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税而居与企业进入——来自霍尔果斯的证据

/ 2

逐税而居与企业进入——来自霍尔果斯的证据

王嘉晨 ,沙智慧 ,王凤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上海 201620

摘要

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增强地方经济活力,政府通过加大政策力度来吸引资源流入。以税收洼地为表征的税收竞争是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本文以霍尔果斯2012年企业所得税“五免五减”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税收减免对企业进入的影戏那个。研究表明,一方面区域税收优惠政策显著的促进了企业进入;另一方面,税收对不同行业企业的进入具有异质性影响,对高流动性企业的促进效果更加的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地区招商引资过程中的税收竞争政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税收优惠  企业进入  流动性 

引言

中国是一个以投资为导向的经济发展大国,企业进入可以增强市场的竞争力,从而促进资源的再配置,提高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企业税负的下降和企业税收激励的增强,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重大决策。税收政策是地方政府“引资本、促发展”的经济激励手段。经济落后的地区为实现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走进了税收优惠“逐底竞争”的困境。2011年11月29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33号),文件中表明,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对在喀什、霍尔果斯两个特殊经济开发区新进企业五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本文通过运用双重差分的实证研究方法分析税收政策冲击对企业进入的影响。本文进一步关注税收政策对影视等高流动性企业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对税收政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数据描述

本文的数据来源为企查查网站爬取的2010—2020年城市行业企业进入数据,该数据报告了企业注册的具体日期,经营状态,注册资本,所在行业、相关法人等。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初步处理,整合为城市行业层面的企业进入数据。皆在分析税收政策对企业进入的影响,以及不同行业对税收反映的异质性。

本文研究税收政策对企业进入数量的影响,主要分析在霍尔果斯地区税收政策实施后企业进入的前后差异,为了进一步缩小控制组和处理组城市经济发展差异,所使用样本范围为伊犁自治州企业进入样本。在本文的实证研究中,被解释变量用行业层面的企业进入数量来表示,为了方便研究,并对企业进入数量进行了取对数处理。

实证分析

本文以城市行业的企业进入数量取对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地区税收政策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控制年份和行业固定效应,通过基准回归分析税收政策对企业进入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的基本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表示被解释变量,表示每年城市行业的企业进入数量。表示霍尔果斯地区处理组样本,表示的是控制组样本。表示时间虚拟变量,政策实施后,即企业进入年份大于等于2012,,否则表示处理组样本在t期受到政策冲击,否则表示城市行业固定效应,表示年份固定效应,表示随机误差项。

为了进一步证明税收政策会行业的异质性影响,接下来对基本的计量模型进行了交乘影视行业的处理。

   其中为行业虚拟变量,基于本文对税收影响企业进入的行业异质性分析,若企业所在行业为影视行业,则取值为1,否则为0。进一步分析了高流动性企业税收弹性。

四、基准回归结果

4.1 基准回归结果

基准回归结果

变量

lnfirm

3.495***

(0.590)

2.933***

(0.294)

常数项

2.375***

(0.0152)

城市行业固定效应

YES

年份固定效应

YES

观测值

3600

0.795

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 *** p<0.01, ** p<0.05, * p<0.1;

从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税收优惠显著的促进了企业进入,而且相较于其他行业,影视行业对税收优惠的敏感性更大,即税收显著的促进了影视等高流动性企业的进入。这就说明巨大的税收优惠使得企业进入水平显著提升,但同时对高流动性企业的进一步吸引可能会导致地区产业的空心化以及流动性风险。

4.2平行趋势检验

图表, 折线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本文对双重差分模型的平行趋势进行检验。由下图可看出,在企业受到税收优惠以及一址多照冲击之前的年份中,系数与0之间的差异均很小,说明处理组企业和控制组企业在冲击前进入水平变化趋势无显著差异,城市受到政策冲击对企业进入而言,具有较好的外生性。在城市受到政策冲击之后的年份中,系数基本分布于0以上。也就是说我们的控制组是处理组合适的“反事实”,即平行趋势假定成立。

结论

企业的选址决策体现的企业的显示性偏好,本文通过双重差分的实证研究,分析区域税收政策对企业进入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税收促进了企业的进入数量,且具有行业异质性,对高流动性企业的促进效果更加的显著。一时的进入井喷可能是虚假的繁荣,企业的高流动性会引致地区产业空心化,不利于地区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招商引资政策不仅要吸引资源流入,更要建立长效机制,使政策落实到经济发展,要坚持“引进来”和“留得住”。

参考文献

[1]刘勇政,贾俊雪,丁思莹.地方财政治理: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基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9(07):43-63+205.

[2]章韬,申洋.企业进入、税收与集聚外部性——基于产业关联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20,19(03):825-846.

[3]田彬彬,范子英.征纳合谋、寻租与企业逃税[J].经济研究,2018,53(05):118-131.

[4]李青原,陈世来.企业上市与税收规避[J].世界经济,2021,44(11):16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