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培养儿科实习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加强培养儿科实习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体会

向志云,田小华,刘绘,戴慧慧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儿科   广东 湛江 524002

摘要:儿科的就诊人数较多,且患儿由于年龄较小,医师和其沟通中存在一定困难,加之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影响,治疗依从性较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医患纠纷,影响了医院的整体形象。尤其是对于临床儿科实习医师来说,严峻的医疗环境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方式,来加强儿科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对此,本文就加强培养儿科实习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体会进行如下综述。

关键词:儿科实习医师;医患关系;沟通能力

医患沟通在整个就诊环节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果沟通不到位,医师便难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掌握,继而会影响后续的治疗,导致医患矛盾的出现。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实习医师因为经验不足,在和病人沟通过程中比较胆怯,容易造成病人家属对自己的不信任[1]。加之患儿自身的特殊性,也使得疾患纠纷进一步扩大。因此,临床带教老师必须对此加以重视,通过转变教学模式,来不断培养儿科实习医师的护患沟通能力,以此满足岗位需求。

1 注重培养和提升儿科实习医师的人文素养

    医学教育除了对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培养外,还要注重其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医师主要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医师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患者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除了对患者疾病的诊治外,要了解其心理需求,真正做到“人文关怀”。只有切实关心患者的健康,才能在和家属沟通中得到支持和理解,医师注意在沟通中要结合患者及家属的认知程度、家庭背景等,以简单易懂方式来耐心讲解。同时要学会适当换位思考,给予病人一定的理解,用自己专业和真诚态度来增强患及家属的信任,提升其配合度,以此减少医患纠纷的出现[2]

2 加强自身形象的塑造

    个人形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别人对自身的看法,尤其是对于医师而言,职业的特殊性更需要注重个人形象,以此拉近和患者的距离,让患者增强对自身的信任。个人形象包含了外在和内在的学识修养等,得体的言谈举止、整洁干净的穿着十分重要,能对实习医生的道德修养、精神风貌进行很好地体现。所以实习医生要注重日常行为规范和社交礼仪等内容的学习,以此来提高其综合素养,提升其自信心,更好地面对和患者的积极沟通[3]。除此之外,实习医生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熟练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只有专业知识过硬,才能更有底气和患者沟通,并为患者提供更好地医疗服务。但是书本知识有限,临床实习医师除了书本知识外,还要多听、多看、多问,通过和患者的密切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其病情变化,并和书本知识相结合,通过活学活用,来不断提升其专业技能。

3  掌握沟通技巧

良好的护患沟通离不开沟通技巧的掌握,实习医师要首先学会倾听。在患者就诊过程中,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不但有利于了解其病情状况,还能拉近彼此距离,增强患者对自身的信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医师往往缺乏一定的耐心,在患者讲话时经常会打断。根据相关调查发现,患者在和医师诉说自己的临床症状时,被医师打断的平均时间为19秒。部分医师认为通过CT、超声、MRI等超声医学检查,根据其清晰影像,便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加之病人较多,时间紧张等原因的影响,会忽视患者的诉说,态度冷漠或不耐烦,由此也对医患沟通造成了不利影响[4]。因此,实习医师要重视对患者的耐心倾听,并予以一定的理解和尊重。其次,实习医生要具备一定的责任心、耐心,给予患者一定的关心,让其感受到温暖。在彼此距离拉近之后,让患者勇敢表达内心想法,以此消除患者的疑虑。良好的医患关系需要医师和患者双方的理解和配合,才能达成最终的结果。比如,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诊治时,要对其病情状况、检查费用、家庭状况、心理状态等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对患者家属的情绪及时观察,如果家属情绪过激不配合时,要予以一定的安慰和心理疏导,让其内心不良情绪得到发泄,通过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和理解,来缓和医患关系。

4  鼓励儿科实习医师积极参加实践

医学这门学科对实践的要求较高,只有不断实践,才能学以致用,切实提升综合能力。儿科实习医师因为缺乏工作经验,和患者沟通中难免会出现胆怯、畏惧等心理。因此,教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儿科实习医师积极参加实践,为其提供机会和患者多接触,在沟通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教研室可借助健康教育活动,来组织医师参与和患者的沟通实践。可明确责任医师制,每个病房都安排专业的医师予以负责,并组建责任医师小组,组员包含三名实习医生,对病房患者开展健康宣教。比如,可将地点设在儿科教室,周末对患儿及其家属开展儿科常见病的宣传活动,包含疾病类型、临床病症、如何有效防范等。最后可通过答疑环节,对家属疑问一一解答,这种方式不但能培养医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力、沟通能力和自信心,还能加深其对疾病的认知

[5]。另外,在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中,医学生能逐渐找到切入点,有助于消除其紧张感,更从容地和患者进行积极沟通,进而能提升其医患沟通能力。

5 结语

医患沟通能力对医疗服务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儿科病人较多,且家属对患儿的病情较为担忧,如果缺乏有效沟通,会引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特别是在现如今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尤其要重视和培养儿科实习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除了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外,要培养和提升其人文素养,让其具备人文关怀意识,掌握耐心倾听等沟通技巧。对患者给予一定的尊重和理解,拉近护患距离,同时通过实践来不断提升医患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 潘佳惠,郎妍. 儿科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2):119-120.

[2] 段培锋,周荣佼,林新梅,等. 集体医患沟通模式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0):37-42.

[3] 曹庆隽,王华.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J]. 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7):132-134.

[4] 龚荣易. 你必须了解的儿科医师医患沟通能力[J]. 东方药膳,2021(1):237.

[5] 罗恩丹. 浅谈儿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及评价方法[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9):7720-7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