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3

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研究

秦磊,蒋万里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河南省新乡市    邮编:453003

进入新世纪以来,书院制在各个高校逐步实行,如何抓好书院制模式下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切实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实效,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高校党建相关人员关注和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剖析书院制模式下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党员思想境界提升和党性培养提供新思路,为学生党员全维度教育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书院制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一、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一)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

习近平总主席指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任务。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就是要着力激发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政治可靠、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在提高质量上下真功,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防止形式主义,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上下真功夫,让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质量。

(二)高校党委的建设标准

近年来,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管理模式的书院制开始了蓬勃发展,在书院制下学生社区的发展性功能得到很大程度地扩展的同时,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下的党建工作也面临着区别于传统的院系下党建模式的新挑战。中共中央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发挥书院制模式优势,做好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工作是当前书院制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三)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之一,担负着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和教育管理的重要职责,是党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桥头堡、纽带和重要依托,应该在教育、示范和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方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要与时俱进,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抓好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建设一支政治觉悟高、综合素质强的大学生党员队伍,保障大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四)学生党员党性提升的需要

改造党员主观世界、增强党员党性观念是统一党员认识、保持党内思想纯洁的根本举措,也是教育培训党员的第一任务。因此,党员培养要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持之以恒加强道德教育和廉政教育,教育引导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理想之舵,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二、书院制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一)入党动机分析

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通过学习、教育、实践等多种途径使他们逐步树立起科学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目前,大部分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具有明显的功利性、投机性、虚荣性和从众性,呈现出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和多元化倾向相结合的复杂特点,没有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入党动力源泉,背离了入党的初衷。

(二)政治理论素养分析

大学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水平普遍不高,学习不够深入,不了解党的章程,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清楚,也不关心时事政治。对为什么入党、怎样入党、入党之后该怎样要求自己没有一个清晰认识,导致对政治理论学习的学习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对党的历史认识不深刻,对党和国家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透彻。

(三)教育管理分析

目前,在学生支部中普遍存在着“重入党前的发展,轻入党后再教育”的现象。发展党员前,对党员发展对象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但发展后就认为任务完成了,就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下一批要发展的对象,对新发展的预备党员考察教育有所松懈,这就出现了“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的现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再成为其追求之目标的状况,大大损害了党在学生中的形象。

(四)书院制模式分析

当前,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高校学生社区由来自不同专业背景、年级层次的学生群体构成,党员队伍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党员因专业不同,年度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党员年度考核的量化考评标准,毕业年级学生党员往往由于外出实习等原因而难以按时出席党员活动等。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党员还处于成长阶段,虽然大多数学生党员品学兼优,但自律性依然缺乏保障,要形成良性的学生党员自治管理还是任重道远。

三、书院制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院系老师参与度不高

在书院制大学中,书院是学生的生活场所,也是学生社区,学生日常生活归书院管理,党员教育也是在书院内进行,没有和院系接触,这就天然上造成了院系在学生党员教育困难,进而导致学生党员对院系没有归属感,只认为自己是书院的人,无疑给院系进行党员教育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此外,院系老师日常上课、备课、行政事务等已经占据了很多时间,再进行党员培养和教育管理等工作,相当于是增大院系的工作任务,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教育管理工作不到位

许多师生认为入党前表现突出入党后自我松懈是由于入党后缺乏教育与管理导致的,部分党支部在转正后的教育和管理上存在着“走形式”的情况,部分大学生党员在入党后开始放松要求,以各种理由和借口逃避书院安排的任务,入党前后的表现大相径庭。大学生党员在校期间还能够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但仍然有个别大学生党员参加积极性不高,以学业为借口,出现推脱和逃避参加党支部组织的活动现象。这些都暴露出党支部教育管理还存在死角,大学生党员整体教育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入党动机不纯,学习不主动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将入党作为自己增加就业竞争力的条件;也有同学觉得当党员光荣,个人和家庭都有面子;还有同学认为大家都入了,我也积极申请吧。以上几种动机,无论是对未来的规划,盲目从众的心理,还是现实诱惑的入党动机,都对党的纲领、性质、方针、路线、宗旨、奋斗目标等缺乏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对党缺乏真挚深厚的情感,都是不正确的入党动机。

)教育内容缺少吸引力,针对性不强

在对党员教育内容的调查中,大部分党员同学表示党员教育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但仍有一部分同学认为教育内容上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与党支部书记和党务专干的座谈中,也发现了教育内容和方式缺乏创新的问题,缺少与青年大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相适应的弊端,对社会热点问题和与切身实际相关问题的讨论与研究不足,无论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党员还是刚刚加入党组织的新党员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也千篇一律,针对性不强。

)教育方式传统单一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公众号的发展、学习强国APP的出现、微信群和QQ群等形式的运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党员教育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实习生党支部会经常运用新媒体形式进行教育。尽管如此,在与师生党员的了解中发现,教育形式单一化仍然是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网络平台的运用并没有明显增加对大学生党员的吸引力,传统集中的教育方式仍占主导,对网络平台的运用仍需突破创新。

四、书院制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实施途径

(一)注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

书院制管理模式下,学生党支部有了自己的场地和阵地,具备了其他学生组织展开活动的条件。学生党员可以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参加党内活动、校内外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锻炼个人能力,认识到党员的价值。在学生党支部中开展创建“红旗学生党工作站”、“红旗学生党员宿舍”等活动,发挥学生党组织在集体建设、学风建设和宿舍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凝聚和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组织中的榜样和辐射作用,实行设岗定责制,在标准化的管理与监督下,给予其充分的发展空间。积极鼓励学生党员参与党建、参与校院班级事务管理,让学生参与管理工作,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扩大学生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二)加强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从党建工作的专业性特点出发,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党务工作队伍,形成支撑合力。采用行政班和教学班班两套交叉体系进行管理,学生活动、住宿以行政班为主体,上课以专业班为主体,在学生会设置学生基层党支部。成立社区学生党支部,克服对学生党员的考察、培养、管理不全面的难题。选拔思想素质好的优秀党员任支部书记,成立党建工作评议组,严格规范程序,从党建工作进行全方位评议,明确奖惩细则,带领广大学生党员和共青团员积极开展具有青年大学生特色的党支部活动,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反映学生意见和建议,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立书院学生党员自管会,配合协助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并对党员发展各个过程予以监督。

(三)丰富多种教育管理形式

为紧密联系院系参与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可以邀请院系专业课教师通过开展学党务术沙龙、研讨会、公益志愿活动等等。借助功能区研讨室、活动室、社区楼层、社区广场等空间进行开展,以便学生和党员就近参与。有效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引导党员学习党章党规,践行党的宗旨,坚定党的理想信念。此外,也要充分利用网络载体,构建起网络学习的微平台,对学习强国积分实行周积分反馈和月度评比,建立党员个人“微积分档案”,进一步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效果。

(四)建立书院制党员管理协作机制

以学业导师制度为依托,成立学业导师管理委员会,书院和院系领导及教师代表任委员会工作组成员,统筹学业导师日常工作的规划与开展,在学生学业指导、学生管理、党团评先上形成共议共商共育机制,真正落实双院育人,选拔推荐真正符合条件的学生加入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的考核评估提供准确数据。这样不仅将院系同书院的联系更加紧密,也将带动书院和院系在大学生党员管理和培养方面的合作,为书院制党员关系协作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院系和书院资源共享,活动共办,针对专业特点,结合书院工作实际,利用结对共建的优势,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

(五)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针对目前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诸多状况,建立一套科学性高、可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和培养教育制度,在党组织的党建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一是要完善评价和考核体系。书院制党建模式下,学生党支部建在楼栋,各党支部对党员的考评能够结合学习成绩、学院工作表现和宿舍中的表现,将学生党员日常考核的重点转移到学生公寓。二是完善党员全过程的监督模式。学生党支部以宿舍楼、楼层、宿舍为单位,日常考评结果每月公示,接受全体师生对党员的监督。严格按组织程序按期召开党内各项会议,不断提高全体党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廉洁意识。三是完善党员教育和管理的长效机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党员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党员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通过发挥培养,教育、管理和榜样带动等途径的协同效应,积极构建和完善书院制下学生党组织建设机制。

参考文献

[1]姜萌、娄鹏媛.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的探索.时代报告.2022,(07)

[2]王钰亮.基于书院平台的高校“党建进宿区”工作机制探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1,(05)

[3]檀芬.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党员日常教育管理路径探析.科教文汇.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