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背景下如何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衔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一体化背景下如何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衔接

薛元泽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137400

摘 要: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大中小学思政教学内容面临着改革和转型的挑战。一体化背景下如何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衔接?途径就是将政治、道德、法治与文化素养融入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构建系统性、立体化和整体性的教学体系,真正提高思政教学内容的内涵和课堂教学水平。思政教学内容中的政治、道德、法治与文化素养融入一体化建设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利于整合各项资源、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学内容,促进一体化建设体系构建,从而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一体化;思政教学内容;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思政教育的要求更应体现在对学生多元化的培养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堂一体化的构建,提出了一系列的决策部署。在大中小学进行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中,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目标,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不同阶段学生进行有梯度的思政教育的一体化培养,促进社会和党的建设与发展,这也是新时代对人才培育的要求。本文主要围绕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方式,探索将多种政治学科素养能够融入一体化建设的途径,从而迎接新时代对于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让相关教育者更加清楚政治、道德、法治与文化素养结合的一体化建设内涵,找到更有效的方法真正落实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让学生成为综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各界的期许。

一、大学思政教育内容的政治、道德、法治与文化素养融入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含义

思政课程在大学素质教育期间贯穿整个教育阶段,一体化的建设内容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要突出目标性、整体性、全面性、衔接性以及贯通性,才能够更符合新时代和新的教育发展时期对于大学思政课程建设的要求。那么,在思政教育内容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在大学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一体化建设应包含政治、道德、法治、文化等相关素养的建设,从不同角度分析一体化的内涵,能够得出不同的结论。譬如,孔德生就认为高校的思政课程一体化教学是全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程的一体化内容,它包含机构、师资、课程、学科等等要素。

虽然不同学者对思政一体化体系创设的理解不同,但进入21世纪,思政教育的一体化模式创设无疑成为了开展思政课程的重要方法和必然趋势。在教学中还应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两种方法,整合各项教学资源,从多个维度来分析思政课程的真正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结合政治、道德、法治和文化素养,这更符合当今时代对于综合素质型人才的教育要求,也能够从更高维度上推进一体化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拥有较高的法治观念、道德情怀、政治思想、文化修养,能够在现实诱惑中坚定个人的信念,传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正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大学思政教育内容的政治、道德、法治与文化素养融入一体化建设途径

1.思想认知

为了能够真正达到思政教育的目标,实现政治、道德、法治和文化素养的结合,从而构建一体化的教育模式,还应统一教育思想,提高相关教育者的思想认知。以往在进行思政课程教育时,有许多教师对教学的认知停留在浅显层面,开展教育活动时过于随意化和形式化,难以让学生真正了解思政课程的核心和真正内涵。提高教育者的思想认知,使其充分重视对思政课程的一体化构建,对探讨当今社会思政知识的核心价值,引导学生的各项思想观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改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能够基于个人层面不断提高道德意识、政治素养、综合素质水平[1]

不同阶段的思政教育内容存在一些差异,在大学前期,教师可对学生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普及,让学生提高知识储备量,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充分了解。后期则通过各项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完善个人的综合能力,也将政治、道德、法治和文化素养真正融入于自我的意识和行为中。

2.实践落实

想要真正将思政教育内容进行一体化的建设,达到多元教育的目的,还应创建一体化的教育协作机制。针对现今在一体化构建中的各项不足之处,进行深入探讨。高校应当与多方进行协作,从而布设更加完整的知识教育网络,让学生能够拥有多元化实践的机会。比如,可开设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习、实践、参与志愿者活动等过程中得到综合锻炼。同时也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思政课程学习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充分借助各项资源来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让学生更加清楚知识内容的深刻内容含,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2]

在实践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本地红色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通过参观红色文化基地、科技博物馆、历史博览馆、名胜古迹等,普及红色文化知识的方式,深挖现实中的鲜活素材,增强学生的政治、道德、法治、文化素养。在教学内容中有机融入红色书籍、红色影视、红色歌曲、红色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实践资源匮乏的地区,也可借助网络资源,实现一体化文化环境创设的目的。各项实践活动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在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水平,从而真正达到多种知识内容深化学习和实践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推动着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增长,想要取得更多突破,还应当在人才培养上下苦功夫。而人才教育除了对基础技能知识的普及和专业学科知识的教育外,更应从思想道德品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在各大高校进行思政教育时,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融合政治、道德、法治和文化素养,从而真正完善教育体系。在一体化教学模式创设和落实的过程中,深挖思想政治知识的内涵,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拥有更高的道德意识,行为操守,同时成长为爱国、敬业的新时期优秀青年。

参考文献

[1]李正军,文春风.以“链”的思维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20(20):33-35.

[2]曾扬阳..“一端三微”模式在思政课教学的创新与融合发展研究[J].青年与社会,2020(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