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要如何护理?康复护理4步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脑梗塞患者要如何护理?康复护理4步走

李复寒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内江641000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脑梗死亦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缺血、缺氧导致患者部分脑组织软化或者坏死。

1.早期脑梗死五大症状:早期脑梗死患者患病时会出现各种功能性障碍,常见功能性障碍包括视力障碍、肢体障碍、言语障碍、运动功能性障碍以及认知障碍。①视力障碍。早期脑梗塞患者视觉神经系统会受到影响,患病时会出现短暂视力模糊、眼前发黑、黑蒙等症状。②肢体障碍。由于动脉管壁阻塞,早期脑梗塞患者体内血液循环会受到严重影响,患者发病时会感觉四肢麻木、四肢无力,甚至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行走,时间过长还会使患者无法进行日常简单劳作,且四肢无力还会导致患者无法手提重物等。③言语障碍。由于大脑供血不足,脑功能受到影响,脑梗塞患者早期患病期间会出现言语障碍现象,患者无法进行正常语言表达,常常会表现出明显言语表达不清的状况,严重者甚至会影响正常生活。④运动功能障碍。嘴歪眼斜、四肢无法正常活动是脑梗塞患者早期明显症状之一,由于大脑供血不足,脑神经严重受损会导致脑梗塞患者四肢不调,站立不稳,四肢无力,无法和正常人一样行走。⑤认知障碍。脑梗塞患者由于颅内血管缺血会导致大脑部分功能损坏,致使脑梗塞患者出现短期内记忆力减退的现象,做事时无法集中注意力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2.脑梗塞应如何治疗?

   早期脑梗塞患者急性发作期可进行溶栓治疗,主要利用药物治疗,若条件允许则可将患者送至拥有卒中治疗中心医院进行救治。脑梗塞常用治疗手段分为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

2.1药物治疗

常用治疗脑梗塞药物主要有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降血脂他汀类药物、以及抗凝药物。①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等。该类药物可有效阻止患者体内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达到治疗脑梗塞的目的。②降血脂他汀类药物:常用降血脂他汀类药物有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等。患者在脑梗塞急性发作时可按照医生指导服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该类药物可溶解、降解患者颈动脉血管中的斑块,起到治疗脑梗塞的作用。③抗凝药物:包括利伐沙班、华法林等药物。抗凝药物主要作用为:干扰患者颅内血管中血栓的形成,以延缓症状,达到治疗脑梗塞目的。

2.2手术治疗

常见脑梗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手术方法:部分脑组织切除术、脑梗塞搭桥手术、动脉取栓手术等方式。①部分脑组织切除术:该治疗方式适用于脑组织出现大面积脑阻塞,阻塞情况严重甚至危及到患者生命的情况下。该手术方式可临时缓解患者高颅压症状,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后再进行后续治疗。②脑梗塞搭桥手术:该手术方式先将患者颅骨打开,利用显微技术连接患者颅内与颅外血管,制造血管通路以改善患者颅内供血不足现象,恢复脑供血。该手术方法适用于脑内大血管狭窄、出现严重阻塞现象的患者。③动脉取栓手术为常见治疗脑梗塞介入治疗方式。当患者脑补大血管出现严重血栓阻塞时,利用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方式,将患者脑补大血管中血栓取出,以及时恢复患者体内血液流通。

3.脑梗塞的预防

3.1控制血压:控制血压可有效预防脑梗塞,长期高血压会使患者脑部缺血状态更加严重,直至出现脑水肿,使患者颅内压升高,导致脑梗塞出现。

3.2控制饮食:健康饮食可降低患有脑梗塞的几率。日常饮食中应减少脂肪的大量摄入,实行低脂低盐、低胆固醇的饮食。人体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大量胆固醇无法被及时排出体外会沉积于血管损坏处,会形成血管内粥样斑块,斑块变大会阻碍血液流通,导致动脉管壁狭窄甚至出现阻塞现象。所以日常生活中应健康饮食,有效预防脑梗塞的发生概率。

3.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研究表明吸烟会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概率。烟草燃烧后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导致血管硬化,血管内形成斑块。容易导致患者颅内血管闭塞,出现大脑急性缺血症状,引发脑梗塞。适量进行户外运动亦可有效预防脑梗塞,运动可促进人体内血液循环,促进各器官代谢。颅内血液流通顺畅可避免血栓形成,避免动脉管壁狭窄甚至阻塞情况出现。

4.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护理

4.1功能训练

   轻度脑梗塞患者出院后若可以自行行走,则需加强肢体功能性训练,多进行轻度运动,如行走、进行一定肢体活动等,以促进疾病恢复,防止留有后遗症。脑梗塞患者运动应适量,可先在室内进行简单家务劳动,待患者逐渐适应后再适当进行户外体育运动。患者运动时应注意运动强度,可采取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形式。若患者运动中感觉到疲惫应立即停下来休息,防止对心脑血管造成压力。

4.2心理护理

   脑梗塞多发病于老年人群体,老年脑梗塞患者术后出院极易产生伤感、孤独等悲观情绪,甚至产生抑郁。所以家属应在患者出院后多注意照顾患者的情绪,遇事要及时开解患者情绪,防止较大的情绪波动导致病情复发且恶化。对于患者的居家护理,家属要多表现出耐心,切莫令患者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不利于身体恢复。

4.3饮食护理

饮食方面,家属可按医生指导为脑梗塞患者制定科学食谱,保证患者健康的膳食结构。应保持患者低脂、低糖饮食,做菜中尽量以植物油代替动物油,同时还应增加患者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平时应多食用水果与蔬菜,增加人体必需营养物质的摄入。水果与蔬菜可促进患者体内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保持健康的体魄,有助于病情恢复,延长患者生命周期。

4.4肢体运动

在患者术后居家卧床期间,为防止患者出现肢体肌肉萎缩,形成静脉血栓,家属在护理期内应帮助患者四肢进行定期被动运动。被动训练可有效防止患者肢体的功能丧失,防止骨骼关节功能丧失。

总结: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发病于中老年人群体。由于大脑缺血导致患者部分脑组织软化,发生永久性功能丧失,患者发病时易出现各种功能性障碍,严重者会导致患者瘫痪,甚至死亡。所以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实行低脂低盐饮食;做菜时应以植物油代替动物油,以减少脂肪摄入。适当进行户外体育运动,保持健康身心状态,促进体内血液循环,从而有效降低脑梗塞患病几率。在脑梗塞患者术后护理中,家属还应注意照顾患者情绪,若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休养,家属还应帮助患者肢体进行被动康复训练,防止肌肉萎缩,丧失肌肉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