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

郭山山,邹蒲,黄诚

湖南航天宏图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湖南省长沙市,410131

摘要: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我国地质勘查工作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并且具有复杂性,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正常进行,然而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工作过程当中的困难程度,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扩大人们视野,对地质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因此,相关部门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对遥感地质勘查技术进行充分应用,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将该技术自身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基于此,本文将对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质勘查;遥感技术;应用与发展

1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概念

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 technique),所谓的遥感技术通俗地说就是通过电磁波的辐射与反射特点,把整个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转化与分析,最终获得目标地物详细信息数据的一种技术。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就是通过飞机、卫星等遥感装置对地质进行扫描检测的技术,该技术在地质勘查方面有着非常良好的应用性能,其能够通过光谱、电磁扫描来对被检测区域的地质环境进行勘查,从而对该区域内的地质有一定的了解。这种勘查方式几乎已经完全取代了以往的勘查方式,其所带来的巨大便利性以及研究成果,已经让人们深刻的认识到了在地质勘查中运用遥感技术的重要性。传统地质勘查技术所能够勘查到的地质层次较低,并且不具备宏观性,使得勘查效率较低,要完成整体的勘查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遥感技术的投入使用完美的解决了以上问题,其不仅勘查层次高,并且具备较好的宏观性以及整体性,让地质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大大提升,节省了许多勘查工作时间。

2 遥感技术勘查特点

首先,科学性。勘查结果的科学性对地质勘查工作整体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勘查工作没有足够科学依据进行支撑,最终就会导致勘查结果与预期存在很大程度差距,并且不会被收集和记录,浪费了一些不必要的时间。不过,遥感地质勘查技术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处理,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卫星、飞机等高科技进行充分应用,在此基础上对所要勘查区域进行科学的地质勘查计算,在这些先进技术的帮助下可以进一步提高勘查结果科学性,地质勘查工作质量和效率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来进行操作,保证操作过程中出题出现问题。其次,精确性。在我国快速发展情形下,国家对资源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高,对地质矿产资源也越来越依赖,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开展大规模、大范围的地质勘查工作,通过勘查来寻找新的矿产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在一般情况情况下,地质勘查工作过程中对勘查结果精确性有着较高要求,工作人员通过精确的结果才可以准确判断地质资源所在位置,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勘查结果精确性,在工作过程当中就要对精确性较高的地质勘查技术进行充分应用。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完全符合这一要求,地质勘查工作在电磁技术和光谱技术的作用下能够获取精确的勘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勘查结果准确性,不仅能够提高矿产资源开发效率,而且还可以对勘查时间进行合理应用。

3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对策

3.1 地质构造信息的采集

众所周知,内生矿产的主要分布区域是在不同地质构造环境的边缘处或者发生变异的位置,其中主要的矿产是分布在不同板块、不同构造及块体的边缘区,通常会和地质构造事件伴生出现。矿床的分布情况是以带状为主,成矿带的规模与地质构造具有较高的相似度。把遥感技术运用到找矿过程中,就能够轻松地把地质标志映射到整个地质环境信息数据里。首先,把区域成矿的线性图像里进行进行比对与分析,然后再从中找出重要内容(例如断裂、芍理、推覆体等等);其次,把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里找出酸性岩体、火山盆地以及深享岩浆等带有环状特征的影象信息,再把这些信息数据进行系统化整合后提出取有用的内容(例如火山形成的盆地以及构造细节等等);在采集的地质构造信息里找出矿源层、赋矿岩以及相关的地质图象中找出信启(即岩层内部的详细信息);在控矿断裂交切所构成的地质影象,或者和感矿相关的颜色异常情况里找出因蚀变或者接触带引起的色带、色块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断裂的对象是主控矿时,那么在进行断裂构造遥感信息分析与提取时的效率就会有提提升。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遥感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引起成像模糊的情况,导致影象中的线性纹理以及其他参数信息无法被清楚地显示出来,识别度变得更差。为了能够提升影象的清晰度,操作人员在遥感技术的运用上加入了目视解译与人机交互的方式来优化影像效果,或者采取影响边缘强化、滤波、拉伸以及卷积运算等方式来把地质构造信息体现出来。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运用在地表岩性、地质构造以及地表水源分布情况等方面,并从中获得地质中是否出现断裂以及褶皱等信息。

3.2 获取植被光谱来确定实际矿产位置

因为矿区的矿物质以及金属会对周边植被的生存环境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加上矿区周边地下微生物与地下水会影响到矿区的结构层,导致其出现较大变化,打破了原来矿物质规律的结构特征,破坏到了植被生长的土壤。植物在该类土壤中生长会吸收其中的矿物质元素或金属元素,导致其叶绿素出现变化,并呈现在植物的反射光谱当中。应用遥感技术就能够检测分析以及确定植被的反射光谱从而判定出此区域有无存在矿物质。因为植被类型不同,其实际吸收的矿物质或金属元素都会成现在不同的器官部位,所以在应用遥感技术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鞥能够结合不同类型光谱信息来展开综合分析。而且工作人员还需要全方位手机植被光谱信息,仔细分析具体色调,以便于在应用遥感技术过程中能够将异常色调分离与提取出来,从而对金属植物的吸收与聚集能力进行分析,确保能够准确分析与判断出植被的光谱。

3.3 加强对遥感技术理论研究

任何的技术运用都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支持,也可说技术是理论知识的实践化结果。所以在使用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加强遥感技术的理论知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更多的理论方面的知识,然后再对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实际研究,查看其可行性。这个过程需要阅读大量的与该技术有关的文献资料,从资料中获取更多的理论知识,同时在现有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也要再次进行理论创新。

3.4 识别岩矿性质与地质类型

在实际使用遥感技术地质勘查技术时,其主要是使用岩矿光谱技术,在地质勘查环节使用频率较高的高光谱与多光谱技术。因为这两项技术原理在于多多光谱蚀变信息进行提取从而来达到准确识别岩石性质的目的,并且还可以有效识别高光谱的矿物质,所以运用遥感勘查技术能够对岩矿性质与地质类型进行有效识别。其具体应用主要如下:高光谱技术不单能够收集到连续的光谱信息,并且还可以直观的辨识各种地质类型。而多光谱技术的光谱分辨率较低,所以其光谱特征表现力也较差,在具体勘查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图像灰度变化以及图像先行信息来对岩矿的特征以及性质进行分析。所以在实际勘查过程中综合应用高光谱技术与多光谱技术能够有效收集到准确可靠的岩矿性质与地质类型的相关信息。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勘查工作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对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予以足够重视,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充分应用,进而获取精确的勘查结果。

参考文献:

[1]邵润泽.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19):214-215.

[2]刘蕊溪.信息遥感技术在地质工程勘查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金属通报,2019(10):216+218.

[3]张培贤,范玉海.地质调查中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17):217-218.DOI:10.13487/j.cnki.imce.014925.

[4]  金凯,王飞,韩剑桥,等. 1982—2015年中国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变化的影响[J].地理学报,2020,75(5): 96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