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舒适护理在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谢艾丹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201700

【摘要】目的:针对消化内镜检查行舒适护理措施,观察管着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实施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共110例,采取时间分段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都是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措施。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和护理效果,各项数据观察组都有显著优势,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对比两组患者的医护之间的配合、内镜消毒合格率,都是观察组有较大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实施妥善的舒适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非常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消化内镜;舒适护理;护理满意度;应用

虽然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压力的增加,出现消化道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在诊断消化道疾病时,最为常见的就是消化内镜检查,如小肠镜、十二指肠镜、肠镜、胃镜等检查方式,可以对多种消化道疾病进行诊断。但这些检查方式属于入侵性操作,会让患者产生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使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增加。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让患者对消化内镜检查的重要性和不适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实施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共110例,采取时间分段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都是5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为30例,女为25例;患者年龄为25-46岁,平均(33.2±3.3)岁。观察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24-45岁,平均(33.1±3.4)岁。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消化内科护理安全管理办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减少患者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在开展舒适护理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评估患者状态,通过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水平评估其生理状态。(1)检查前:通过对患者关于即将为期进行检查的对应医生及专科护士进行详细介绍,从而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并由对应的专科护士通过与患者进行一对一较为深入的沟通交流,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开导;同时向患者讲解消化内镜检查的相应知识,并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早做出预防。(2)检查中:确保患者在内镜室有较为安静的环境,同时需对内镜室温度及湿度进行管控,使温度保持在23℃左右,湿度保持在55%左右。在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对应的护理人员可对患者的头部及手部进行安抚性抚摸,并对患者的呼吸进行指导,使其身体状态处于放松的阶段。(3)检查后:动作轻柔地替患者擦拭眼泪、呕吐物或肛周污物等,嘱患者口服温水或深呼吸逐步缓解。采用正性语言对患者手术配合表示赞许与感谢。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

1.3观察指标

(1)护理效果: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效果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包括急救药物处理、消毒隔离、岗位管理、仪器器械、护理安全,各项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护理效果越好。

(2)心理状态: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心理状态,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状态越差。

(2)配合度和合格率:记录医护之间的治疗操作配合是否顺畅、内镜消毒合格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仪器器械、岗位管理、消毒隔离以及急救药物处理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组优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组别

护理安全

仪器器械

岗位管理

消毒隔离

急救药物处理

对照组(n=55)

80.02±1.01

80.30±1.05

89.04±0.64

82.05±0.15

86.45±0.35

观察组(n=55)

86.78±0.36

87.54±0.31

87.05±0.08

88.02±0.23

77.04±0.12

t值

31.034

30.244

65.127

117.607

8.638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

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得出,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之后,观察组的数据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55

48.54±2.05

33.71±4.51

50.87±3.51

35.22±4.58

观察组

55

48.62±2.02

22.54±3.04

50.01±3.64

26.37±3.01

t值

0.002

9.001

0.023

6.882

P

>0.05

<0.05

>0.05

<0.05

2.3 对比两组配合度和消毒情况

对两组患者的医护治疗操作配合度和内镜消毒合格情况进行比较,在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两项指标都达到了100%,都显著优势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所示。

表3  对比两组的内镜消毒合格和配合度[n(%)]

组别

例数

医护治疗操作配合度

内镜消毒合格情况

对照组

55

46(83.64%)

48(87.27%)

观察组

55

55(100.0%)

55(100.0%)

3.100

4.222

P值

<0.05

<0.05

3讨论

    应用消化道内镜可以直接观察消化腔内各类病变,并可取活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然而消化内镜检查作为一种入侵式操作,极易造成患者检查后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疼痛等并发症状,同时在检查过程中会加重患者的应激反应,导致患者无法很好地配合检查,增加临床漏诊的可能性。舒适护理通过在患者进行内镜检查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全程陪伴式护理,通过对患者在检查前、中、后不同的心理及生理状态进行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从而缓解患者对检查的不安、紧张等不良情绪。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后,急救药物处理、消毒隔离、岗位管理、仪器器械、护理安全各项评分及内镜消毒合格、医护之间的治疗操作配合合理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与罗锦华等川研究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其应激反应。并且在内镜室中可以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该结果与吴毅萍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在消化内镜检查中,实施舒适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艳华,陈志萍,刘先秒,等.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消化内镜诊疗大肠息肉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21(15).

[2]贺迎春,刘秋美,李芳,等.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21(12).

[3]李姿慧,吴梦蝶,李琪,等.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状态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