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危害大,如何预防慢阻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1

慢阻肺危害大,如何预防慢阻肺?

雷雪梅

雅安市芦山县人民医院  四川雅安 625600

慢阻肺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占比较大,约为13.7%。慢阻肺早期症状极易被人们忽略,确诊时一般为重症、晚期,已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危害,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为增加人们对慢阻肺的了解,改善慢阻肺早期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个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

一、认识慢阻肺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持续发展可能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甚至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慢阻肺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老年群体,出现咳嗽、气短、咳痰等症状,每年至少有三个月,冬季症状会有所加重。该病发生原因一般为吸烟、吸入职业粉尘或有害气体、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农村地区生物燃料持续使用等,性别、年龄也是影响慢阻肺的一种重要因素,男性患病率一般高于女性,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但近些年青少年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患者自身遗传、肺生长发育不良、气道高反应性也会导致慢阻肺。

二、慢阻肺常见认识误区

误区一:有点咳嗽不重要

咳嗽、咳痰、呼吸不畅是慢阻肺主要症状,早晨和晚上会加重。当中老年患者出现这种症状时,经常会误认为普通感冒,在冬季更是如此,常常不受重视,尤其是农村地区,普遍存在随意吃一些感冒药进行自我治疗的情况。患者病情往往发展至三期甚至四期才会到医院就诊,此时,慢阻肺已经对患者身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损坏,难以有效逆转。

误区二:慢阻肺是慢性病,不可怕

慢阻肺因其病名中有一个“慢”字,往往被误认为不可怕,对身体的损害不严重。实际上并非如此,慢阻肺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都较高,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病较为隐蔽,难以受到重视,容易漏诊、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当一些病人出现较为明显的呼吸困难、气急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治疗时,已经发展至中晚期,治疗陷入被动,且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误区三:咳喘症状缓解后可停药或者减少剂量

在慢阻肺临床治疗中,多数患者都难以坚持规律治疗,认为咳嗽、咳痰、呼吸不畅等症状消失就没事了,继而减少用药或者停止用药,导致症状反复。值得注意的是,慢阻肺每次发病都会对心肺功能造成损害,这种损害会持续叠加,症状反复发作会加剧这种损害,直至产生较为严重且不可逆的损害,导致患者健康状况恶化。

三、慢阻肺预防措施

(一)强化戒烟及控烟

慢阻肺的发生与吸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约有70%以上的患者都与吸烟有关,吸烟患者发病率是不吸烟患者发病率的2~8倍。这是因为烟草的烟雾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会对人体气道、肺部结构、肺功能、呼吸道免疫功能造成损害,烟龄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病率越高。被动吸烟者,长期受二手烟、三手烟危害,慢阻肺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同时,烟草烟雾中的化学物质还会破坏肺脏的一些绒毛,增加黏液分布,损害肺部清洁功能,长期吸烟者逐渐出现的咳嗽、痰液增加是最为直观的体征表现。因此,强化戒烟与控烟是预防慢阻肺疾病的重要举措,在早期治疗中也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戒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对于常年吸烟的患者,可以采用一些替代品替代普通香烟,或者用口香糖替代吸烟,也可邀请家人、朋友等监督戒烟,提高戒烟效率,预防慢阻肺。

(二)减少污染性气体接触

为有效预防慢阻肺,要远离一些刺激性、污染性气体,包括煤炭、柴草、动物粪便等燃烧产生的大量有害烟雾,改用清洁燃料替代,加强排风与通风。远离煤尘、燃料、煤气等空气和环境污染区域,尽量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天气差的时候尽量减少出门,外出佩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等,将附着在皮肤上的颗粒物和污染物清洁干净。对于职业性粉尘危害,如煤尘、二氧化硅、棉尘等,要做好日常防护,并接触一段时间后,及时远离该区域,尽可能降低对呼吸道的损害,降低慢阻肺发生概率。积极控制厨房油烟,厨房油烟是慢阻肺主要诱因之一,目前大多数油烟机效能范围在抽风口下方45cm左右,超出该范围的油烟危害性是一根香烟的1000倍,油烟中还包含一种致癌物,即苯并芘,是诱发肺组织癌变主要因素。为减少厨房油烟的损害,要尽可能使用蒸、煮的烹饪方式,减少食用油用量,尽可能使用电能、太阳能等能源,使用电饭锅、微波炉、真空锅等厨房用具;烹饪时严格控制油温,避免油温过高导致的大量油烟产生,还要保持厨房通风良好,减少慢阻肺发生概率。

(三)培养良好饮食和运动习惯

为有效预防慢阻肺,人们应当注重良好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的培养,科学规划饮食,搭配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过咸、过甜类食物,少食多餐,摄取充足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增强机体抵抗力。培养良好运动习惯,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运动时长和锻炼强度,持续性增强身体机能,强化呼吸肌。

总之,慢阻肺作为一种致残率和致死率都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一旦发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治疗,及早控制病情,避免慢阻肺对呼吸功能的持续损坏,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