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及注意事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1

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及注意事项

张琴苗

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省雅安市,625000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类疾病,因为胰岛素相对或者绝对不足,导致患者电解质、糖、蛋白质以及脂肪等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直至后期,患者会出现多食、多饮、多尿以及消瘦、乏力等诸多症状,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高渗昏迷或者酮症酸中毒。同时在病症的发展过程中,还可能诱发心脏、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等诸多方面的病症,严重地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根据相关文献显示,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常见于老年人,不过随着人们生活饮食结构的变化,年轻患者也在逐渐增多,而积极的家庭护理手段,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病症,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今天小编就与大家一起聊聊糖尿病的家庭护理。

一、饮食护理

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结构已经逐渐成为主流,当摄入热能的数量大于人体消耗量时,会造成脂肪堆积,进而引发肥胖。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一定要坚持“低脂肪、低热量、清淡”的原则,多食用粗粮,且每日摄入的能量要少于人体的需求量,减少对高糖分、动物脂肪以及精制食品食物的摄入量,可以多吃一些豆制品、果蔬等,严格控制每日的食物摄取量。同时,戒烟戒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根据调查研究显示,患者戒烟前后对比发现,吸烟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概率更高。然而,控制饮食不等同于节食,而是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坚持多餐少吃的饮食原则,加强对糖尿病的自我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甚至比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576275b2a18f48d2bd5823d6817a65aa

二、运动护理

合理的运动能有效提高身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控制体重,促进新陈代谢,缓解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减少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所以,运动量降低是引发Ⅱ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加强对自身运动的合理安排,坚持体育锻炼,且不感到身体疲劳时的运动效果最佳。此外,为了防止患者出现低血糖,可以携带一些糖品。尤其是饭后,患者不应该立刻卧床休息或者睡觉,可以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运动项目。合理的运动是糖尿病患者有效地辅助治疗方式,不仅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糖分的氧化,还能起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三、心理护理

糖尿病具有病程长,且并发症较多的特点,患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或者口服药物,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痛苦,同时也给心理带来了消极影响,部分患者还会因心理压力与精神压力过大,出现心理疾病,无形中加重了病症。所以,护理工作者或者患者家属,要对于其进行沟通,为其讲述糖尿病的常规护理手段、发病机理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让患者正确地认知病症,树立对抗病魔的决心。

ec8e30861fa14c67b8efecd1aa9ed222

四、失眠护理

无论是环境因素还是心理因素都会对患者睡眠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情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经常会出现半夜苏醒或者彻夜难眠的情况,因此,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可以采取药物的方式改善其睡眠水平。

五、低血糖护理

在胰岛素的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对不良反应的观察,胰岛素用量过大或者饮食结构不合理,可能引发低血糖反应,具体症状为心悸、疲乏、头晕,以及饥饿等,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患者昏迷。如果病人的饥饿感较为强烈,同时伴有身体无力、心悸、意识障碍等症状时,那么患者可能出现了低血糖,一旦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需要立刻采取平卧休息,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病症的表现程度补充糖分。然后,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同时,患者要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只有从多方面入手才能降低低血糖的发生概率。

六、过敏反应护理

在注射胰岛素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荨麻疹、注射部位局部瘙痒等,甚至还会出现全身性皮疹,严重情况下,还可能诱发过敏性休克或者血清病,因此,患者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刻就医进行抢救。

七、预防感染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抵抗力较差,很容易诱发感染,所以,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次数,根据天气变化调整衣物,加强口腔护理工作。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发热或者呼吸道感染时,要第一时间就医。

八、皮肤清洁

糖尿病患者较易出现软组织感染,如:疖痈等,所以,患者要加强对皮肤的清洁工作,勤换洗衣物、保证床单被罩的清洁程度,如果患者出现疖痈等并发症时,要及时就医处理。

九、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

部分糖尿病患者缺乏对病症的认知,甚至认为糖尿病是不死的癌症,无形中增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进而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主因是对病症知识的匮乏。因此,患者要主动地去了解糖尿病,懂得糖尿病的发生机理与病理。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不会产生盲从的负面心理结构,树立治疗病症的信心。

总之,糖尿病治疗的根本在于改善患者的代谢紊乱,有效地控制其血压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而实现延长寿命的治疗目的。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指导与健康宣教工作,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使其掌握疾病相关的知识,从根本上树立对抗病症的决心。然而,要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家庭护理,从饮食、运动等多方面进行调整,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改善病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