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特点及法医学鉴定难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肋骨骨折特点及法医学鉴定难点

徐卫莲

天台县公安局(浙江省) 浙江台州  317200

【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像学检查肋骨骨折的方式以及如何选择检查时间,对于肋骨骨折的诊断和发现非常重要,也是法医学鉴定过程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法医学;肋骨骨折;鉴定难点;影像学特点

在法医学检验期间,胸部钝性暴力而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同时合并肋骨骨折为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棍棒、肢体、拳头、车辆、足部等各种钝器都会导致人体的肋骨出现骨折[1]。在全身骨折中,肋骨骨折位居第6位,同时在全部疾病中,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则是胸部外伤。所以,是否可以准确的诊断肋骨骨折同法医学是否可以获得准确的鉴定结论关系密切[2]。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所接触的由于钝性损伤而引起的肋骨骨折判定的案件。

肋骨的解剖学特点:肋骨的形状为长条形,为一种扁骨,同时并没有骨髓腔,所包含的骨为肋软骨、肋骨。肋骨一共存在12对,同时存在一定的弹性。肋骨的第1~7通过软骨同胸骨称真肋连接。而第8~10肋则与胸骨不连接,即为假肋,其前方通过软骨同上位肋骨按照顺序连接,而11、12肋的前端则在腹壁肌层中处在游离状态,则为浮肋。一般情况下,胸廓所呈形状为上窄、下宽、前后扁的一个宽圆锥。肋骨以后上前、下斜行为走行,前段、后段和冠状面比较接近,为比较水平的走行,腋段同矢状面比较接近,同时为自后向前下走行,且比较陡峭。第3~10肋骨不但比较长,而且是固定的,相对其他肋骨相比发生折断的风险较高[3]。第11~12肋是浮肋,存在相对来讲比较大的活动幅度,也是肋骨中发生骨折风险最低的一个。

肋骨骨折在胸外伤中发生率较高。通过近几年的统计的500例胸外伤病人中,胸壁上占比高达70%,其中存在肋骨骨折的占比高达40%。伤者年龄在22~65岁,全部病例都实施摄胸部正位片,按照法医检验期间和肋骨解剖特点,同时进行其他检查的人数是150例。临床上常常通过临床症状、胸透和拍片等X线检查就可以明确诊断结果,但是只有少数的病例尽管利用X线检查,但是对于肋骨骨折的征象并未发现,或者对于骨折存在较高的确诊难度,从而出现了漏诊问题,对于法医学鉴定来讲存在较大的困难[4]

在发现以及诊断肋骨骨折过程中常常需要利用多种的影像学技术,并且根据体征、临床症状进行综合的判断。然而在实际实践期间,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肋骨骨折病理,发现难度较高,同时存在较高的漏诊率。所以,胸片属于常规影像学检查中对于诊断肋骨骨折的常见方式,可对肋骨的整体情况全面了解,可以确诊大多数的肋骨骨折病例,一直是诊断的首选方式。对于肋骨骨折病例来讲,不同的诊断方式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位置特别的肋骨需要同肋骨的解剖特点、临床特点相结合,利用适宜的检查方式将诊断肋骨骨折的准确率提升,并且也是法医鉴定结论错误有效避免的措施。

首先:X线检查。在检查肋骨骨折的常见影响学方法中,胸X线尽管其存在比较广泛的应用范围,但是也会伴有不确定因素而对诊断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通过X线片对肋软骨骨折检查,可看到其并没有显著的影像学特征。整体来讲,通过X线检查而出现漏诊的骨折有骨折线不够粗大,肋骨未出现移位的骨折,因此存在较高的漏诊率;腋中线骨折;上下、前后的错位性骨折,模糊了骨折线而出现漏诊;后前位处存在下位肋骨,因为纵膈、心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漏诊;而且X线片因为拍摄期间伤者因素、X线片被污染、曝光不足或者是过度等因素将X线片质量显著降低,同样会出现漏诊[5]

最后,CT检查。通过分析CT检查实际的效果可知,CT检查同X线片检查相比所存在的差异并不显著,但是CT在对隐匿性骨折,如浮肋骨折、肋骨骨头骨折等检查中,其同X线相比,其检出率较高。另外,螺旋CT可连续的对伤者实施检查,将伤者是否存在移位骨折等症状清晰的呈现出来,将角度限制有效打破,进而存在更高的骨折确诊率、检出率。

总而言之,肋骨骨折常常是多种原因一起作用而产生的结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分析,全面、理性、科学的判断和分析。在临床法医学鉴定期间,在鉴定肋骨骨折期间一定要对如下几个方面密切关注:⑴对实际案情、病例的病史细致掌握。对伤者出现伤情的原因进行明确,同时确诊伤后表现、伤前外伤等,从而进行系统的判断。⑵重视拍片的部位,特殊检查特殊位置。胸片为胸部损伤检查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方式,但是常常因为两侧腋段处骨折而发生漏诊问题。例如第3后肋在重叠正常结构的锁骨时被发现的难度较高,需要将锁骨抬高才可以将此问题显示出来。如果有需要可以再次进行MRI或者CT进行准确的区分;⑶考虑拍片的时间。肋骨形态会因为某些骨折不够完全而未出现显著的变化,尤其是某些在受伤后存在良好保护措施的患者,少动、不动的情况下,早期骨折并不能有效的呈现在胸片上。常常在受伤后14天左右,已经开始有骨痂形成或者已经产生了骨膜反应,才可以准确的将骨折线呈现出来。所以,如有需要可以多次对肋骨骨折进行检查。

参考文献】

[1]胡文虎,邵煜,李正东,等. 有限元法研究高坠中躯干不同部位着地的肋骨骨折机制[J]. 法医学杂志,2020,36(2):181-186.

[2] 梁启堂,钟向阳,张嘉瑜,等. 多种影像检查技术在肋骨骨折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2):252-254.

[3] 尚敏,张俊涛,潘新民. 从3起错误法医学鉴定意见谈法医学鉴定意见的审查[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37(2):150-152.

[4] 刘德衍,虢洪松,李国良. 69例交通事故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案的回顾性分析及体会[J]. 医学与法学,2021,13(6):114-117.

[5]蒋海,努尔艾力·塔依尔,徐晓邦. 不同时期影像学检查对肋骨骨折认定的价值[J]. 广东公安科技,2021,29(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