限度降低火灾风险和隐患,提供建议和依据。

密室逃脱类场所是在特定受限空间场景内进行真人逃脱、剧本杀、情景剧类活动的场所。从业单位为了增强“沉浸式”体验,采用隔断打造光线昏暗的密闭、狭小空间,大量使用灯光、音响、电子游戏道具等电器设备,大量使用布幡、塑料等可燃装饰物,在整个游戏过程充满刺激性、趣味性、挑战性,是一种新兴的娱乐休闲项目。该行业近年来呈迅速发展态势且分布广泛,场所面积规模大部分在500平方米以下,但也有少数场所达到上千平方米。因此,此类场所的存在的火灾风险和隐患也随之增加,做好此类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及时消除风险隐患,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密室逃脱场所的特点

(一)区域分布广泛。以我国中部地区某市的密室逃脱场所为例,市属各行政区内均设有密室逃脱场所,其中设在城区内的占总量的82%,其他郊区也均有此类场所。区域分布之广,说明此类场所受欢迎程度较高。

(二)大部分设置在大型商业综合体内。此类场所多数设置在大型商场、商住楼、写字楼等内部区域,经改造而成,部分设置在地下。以我国中部地区某市为例,共有约90%位于大型商业综合体商住楼、写字楼内,约有10%位于地下空间。

(三)场所面积规模较小。此类场所大部分建筑面积在500平米以下,以某市为例,约71%密室逃脱场所建筑面积在500平米以下,建筑面积在500—1000平米的约占22%,建筑面积在1000平米以上的约占7%。

(四)玩家群体以年轻人为主。密室逃脱玩家大部分是二三十岁的年轻群体,游戏主题通常带有一些悬疑恐怖成分,因此对男性玩家更具有吸引力。而年轻群体普遍对此类场所存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认识不足、消防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二、密室逃脱场所存在的火灾风险和隐患

(一)场所设置缺乏技术规范的支撑。由于此类场所属于新业态,目前有专门的消防技术规范,造成场所设置时无据可依。同时场所设置不受区域位置、楼层、采光等条件限制,部分设置在老旧厂房内,利用建筑挑高特点,大面积增设横向或纵向贯通的夹层;部分设置在地下空间,建筑本身不具备必要的安全条件。

(二)用电设备较多且不规范。此类场所大量使用灯光、音响、电子游戏道具等电器设备,一些大功率或调、变频用电设备反复启停,易出现短路、超负荷、接触不良、漏电等现象。

(三)易燃可燃装饰多,火灾荷载大。多数密室逃脱场所采用轻钢龙骨结构与石膏板、密度板等材料进行空间分隔,各主题房间为营造氛围大量使用易燃可燃挂件、塑料仿真植物、氢气球、模型道具等装饰物,导致密室逃脱场所单位空间内易燃可燃物较多,增加了火灾荷载。

(四)人员疏散困难。此类场所由于游戏主题需要进行装修改造,往往造成安全疏散距离增加,通道内设有的道具等障碍物影响疏散;连续性疏散指示标识和应急照明设置不足,造成安全疏散照度不够;部分场所门窗狭小,个别仅将道具门作为疏散门,一旦发生火灾玩家很难第一时间自行疏散到安全区域。

(五)消防设施缺失。此类场所一般是对原有建筑进行装修改造后投入使用的,消防设施难以满足场所现有空间的防灭火需求。场所内部暗门较多,内部隔墙或隔断不具备防火防烟功能,大多未设置防排烟设施,一旦发生火灾,烟气难以迅速排出,容易造成火势和浓烟快速蔓延。

(六)经营者消防安全意识普遍较差。此类场所工作人员多为年轻人,人员流动性大,人员消防培训往往不到位,消防安全意识较为淡薄,扑救初期火灾和组织人员疏散的能力相对较弱,缺乏针对性的消防安全管理、应急疏散预案及演练。

三、密室逃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一)制定行业标准规范。针对此类场所的特点和现状,规、住建、公安、应急和消防等部门应研究制定密室逃脱场所消防设计、装修和验收的标准规范,制定安全管理运行规范,从源头做好此类场所的管控,确保营业前符合消防安全的要求。

(二)明确行业主管部门。依据《安全生产法》“新兴行业、领域由县级以上政府按照业务相近的原则,确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应进一步明确文旅、公安、应急、消防为此类场所的行业主管部门并将其纳入行业审批备案范围,加强行业管理,确保此类场所消防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

(三)加大消防监督检查的力度。公安、文旅、应急、消防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此类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风险和隐患,督促场所经营者第一时间予以消除,对存在的消防违法违章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切实形成检查执法高压态势,进一步提升此类场所做好消防安全管理的自觉性,确保万无一失。

(四)深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要针对此类场所从业人员大部分为年轻人群体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员工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演练,明确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掌握消防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组织工作人员对场所内部进行检查,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安全事故没有发生以前,把安全隐患消灭在摇篮中,全方位提高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五)增加相应设备,提高科技赋能。密室逃脱类场所,有其特定的功能要求,难免出现房间嵌套、暗门等类似影响疏散的设施,在保证消防安全的前提下,怎样满足功能需求,是防火设计及消防设计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结合消防系统从业经验及密室逃脱类场所的特点,应设置必要的消防系统加以解决。一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探测器的选用:针对密室逃脱类场所多采用聚氨酯、聚苯乙烯、海绵、毛毯、木板等易燃可燃材料装饰装修以及使用易燃可燃物挂件、塑料仿真植物、模型道具、器具等物品造成火灾危险性大且复杂,应使用复合型探测器以达到全面探测的目的。二是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密室内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发现火灾等特殊事故,可以直接通过触发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将报警信息传送给消防控制室,以便进一步采取必要措施。三是消防通讯系统。顾客在预约时段开门进出,场所营业时大门关闭,一旦发生火灾,场所内外互相不清楚情况,加之顾客对场所不熟悉,部分游戏进行时与外部无通讯联络,不利于及时通知人员疏散,为了方便通讯,所有密室应设置消防电话分机,密室内摘机即可通过电话分机直接与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通讯,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通讯,及时解决的效果。四是消防应急广播系统。如果场所内未设置应急广播,在发生火灾时无法及时广播引导人员安全疏散,所以所有密室内应设置消防应急广播,另外需设置联动模块,发生火灾时,关停场所音响设备,使之不会干扰消防应急广播作用的发挥,使消防应急广播发挥重要作用。

结语:密室逃脱类场所因其特定的布置,火灾风险高,一旦起火,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但只要从法规制度、检测预警、监管治理、科技赋能等方面入手,就一定能降低火灾风险,保障消费者和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

[1]王荣,陈中原.物联网技术在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与装饰,2021(01):40.

[2]李正州.物联网技术在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J].大观周刊,2020(20):281.

[3]潘峰.物联网技术在消防中的应用探索[J].大观周刊,2020(18):308.

[4] 庄守杰 . 建筑消防监督管理中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J]. 探索科学 ,2021(09):79-80.

[5] 李佳 . 物联网技术在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 用研究 [J]. 中华建设 ,2021(18):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