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为何反复难治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慢性胃炎为何反复难治愈

肖阳

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   451100

摘要: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发病率在胃部疾病中份属前列,已经逐渐成为现代都市人群的生活困扰之一。慢性胃炎的治疗本身并无复杂,但除了本身的症状较轻,常常被人们忽略而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的原因外,反复复发是慢性胃炎治疗的难点之一。本文从慢性胃炎的产生机理开始,对慢性胃炎的发生、治疗与复发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以便为慢性胃炎的治疗提供完善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慢性胃炎;治疗;反复;生活习惯

近年来,胃病的发病概率逐渐上升,常见胃病包含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相关胃病,其中慢性胃炎目前已经是我国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尤其在我国人群中的存在比例已经高达60%以上,有研究表明其中23岁到34岁胃病患者的比例仍是处于上升趋势,慢性胃炎的预防与治疗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

1慢性胃炎的基本概念特征

慢性胃炎,从概念上理解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病变,表现为由于胃粘膜上皮的不断损伤,使得胃粘膜的不断生成受到遏制,胃粘膜持续病变,随之而来的便是胃腺体的萎缩,乃至最终消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胃部疾病。

1.1慢性胃炎的产生

从基本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到,慢性胃炎的产生的关键在于胃粘膜的病变,胃黏膜是在人体胃壁组织中处于最内层,也是消化液与胃部保护液的产生来源,是人们理解中胃部的内部“保护盾”,而慢性胃炎的差生正是因为胃黏膜在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中被逐渐破坏而逐渐诱发的疾病;其中,生活习惯不良,对饮食健康不重视,以及家族中有胃癌患者的人群,往往也是慢性胃炎的易感人群。

1.2慢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其症状表现的轻重程度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对大多数人而言,慢性胃炎常常常无症状,或者仅仅有不同程度的胃部消化不良,比如胃部疼痛、缺乏食欲、胃部酸等情况;此外,有一些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也可能存在贫血、轻微腹泻的现象,总体而言症状表现不明显。

区别于其他的胃部疾病,慢性胃炎的症状总是呈现出反复出现的特点,缺乏明显的规律,而且发病的时间并不固定,可能是餐前,也同样可能在于吃饭时或者吃饭后,也就是说发病本身与胃部的活动状态并无直接的关系。除了部分患者存在胃部的剧烈疼痛之外,大部分患者只会有轻微的不良反应,例如腹胀、腹部的轻微疼痛,乃至存在头晕、乏力、记忆力衰退等外部症状。

慢性胃炎的危险之处在于,除了常见的基本症状而言,患有慢性胃炎的病人,有极大的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出现,比如恶性贫血、胃癌等情况。对慢性胃炎的治疗而言,及时的预防与治疗是关键。

2慢性胃炎的发病与反复的原因

从慢性胃炎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发病表现,我们可以了解到慢性胃炎的发生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那么其发病的主要诱因是什么?慢性胃炎的反复发作又是意味着什么?详细了解问题的缘由是做好预防与治疗的关键。

2.1慢性胃炎的发病诱因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发病的主要罪魁祸首,它是一种呈现出螺旋形,对氧气轻微厌恶,且生长条件十分苛刻的一种细菌,但同时也是目前已知的可以生活在人群胃部的唯一细菌种类,超过50%的人体内存在它的踪迹,这也是慢性胃炎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幽门螺杆菌造成胃部感染,导致发病的基本情况来看,幽门螺杆菌通过对胃粘膜的破坏,阻碍了胃粘膜的生长修复,从而导致了慢性炎症的产生,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除了细菌感染之外,其他的一些情况也可能导致胃炎的产生:

(1)长期服用一些药物,类似阿司匹林、洋地黄等,在较长的时间周期后也可能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2)人体自身的免疫机理问题,特殊情况下,人体的胃黏膜受到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导致慢性胃炎,这种现象相对较少;

(3)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的胆汁反流而也是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之一;

(4)饮食对胃部的刺激,长期饮烈性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除此之外,生活与工作环境环境中,由于X光的长期与深度照射、气候的变化,乃至长期精神紧张等,都可能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3慢性胃炎经常反复的原因

对人们的实际感受而言,慢性胃炎的反复是这一疾病对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造成强烈困扰的关键,正因为慢性胃炎治疗过程的时间过长,存在治疗成功后却反复出现的情况,使得人们对其深恶痛绝。深究其理,慢性胃炎的反复,可以归结为治疗不当,以及恶劣的生活习惯的共同作用。

3.1 治疗手段不当

对慢性胃炎而言,合适的治疗方法与手段是可以实现对轻型症状的逆转的,然而许多患者在用药上的不慎重,往往会导致慢性胃炎的反复。

一般慢性胃炎患者在用药上缺乏足够的谨慎,也缺乏必要的重视,往往是因为胃部不舒服,而随意选一些药物进行镇痛,寄希望于胃部自身的好转,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例如,常见的一些胃部药物,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硫糖铝、西沙比利,以及我们最常见的吗丁啉等都是一些常见的治疗药物,也是慢性胃炎患者的常态选择。

然而,治疗的关键在于对症下药,不同症状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药物的实际效果上也天差万别,盲目的治疗不仅难以实现对胃炎的根治,甚至会进一步导致症状的加重,这正是对慢性胃炎不够重视而导致其反复发作的原因。

3.2  恶劣的生活习惯

从慢性胃炎的发病机理,发病原因乃至疾病本身的变化规律中不难看到,慢性胃炎的症状加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反复本身正是对过去一段时间治疗与生活状态的反馈,而生活习惯的恶劣也正是慢性胃炎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

在现代社会中,对冷饮、咖啡,以及其他一些刺激性食物的喜好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对于一些年轻人而言,肆意的饮食、酗酒乃至食用一些非常规的食物已经成为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而生活习惯的不规律更是加重了这一情况对胃部健康的影响。

例如,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不仅对有可能对胃部本身的健康造成损伤,同时也与胃部的活动规律不符,极易造成胃部功能的紊乱,影响到胃粘膜的分泌。这也正是慢性胃炎的发病人群在年轻人中的比例不断升高的佐证。在医院的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从事物流运输、采购、销售以及外勤业务较多的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情况较多,也正是长期的工作生活中对胃部的持续伤害导致了疾病的反复发生。

4慢性胃炎的预防与治疗。

从慢性胃炎反复发生的原因分析中我们知道, 合理的药物治疗与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与杜绝慢性胃炎的发生与持续的关键。

从预防的角度分析,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要尽量避免进食对胃黏膜有较强影响的食材,比如浓茶、高度酒、过冷或者过热的食物与饮料等;保持饮食的卫生,减少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注意规律的生活方式,为胃部的正常活动提供充足的外部条件。此外,加强对身体的锻炼也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关键。

对治疗而言,在胃部存在轻微症状之后,及时到医院进行正规的检查,通过胃液分析、血清学检测、胃肠X线钡餐检查、胃镜和活组织检查等方式确定疾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式,进而确定合理的治疗药物,可以有效提高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慢性胃炎是广泛存在与现代社会的疾病之一,而对治疗的不重视、生活习惯的不规律是该类疾病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对胃部的养护,通过合理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减少疾病的发生;通过正规的治疗来对症下药,从而彻底根除。

参考文献:

1、苏永强.浅谈慢性胃炎[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9):42.

2、牛巍巍,张晓岚.慢性胃炎的治疗策略[J].临床荟萃,2019,34(05):30-33.

3、吴向东.慢性胃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33(04):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