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3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海连  ,张绪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ICU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心功能、生命体征、治疗效果。结果:①心功能。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DEV水平、LES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生命体征。观察组MAP水平、pH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水平及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效果。观察组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 (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可有效提升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其生命体征。

【关键词】ICU;心功能;有创机械通气;重症心力衰竭;生命体征;治疗效果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 Chen Hailian and Zhang Xucai Gu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 admitted to ICU from August 2020 to August 2021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plus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 cardiac function, vital signs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① Cardiac function. The LVEF leve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levels of LDEV and LESV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② Vital signs. The MAP level and pH valu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R and HR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③ Therapeutic effect.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0.00%, P < 0.05). Conclusion: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ardiac function and vital signs of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 [Keywords:] ICU;; Heart function;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evere heart failure; Vital signs; treatment effect

心力衰竭指的是静脉正常回流,由于心脏受损而减少心排血量,对于机体代谢所需不能维持的综合征,患者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1]。机械通气指的是利用机械装置或人工方法替代通气,同时对患者的呼吸产生辅助作用,进而使通气量增加,利于气体进行交换,减少损耗呼吸功能程度,对于呼吸功能维持等为目的的措施[2]。而有创机械通气指的是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创伤才可以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手段,并且也是呼吸科、急诊科、监护病房以及麻醉科治疗的主要设备,是一种有效的维持呼吸治疗及生命支持的方式。该种辅助治疗方式是可以将各种原因导致的CO2滞留以及缺氧有效纠正,对患者生命进行挽救,也可以赢得原发病的治疗时间。所以,本研究中为了分析有创机械通气在ICU重症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将80例该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40例患者实施上述治疗,获得良好效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ICU收治的8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样本纳入时间: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3.66±5.85)岁;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4.55±4.98)岁,两组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包括基于速尿、西地兰、多巴酚丁胺等药物实施扩张血管以及强心利尿治疗,并且将患者电解质紊乱以及酸中毒进行纠正。

观察组患者以常规治疗为基础的有创机械通气,具体操作:①人工气道:经口实施气管插管;②通气模式:A-C通气模式为初始状态,SIMV+PSV模式为对氧合并处在循环稳定改善状态,末期保持PSV模式直到脱机。③设置通气参数:呼吸频率、潮气量、呼气末正压水平、压力支持水平、给氧浓度分别保持在12~20次/min、6~10ml/kg 4~5cmH2O、10~18ecmH2O,不宜超过30%~60%。④镇痛与镇静药物:本研究所用的镇痛镇静药物为芬太尼和咪唑安定。⑤脱机与拔管:对患者的体征和症状进行观察,撤机标准为:患者身体状态基本恢复或改善明显、病情已经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正常、自主呼吸趋于平稳。并且对患者进行为期2h~1d的持续观察,如果患者呼吸保持平稳,同时没有发生缺氧征象即可将气管导管拔掉。

1.3 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容积(LDEV)、收缩末期容积(LESV);②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pH值;③治疗效果: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心功能恢复显著;有效:临床症状好转,心功能恢复一般;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仍然存在,且心功能没有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用软件SPSS18.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统计学成立。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相近,组间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x±s)

分组

例数

LESV(ml)

LDEV(ml)

LVEF(%)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0

118.38±9.33

82.24±8.05

168.27±8.25

133.25±7.52

34.38±4.18

58.41±5.63

对照组

40

118.21±9.26

97.85±8.18

167.93±8.69

147.86±7.47

34.50±4.32

46.36±5.27

t值

0.856

5.321

0.741

5.336

0.852

4.70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比较

观察组:MAP(93.79±5.86)mmHg、R(20.88±6.01)次/min、pH值(7.39±0.13)、HR(92.28±8.37)次/min。

对照组:MAP(75.02±7.69)mmHg、R(35.68±5.89)次/min、pH值(7.16±0.11)、HR(117.13±12.36)次/min。

组间对比(t=5.364、6.325、5.720,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30例(75.00%)、有效8例(20.00%)、无效2例(5.00%),有效率95.00%(38/40)。

对照组:显效22例(55.00%)、有效10例(25.00%)、无效8例(20.00%),有效率80.00%(32/40)。

组间对比(X2=13.502,P<0.05)。

3 讨论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来讲,机械通气是其辅助治疗方式中比较复杂的一种机制,该种方式是帮助患者对通气功能以及心功能改善。但是在过去的报道中表示

[3],有创的机械通气对于循环功能易造成障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脏指数、动脉血压以及心排血量,使心肌细胞出现了供给氧量不足的情况,不断的恶化心力衰竭。但是在近几年的报道中指出[4],机械通气可以将心脏前后负荷降低,促使患者的心搏出量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改善,使二尖瓣返流有效减少,同时对于缓解慢性心力衰竭症状以及急性肺水肿症状非常有利。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心功能、生命体征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表示有创机械通气存在良好的治疗效果。分析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有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机制,具体包括如下几点:①可以将肺泡内压有效提升,对毛细血管产生抑制其液体向肺泡渗入的作用,使肺间质的水肿有效缓解,并且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值也会渐渐增加,改善氧气的弥散情况。患者在呼气状态下的肺泡会保持膨胀状态,进而有效改善肺泡弥散的面积和氧气的弥散[5]。②机械通气可以对小气道闭合产生抑制效果,使肺内分流以及肺泡萎缩有效降低,改善通气过程中血流的比例,并且对于肺内分流而导致的低氧血症存在显著的改善及纠正效果[6]。③使患者胸内压升高的同时让静脉回心血量降低,进而缓解患者的心脏前负荷,利于肺淤血情况的缓解[7]。④该种辅助治疗方式可以将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增加,利于其组织缺氧情况以及氧合功能的改善,进而减缓其心率,控制其心肌耗氧量,进而对心衰产生改善的作用[8]

总而言之,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经过有创机械通气的辅助治疗后,其心功能以及生命体征均显著改善,效果良好,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徐雅娴.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与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5):313.

[2]李美乐. 有创机械通气应用于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东方药膳,2021(22):65-66.

[3]黄玲,邹成. 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对ICU重症心力衰竭疗效的对比研究[J]. 饮食保健,2020(36):57.

[4]查中青,陈穗靖,易铁敏.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案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特别健康,2021(8):53.

[5] 王一伟.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7):98.

[6] 张冰冰. 心理护理在藏药三味檀香散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1,27(1):74-75.

[7] 张述娟,潘小滨,石松长,等.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0):86-88.

[8] 任央萍,诸川川,孙丹婷. 探究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的护理要点[J]. 东方药膳,2021(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