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吴应能

宜宾市南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那么如何诊断该疾病,又该如何科学治疗呢?下面进行科普介绍。

一、高血压的诊断

高血压发生后,患者大多没有典型症状,容易忽视不及时就诊。对于普通人群,看病或体检时,提示血压升高要引起重视,咨询专业医生判断血压升高水平;对于高危人群,要了解高血压的症状表现,出现不适感尽快诊断检查。

(1)诊断流程。出现高血压典型症状或可疑症状时,首先由专业医生按照高血压诊断标准,确定血压水平等级;然后了解患者的资料,分析高血压原因;最后综合症状、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情况,给出病因和鉴别诊断,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

(2)诊断标准。①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3次诊室血压值均高于正常,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且3次测量不在同一天。诊室血压指的是在标准条件下,按照统一规范测量后得到的血压值;如果是家庭自测,应调整为≥135/85mmHg。②患者有高血压史,或正在使用降压药,血压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③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判断高血压的标准是:24小时内平均血压≥130/80mmHg;日间≥135/85mmHg,夜间≥120/70mmHg。

(3)相关检查。患者就诊时,应选择心内科或普通内科,相关检查包括:①病史,了解病程、症状、既往史、家族史、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因素等。②体格检查,测量血压、脉率、BMI、腰围、臀围;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股动脉;触诊甲状腺,进行心肺检查等。③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尿液分析等。④血压检查,在标准条件下,按照统一规范测量血压,间隔1-2min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

二、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1)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目的: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是通过降低血压、有效预防或延缓中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高血压的过程,预防高血压、亚急症等严重高血压。

2)降压达标方法:将血压降低到目标水平(140/90 )mmHg以下;高风险患者130/80 mm Hg;老年人收缩压150 mmHg),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及时将血压降低到目标血压水平,但不是越快越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病情在几周到几个月内(而不是几天)逐渐将血压降低到目标水平。对于病程较短的年轻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以更快;但对于老年人、病程较长或有靶器官损伤或并发症的患者,降压速度应较慢。

3)治疗降压药的时机:高风险、高风险或3级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确诊的2级高血压患者应考虑开始药物治疗;1级高血压患者可在生活方式干预几周后仍有血压≥140/90 mmHg然后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4)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降压药物的应用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即小剂量、长效制剂、联合应用和个性化。

  (1)小剂量:在初始治疗中,应使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

(2)尽量使用长效制剂:为了有效控制夜间血压和晨峰血压,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尽量使用每天一次、持续24小时降压的长效药物。

(3)联合用药:为了增加降压效果而不增加不良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可以在低剂量单药治疗效果不满意时联合治疗。事实上,2级以上的高血压通常需要联合治疗才能达到目标血压。≥160/100mmHg或中危及上述患者,可采用小剂量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或用小剂量固定复方制剂。

(4)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耐受性、个人意愿或长期耐受性,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

三、高血压的高危人群

1、有遗传家族史人群:在高血压高危人群中,如果自身有遗传家族史,无论是母系的家族史,还是父系的家族史,都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的风险增加,尤其是直系亲属患有高血压,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率比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明显增高。

2、肥胖人群: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通常情况下,体重超重或者严重肥胖者,更容易导致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交感系统激活,导致高血压。

3、血脂、血糖异常人群:若患者存在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血液黏稠,血液循环速度减慢,还可能导致患者血管壁弹性减弱,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率比其他的人群更高。

4、生活习惯不佳人群:若患者长期高盐饮食,可能激活血管紧张素,发生水钠滞留,进而导致血压增高。若患者长期饮酒、吸烟,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下降,患者外周循环受阻,易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疾病。

5、其他人群:若患者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导致血压长期存在波动,体内交感神经兴奋,血管在中枢以及外周的神经递质作用下收缩,患高血压疾病的几率便会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