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中医药治疗需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骨折的中医药治疗需知

李庆胜

确山县中医院  463200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由此可以看出患者一旦出现骨折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就会相对比较久一些,骨折在我们平日生活里是十分常见的,有些人是因为受到外力的影响而出现骨折问题,也有一些患者则是因为病理性问题而出现骨折情况,但是无论是出现的哪种骨折,都会为患者造成非常严重的困扰,在积极与医生进行配合治疗的过程中,还要求切实完成好饮食相关护理工作,这样能够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下面我们介绍一下骨折的中医治疗方法与饮食护理。

  中医治疗骨折的方法:

  1、激光穴位照射

  主穴:颈椎骨折:大椎;胸椎骨折:神道、至阳;腰椎骨折:肾俞;骶椎骨折:长强。配穴:阿是穴。以主穴为主,按症情而选,酌加阿是穴。以低功率氦一氖激光仪,每穴照射10分钟,每次共照射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歇1天。

  2、刺血

  主穴:阿是穴。阿是穴位置:局部肿胀处。以消毒三棱针直刺血肿处达骨膜下为度;骨折日久者,刺血后加拔火罐,待瘀血流出后再行手法整复,局部用夹板固定。

  3、体针(之一)

  主穴:肘内翻:少海、小海、天井;肘外翻:肘、曲池、尺泽。据症取主穴,以28号针直刺或斜刺深达骨骺或骺板,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效不理想的患者,能够使用电针仪,并且使用连续波,疏波,每秒三次到5次,强度需要按照患者能够承受最为适宜。可搭配推拿,内翻者需要在进行针刺之前在内髁之前需要指点、按、揉、挤、掐 2分钟至3分钟,同时需要一手托住患肘,另外的一手握住前臂,在肘关节伸直旋后位,需要按内翻相反方向椎按外展2~3次;外翻则按揉外髁,让关节内收2次到3次。每日需要进行1次治疗,60次作为一个疗程。

  4、体针(之二)

  主穴:曲池、合谷、手三里。配穴:足三里。骨折10天内,仅取主穴,均单侧,骨折10天后加取配穴,双侧。针刺时均不解开固定夹板,在上述穴位皮肤处常规消毒后进针,主穴用提插捻转泻法,配穴用提插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骨折10天内每日1次,骨折10天后,隔日针1次。另外,骨折10天内可配合敷贴活血药膏(由地鳖虫、虎杖、黄柏等7味中药组成),10天为一疗程,4疗程为一阶段。

  5、针灸

  主穴:阿是穴;股骨骨折:环跳、髀关、阴市、血海;小腿骨折: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冲。配穴:饮食不佳加中脘,体虚加涌泉。均取患侧,阿是穴仅以艾灸,采用中药接骨艾条(在纯艾中加入麝香、乳香、没药、川芎、羌活等混合粉末制成),每次灸20分钟,早期用泻法,中后期用补法。余穴均针刺,采用指切押刺进针法,于夹板缝隙进针,得气后,早期用泻法,中后期用补法。刺激数分钟,通以电针,取二个超越骨折断端的主穴为正负极,早期刺激宜轻,中后期刺激宜重。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1天,继续治疗。

  中医辩证治疗骨折四种药物疗法:

  祖国传统中医中药,调理气血,增强人体抵抗力,对促进骨伤的修复愈合有着独特的疗效。主要有四种治法:

  1、和营通络法

  有些骨折刀口单单从观察上看虽然已经闭合,可是局部红肿疼痛仍然无法及时的消退或者伴随出现骨折无法快速愈合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生长,是因为创伤而导致患者局部气血出现阻滞。按照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这种辩证理论,能够使用理气活血以及营通络的方式去完成对患者血液循环情况的改善,减少产生的肿胀疼痛,让创伤能够快速愈合。临床经常使用府逐瘀汤以及仙方活命饮等内服或以及外敷方式,在治疗上获得了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2、清热解毒法

  有时伤口无法愈合是由于细菌的入侵,尤其是顽固的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或绝大多数耐抗生素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粪便等罕见细菌。这时常见的伤口红肿,长时间有脓液流出。这时,选择内服或外用清热解毒中药也能有效帮助控制感染,促进炎症的消退和吸收。临床上常用的有五种消毒饮料、黄连解毒汤等。

谈骨科康复方案及效果

3、健脾益气法

中医认为“脾为运官”,“气为本”。人的生长发育和各种功能活动都与“脾”、“气”密切相关,无论患什么病都要注意脾胃运输和活力的调节和培养。骨折手术对于人体来说,是骨折损伤后的又一大创伤,而且手术对气血的流动有很大的障碍,所以骨折手术后的患者多有脾阻、气滞湿阻等症状,临床表现为黄不化、少神累、少气懒、无味等症状。这时,中医辨证运用中药健脾、润脾健气,如合皮脾下灵汤、参灵白术散、桂皮汤等,可调理脾胃,增加食欲,增强体质,加速切口骨折愈合。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适当服用一些中药,或在食物中加入黄芪、当归、枸杞、米粒等汤剂,也有助于健脾益气。

4、滋阴清热

骨折术后不仅耗气损阴血,有些患者切开后时间较长,又有低热、盗汗、多梦、五upset heat等表现,可采用促进阴热的方剂,如当归六黄汤。在平时的饮食中可适当食用一些黑木耳、龟、甲鱼、枣仁等养血滋阴补神。

骨折患者的饮食建议

骨折早期,由于患肢肿胀,疼痛,加上精神紧张,常不考虑饮食,食欲不振。因此,患者应多喝果汁、粥、豆浆面,少吃一些精制食品,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大豆、蔬菜和水果。

  骨折的中期,以及骨折之后的3周至4周,可以说是骨折的愈合期,病人需要有非常多的蛋白质,尤其是包含胶原蛋白相对较高的食物以及包含钙质与维生素D相对较高的食物,能够适当的服用一些鸡汤、鱼、蛋类、肉皮、猪蹄、豆制品等多种食物。针对老年人出现的骨折,需要特别为其提供富含维生素D的高钙食物,如豆类和蛋类,虾皮以及海带,牛奶和大豆以及相关制品、蔬菜、马铃薯、银耳、花生等。可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

  骨折后期,也就是骨折之后的5周至6周,直到恢复健康的阶段,都能够恢复正常饮食,可是仍然要尽可能多的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以及水果,除此之外还需要吃一些包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牛奶则需要每天都喝500毫升,蔬菜需要食用400克到500克,水果则需要吃200克或者更多。在对食物进行合理的搭配上,需要实现膳食平衡以及营养上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