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指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食管癌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指南

黎红梅

巴中市中心医院眼科 四川巴中616000

食管癌即使在恶性肿瘤当中也是一种危险的疾病,其致死率仅次于胃癌,在所有恶性肿瘤当中也高居第二。对于食管癌这一疾病,除了进行及早的诊断与手术治疗之外,对于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下面,就让我们一同看一看,对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需要注意哪些事。

什么是食管癌?

食管癌又叫做食道癌,是一种发生在人体食管上皮组织部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的2%,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不那么常见的疾病。但是,我国却是食管癌这一疾病的高发区,每年约有15万人左右死于食管癌。虽然食管癌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当中相对较低,但因为这一疾病仅次于胃癌的死亡率,因此导致很多人对食管癌这一疾病也有了深刻的印象。食管癌的发病年龄通常在40岁以上,且男性患者往往多于女性,而治疗的方式则以手术治疗为主,但也有部分患者通过放射性疗法实现了根治的案例。实际上,食管癌这一疾病的治疗效果往往与患者病情确诊的时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如果患者的肿瘤越早期,那么接受治疗的效果越好。

名词解释:围术期

有一些朋友可能不了解围术期是一个什么概念,从而无法理解对食管癌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工作究竟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护理。其实,围术期指的就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直到患者的手术治疗结束之后的全部时间。一般来说,围术期通常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后,术前5~7天左右开始,大约到术后7~12天左右结束。因此,对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工作也是在这段时间内进行。

食管癌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1.术前护理工作

(1)食管癌患者的术前营养评估

在对食管癌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护理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营养评估,以此确认患者当前阶段的营养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在此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体重减轻情况。体质指数以及血液中的血清白蛋白含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测定,并且以此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术后发生营养不良或引发并发症的情况。通常情况下,食管癌围术期患者的正常标准为:最近6个月的体重减轻程度在12%左右,体质指数通常小于18.5kg/m2,而血清白蛋白则通常小于30g/L.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判断,医护人员就能够得出患者的营养风险评分,并且根据评分执行不同的术前营养干预措施。

(2)食管癌患者的术前营养干预

在完成了对食管癌患者的术前营养评估之后,医护人员就可以根据评估得到的营养风险评分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术前营养干预工作。其中,对于营养风险评分危险度低的患者,医生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提出一定的饮食方面的建议,通过对术前饮食的控制来为患者进行营养的补充;对于危险度中等的患者,则应当通过一定的方式加强对蛋白质以及能量的补充,使患者的身体获得更多的营养成分的调养;而对于危险程度高的患者,医护人员则应当尽快采用管饲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肠道营养补充,以此避免患者因营养不良而在术中或术后产生一定的风险。

(3)食管癌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

食管癌患者受到自身疾病的影响,通常会在手术之前呈现出进行性的吞咽困难与日渐消瘦的状态,而这将可能导致部分患者逐渐降低对手术治疗的耐受力与信心;同时,随着手术日期的日渐临近,很多患者都可能出现对手术治疗或者说是对死亡的恐惧心理的逐渐加深。因此,医护人员以及家属应当及时的对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一定的解释、安慰与鼓励,帮助患者加深对食管癌手术治疗方式的信任,才能更好的帮助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工作。

(4)手术时机与手术类型的确定

在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前,医护人员通常会根据之前进行的放疗与化疗来确定患者的最佳手术时间。通常情况下,接受化疗辅助的患者最佳手术时间是化疗结束后3~6周左右,而接受放化疗辅助的患者最佳手术时间则应延长到6~10周左右。此外,根据患者食管癌类型的不同,医护人员还需要选择针对性的手术方式,才能使患者的手术过程更加的顺利。

(5)食管癌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

除了上文提到的术前护理工作之外,食管癌患者还应当在医护人员及家人的配合下进行一定程度的准备工作。首先,患者需要在手术前4周停止吸烟与饮酒,并且越早越好,因为吸烟与饮酒很有可能会影响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手术后的愈合效果;其次,食管癌患者应当在术前2~3天转为食用一些无渣事物,并且在医护人员的配合下进行食管的清洗消毒工作,而在术前12小时则应当开始禁食禁水禁食禁水,以此防止手术过程当中食物残渣反流而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最后,由于食管癌手术相对比较大,因此医护人员需要严密注意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尤其是对肺部并发症需要进行格外的预防工作。

2.术后护理工作

(1)关注患者胃肠减压管的状态

在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工作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保证患者的胃肠减压管的畅通。通常情况下,患者的胃肠减压管将会在术后24~48小时内流出少量的血液,而这属于是术后的正常现象,如果患者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则应当立即向医生进行报告;此外,胃肠减压管通常需要在患者体内保留3~5天左右才可拔出,此时护理人员则应当注意做好对胃肠减压管的控制工作,使胃肠减压管保持通畅的引流,同时避免从患者的体内脱出。

(2)观察患者胸腔引流量及其性质

在食管癌患者的切除术结束之后,护理人员还应当对患者的胸腔引流液进行细致的观察,这是因为患者的胸腔引流管的带管时间应当尽可能的减小,否则就会导致患者的术后恢复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当确认患者的胸腔引流液当中没有混浊液、乳糜液、食物残渣或异常出血的情况,则代表患者没有出现活动性出血、食管吻合口瘘或乳糜胸等相关并发症,那么就可以在术后1~3天左右将患者的胸腔引流管拔除;否则,就应当针对并发症的类型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3)严格控制患者的术后饮食

对于食管癌切除术后的患者而言,饮食方面的控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是因为人体的食管内部没有浆膜层,因此食管的愈合往往相对较慢,如果没有做好对患者的饮食控制措施的话,就很容易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在患者手术结束之后,通常情况下需要保证5~7天左右的禁食禁水来保证患者食管的恢复,此时医护人员则应当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肠外营养或肠内营养;当患者术后第5日仍未出现异常情况或特殊变化的情况下,患者可以在护理人员的辅助下经口进食一定量的牛奶,如果没有不良反应则可以逐渐增量;而在术后10~12日左右时,患者就可以逐渐改为经口食用无渣半流质饮食。需要注意的是,在患者进食功能逐渐恢复的阶段,护理人员一定要防止患者进食过快或过量,否则就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4)观察患者食管吻合口瘘的症状

有部分患者将会在手术结束后出现食管吻合口瘘的症状,具体表现为体温严重升高、脉搏加快、呼吸困难与胸部剧痛等症状,甚至有时还会引发患者的休克。当患者出现这些症状之后,护理人员就应当立即对患者进行胸膜腔引流,同时还应当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来防止患者出现感染的症状。另外,对于此阶段的患者,护理人员还应当为其提供充分的营养与热量,从而使患者的身体拥有充足的能量来修复伤口。

(5)引导患者的术后活动

有许多人认为进行了手术的患者应当保持卧床静养,这对于其他类型的患者或许没错。但对于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却是不正确的。对于食管癌患者而言,术后的长期卧床休息将会哦导致患者逐渐出现肌肉损失、肺功能受损、胰岛素抵抗、血栓栓塞等问题的发生,甚至还会使患者出现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只有让患者在护理人员的引导下进行一定程度的早期活动,才能更好的帮助患者维持自身的肌肉功能,并且有效的预防那些与卧床休息相关的并发症,进而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

(6)术后尿管拔除控制

在一些其他患者的手术过程当中,术后快速拔除尿管能够有效的预防患者出现术后尿路感染,但对于接受了开胸手术且在一定时间内无法完全移除硬膜外置管的食管癌患者而言,在取下其他外置管之前取下导尿管只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尿潴留现象,进而需要再次置入导尿管。因此,对食管癌患者导尿管的拔除需要进行一定的评估控制,尤其是术后48小时内拔除导尿管更是需要有严格的方案来评估患者是否可能再次置入导尿管。

(7)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食管癌患者术后有多种常见的并发症,比如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反流性食管炎与严重腹泻等。其中,对于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需要根据情况选择倒置胃管引领、胃管胃肠减压等方式进行处理;反流性食管炎可以通过饮食控制以及饮食姿势控制来进行有效的预防;而严重的腹泻则可以通过止泻药物以及补水同步进行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应对。

食管癌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但是如果能够提早发现并确诊的话,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而在对食管癌的治疗当中,手术治疗是目前最为常用且有效的方式,而对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则能够有效的保障手术的效果。只有采取正确的方式来应对并治疗食管癌,才能使患者在病痛的折磨下更好的延续自身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