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团队协作在中晚期结直肠癌诊疗价值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多学科团队协作在中晚期结直肠癌诊疗价值的研究

林正佑

 陕西省汉阴县城关镇汉阴县人民医院外一科  725100

【摘要】目的:评价多学科团队协作在中晚期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37例中晚期结直肠癌(III期~IV期)患者为主进行回顾性分析,实行多学科团队协作MDT措施,观察患者的诊疗价值。

结果:(1)诊疗方法中实行诊断者5例、治疗者35例、诊断+治疗者3例、回顾+治疗者2例、回顾+诊断+治疗者2例;采用化疗方法者、手术方法者、放疗方法者、其他方法者、≥2种治疗方法者分别为:28例、3例、11例、3例、8例。(2)执行多学科团队协作决策达到预期、未达到预期分别占91.89%和8.11%,未执行多学科团队协作决策达到预期和未达到预期分别占8.11%、91.89%。结论: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进行多学科团队协作对提高其诊疗效果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保证该病患者诊疗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晚期结直肠癌多学科协作诊疗

结直肠癌也可以叫作大肠癌,指的是大肠上皮来源的癌症主要有结肠癌、直肠癌,据流行病学统计发现全球范围内该病处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为造成死亡的基本原因[1]。疾病类型中按大体分型包括:溃疡型、隆起型、浸润型;通过组织学分类划分有腺癌、腺鳞癌、未分化癌;以解剖部位分类包括直肠癌、左半结肠癌和有半结肠癌。基本病因包括:饮食、遗传、化学致癌物质、生活方式等因素;诱发因素包括:轻体力活动。临床症状:转移、转移器官功能障碍、呼吸困难、疼痛等;伴随症状:体重下降和消瘦、头晕头痛、呼吸困难、血尿、尿急等。多学科团队协作可经多学科讨论及会诊的方式确定患者的诊疗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诊疗效果,有效发挥出不同学科的优势,并且防止出现专科医生专业知识局限对患者病情延误的问题[2]。因此,本文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37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主进行回顾性分析处理,重点评价多学科团队协作在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

1.临床基线资料、方法

1.1临床基线资料

回顾性分析处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的37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包括男性21例和女性16例;年龄范围42~80岁,平均(61.3±2.5)岁。包括升结肠癌者、横结肠癌者、降结肠癌者、乙状结肠癌者、直肠癌者、降结肠-乙状结肠交界区癌者、直肠癌-乙状结肠交界区癌者各2例、1例、2例、2例、10例、19例、1例。

纳入标准:①实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等确诊为结直肠癌[3];②处于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③参照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实行肿瘤临床分期为III期及IV期[4];④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⑤患者和患者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基线资料不全;②依从性不佳;③中途失访。

1.2方法

每例患者在确定治疗方案前一天施行多学科团队协作讨论,参与人员涉及我院普外科、肛肠外科、肿瘤内科、放射科、CT室、超声室、病理科等主治及以上医师,要求其准确掌握多学科团队协作流程、相关操作方法和最新指南。随访时间为2个月至少1次,随访的方式为电话随访及门诊随诊,联系患者治疗情况,主要包括MDT执行、未执行两个方面,要求认真记录执行的效果,比如:达到预期、未达到预期。

1.3观察指标、评价相关标准

观察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诊疗效果、多学科团队协作决策和预期效果。

达到预期的评判标准:(1)多学科团队协作下患者确诊为中晚期结直肠癌;(2)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可进行肿瘤R0切除处理;(3)姑息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4)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评判适合支持治疗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和多学科团队协作判断一致。未达到预期的评判标准:多学科团队协作明确诊断患者没有确诊;(2)可实行切除患者没有完成R0切除;(3)姑息治疗后效果不理想比如: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是死亡。

1.4统计学分析研究

本文全部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相关数据信息均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计数资料和该病患者诊疗效果、多学科团队协作决策和预期效果,均通过率%的方式体现。

2.结果

2.1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效果情况分析

37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情况,具体见表1。

表1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效果情况分析[n=37(%)]

诊疗方法

n

多学科团队协作决策

n

诊断

5(13.51)

化疗

28(75.68)

治疗

35(94.59)

手术

3(8.11)

诊断+治疗

3(8.11)

放疗

11(29.73)

回顾+治疗

2(5.41)

其他

3(8.11)

回顾+诊断+治疗

2(5.41)

≥2种治疗方法

8(21.62)

2.2多学科团队协作决策和预期效果情况分析

多学科团队协作决策、预期效果情况,见下表。

表2多学科团队协作决策和预期效果情况分析[n=37(%)]

多学科团队协作决策执行情况

达到预期

未达到预期

执行

34(91.89)

3(8.11)

未执行

3(8.11)

34(91。89)

3.讨论

结直肠癌具有发病隐匿和病程时间长特点,故此确诊时多为中晚期,经研究发现实行多学科团队协作可提高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诊断的准确率、实行分期并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经和影像科、其他科室医生共同协作便于为患者编制完善的诊疗方案、准确评估患者的疾病进展状况。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讨论发现,该模式的应用在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方面的效果较好,究其原因和可以采用适合的手术方式、实行肿瘤R0切除有关,所以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避免发生远处转移情况[6]。在诊疗阶段加强多学科团队协作利于很好的协调不同专科协作,将疾病诊断、治疗、回顾相联系起来,在手术前实行多学科团队协作讨论确定患者分期,然后回顾病理结果、免疫组化结果,展开多学科团队协作讨论,对患者完成手术后化疗方案加以指导,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阻滞肿瘤进展。

经研究发现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执行多学科团队协作决策5年生存率较没有执行多学科团队协作决策患者5年生存率更高,而且手术后不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可见多学科团队协作和中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生存质量存在紧密的联系,因而建议应用并进行随访追踪处理。

总而言之,多学科团队协作在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中应用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为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制定完善的诊疗方案奠定基础、有效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张建栋,李梁和,陈忠胜,等.多学科团队协作在中晚期结直肠癌诊疗价值的研究[J].贵州医药,2021,45(3):4.

[2]曾惠明,肖凌晖,谢维.多学科团队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4):4.

[3]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结直肠癌脑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2020版)[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20,009(002):109-114.

[4]金群龙,王贵宪,孙振强,等.多学科协作模式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诊治及预后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55(1):5.

[5]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结直肠癌卵巢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20版)[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20,009(002):115-121.

[6]谢维、肖凌晖、王希、李文煜.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