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实施肺康复锻炼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2

慢阻肺患者实施肺康复锻炼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估

高珊珊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410100

【摘要】目的:评估慢阻肺患者实施肺康复锻炼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共有78例,时间为2020年08月至2022年08月。遵循双色球法分为传统、研究2组,39例/组,前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后组实施肺康复锻炼护理模式。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与传统组相比,研究组的肺功能状况、生活质量均较好(P<0.05)。与传统组相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较高(P<0.05)。结论:为慢阻肺患者实施研究护理模式的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维持较好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使用。

【关键词】慢阻肺;肺康复锻炼护理模式;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

慢阻肺是由气流受限引起的肺部疾病,以早晨起床时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喘息为主要表现,如未规范治疗,可并发呼吸衰竭,病死风险较高[1]。对于该类患者治疗时,以减轻疾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为原则,药物治疗是常用治疗方式,虽可发挥治疗效果,但患者的肺部功能康复较慢。因此,选取合适护理方式加快病情恢复十分重要。本文对慢阻肺患者实施肺康复锻炼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0.08-2022.08期间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中选取78例为研究对象,以双色球法进行分组,即传统组、研究组,且例数一致(n=39)。传统组中年龄最大、最小依次为74岁、48岁,均值为(61.36±4.59)岁,且男女例数依次为20例、19例。研究组中年龄最大、最小依次为73岁、49岁,均值为(60.85±4.63)岁,且男女例数依次为21例、18例。2组病历资料经比较后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将传统护理模式实施到传统组患者中,主要包括为患者口头讲解慢阻肺知识、进行对症支持护理、给予心理慰藉、指导遵医用药、告知危险因素等。

将肺康复锻炼护理模式实施到研究组患者中,详细见下:第一,为患者介绍肺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提高患者重视程度,便于积极配合相关操作;分发宣传图册,播放宣传视频,让患者学习康复锻炼内容,以此增强康复能力,利于病情稳定恢复。第二,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将一只手放到上腹部,进行呼气,逐渐增加腹压,之后进行吸气,逐渐隆起腹部,反复进行锻炼,以此增强腹部肌肉,改善肺部功能。建议每日进行2次,每次时长15min。第三,让患者进行缩唇式呼吸,闭上唇部,经鼻部进行吸气,之后将嘴唇嘟成鱼嘴状,缓慢进行呼气,以此改善患者呼吸能力,调节肺通气换气功能。第四,实施全身呼吸操训练,让患者进行上身旋转、四肢活动、双腿交替抬高、外展等操作,每次活动时配合正确呼吸,以此增强肺部功能,利于病情恢复。

1.3 观察指标

1.3.1 分析2组护理后的肺功能状况、生活质量 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用力肺活量两项分析患者的肺功能状况。运用慢阻肺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满分5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成反比。

1.3.2 分析2组护理后的护理满意率 十分满意:患者对所有护理模式内容均满意;较满意:患者对多数护理模式内容满意;不满意:患者对很少护理模式内容满意。护理满意率为前两者占比总和。

1.4 统计学分析

将2组护理后的数据输入到SPSS24.0软件包中处理分析,对肺功能状况这类数据、护理满意率这一数据依次使用(均数±标准差)、(n%)表示,依次进行t检验、X2检验。2组数据组间比较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 结果

2.1 对比肺功能状况、生活质量

护理后,研究组的肺功能状况、生活质量均好于传统组(P<0.05),见表1。

表1  肺功能状况、生活质量对比(

组别

例数(n)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L)

用力肺活量(L)

生活质量(分)

研究组

39

2.28±0.54

2.89±0.49

7.83±2.05

传统组

39

1.89±0.43

2.64±0.34

13.78±4.33

t值

-

3.5282

2.6177

7.7561

P值

-

0.0007

0.0107

0.0000

2.2 对比护理满意率

护理后,从十分满意、较满意、不满意进行分析,研究组依次有17例、21例、1例,护理满意率为97.44%;传统组依次有13例、18例、8例,护理满意率为79.49%。(X2值为6.1546,P值为0.0131<0.05)

  1. 讨论

慢阻肺患者在呼吸内科诊治患者中占比较高,以发病率高为特点,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典型症状有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咳、咳痰、胸闷等,降低患者生存质量[2]。临床上治疗该类患者常使用相关药物,以此缓解疾病症状,促进病情恢复。科学的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康复进程。以往传统护理模式虽可发挥护理效果,但具有局限性,缺乏康复方面的内容,患者肺部功能不易恢复。而肺康复锻炼护理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方式,通过介绍肺康复锻炼内容,增强患者认知水平,提高患者配合度。通过指导患者腹式呼吸、缩唇式呼吸、全身呼吸操等训练,以此锻炼患者的呼吸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利于肺部功能恢复

[3]。经过上述康复锻炼,有效增强患者运动耐力,缓解气促症状,加快肺部功能恢复。本研究表明,研究组护理后的肺功能状况、生活质量均好于传统组,且护理满意率较高(P<0.05)。

综上所述,将肺康复锻炼护理模式实施到研究患者中,能够调节患者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建议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雅立,唐欧风,黄晓艳,程昊,马启寿,葛莉.呼吸运动锻炼康复疗法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2(06):80-83.

[2]刘莹莹.早期阶段性呼吸康复锻炼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9):139-140.

[3]林晟,李小钦,林明.呼吸操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肺康复的作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7):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