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路径研究

胡静娜

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二六市小学 315400

摘要:劳动教育是小学生主体成长和道德品质形成的主要构成因素,因此各小学在开发校本课程时需要立足学生主体要求和育人目标,通过更新育人观念,树立正确劳动观、构建教育合力格局,开发特色课程、严守教育规律创建劳动课和增加劳动实践,丰富教育内容等多种方式创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提高育人成效。同时,教师应深入地研究以往的劳动教育模式并在其中融入更加具有创新性的元素与教学辅助工具,不仅推动了劳动教育进程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路径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积极开发劳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强化学生劳动意识,使得学生肩负起未来新型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重任,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1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原则

在小学实施劳动教学、学科劳动提高、社会教育、社会实践等,可以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发展劳动爱好。一方面,中小学的劳动教学发展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必须结合起来,以充分发展学科教育、学校文化、儿童教育和学校文化。社会实践、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五个功能为目的,实现三方的相辅相成。另一方面,小学的劳动和道德教育、智力教育、体育和美学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是完整的社会人才,每个教育都有特殊自己独特的意义。所以,在正规劳动教育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儿童的个人特点,并以教育为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实用教育方法技能,并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劳动教学相结合。

2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路径

2.1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运用现代教育手段

劳动教育的开展是对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的深刻践行,对于提升学生劳动意识满足其成长的需要来讲也十分重要。小学教师需要继续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并完善教育的体系,不能让劳动教育的内容固定在某一方面,需要将其包含的多种知识充分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的劳动技能与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与增强,并创设出良好的劳动环境,实现劳动教育新旧课程的良好衔接,能够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劳动教育当中。除此之外,教师在规划劳动教育内容与设计教育环节的过程中,可以将现代化教育手段运用其中,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其能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形成对劳动教育的全面认知,为其劳动意识的形成助力。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安排的需要,适当地增加劳动课程的相关课时,课程内容可以体现出较强的实践性与随机性,主要安排在中午、下午或者周末,让学生能够自主支配学习的时间,同时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指导,以免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产生分心的行为。教师可以尝试着在符合办校特点与理念的基础上对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进行丰富,校方可以成立专门的劳动教育教研组,对校内的教师进行教学业务的培训,此外,教师在课上可以为学生播放与劳动相关的教育短片,让学生在看完之后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与经历说出观后感,和自己的同桌讨论应该如何践行劳动教育的理念。

2.2构建教育合力格局,开发特色课程

为确保劳动校本课程有效开发,各小学应结合自身发展实情构建协作、民主的多主体课程研究机制,具体应由各领域劳动专家、校内教师和学生家长构成。首先,教师是劳动课程构建的重要实施者与抉择者,并且教师本身的教学观念、经验以及文化知识皆是极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其必须是校本课程开发队伍中的主要人员;而各行业劳动专家,尽管其对于劳动教育了解得十分有限,但其对于自身所从事的工作却极为精通,尤其是劳动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因此更需要有专业人员作为技术支持;而家长的参与,主要是因家庭属于劳动教育落实的主要场所,并且家长所从事的事业也多有不同,每名家长希望子女所获得的劳动教育也有一定差异,所以将家长纳入校本课程开发可带来更多创意想法和资源。也只有学校真正做到将各项力量充分整合,才能开发出更加完善且合理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2.3丰富劳育内容,增加劳动实践

实践劳动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根本构成,而为进一步推进实践引导作用,教师可与学校周边社区合作,组织“养老院献爱心”活动。该活动组织主要是针对高年级小学生,让其利用假日休息时间在教师带领下深入养老院做一些基础性活动,如“帮助老人剪指甲”“打扫区域卫生”等,让小学生通过参与一系列内容感受劳动价值和乐趣,从而使其形成正确劳动观念。但为保证公益类实践活动效果,教师应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其中包括活动地点、具体内容、时间以及所需资源配置等都要逐一细化,确保在实践活动指导下,小学生德育素养和劳动意识皆能有明显提升。

2.4开展劳动教育评价,关注学生成长过程

教师要对学生在劳动学习中发生的种种状况予以包容的心态,并鼓励学生努力提升自身的劳动意识与劳动技能,并帮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自身存在的片面劳动认知与错误行为。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与劳动学习体验,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劳动水平对其展开分层教育,让学生定期展示并总结自己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收获。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跟进,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地解决并妥善地处理,避免对教学的进程产生影响。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向学生展示出多种劳动行为,让学生评价劳动行为的性质是否符合劳动教育的理念,并让学生对于自己做出的评价进行论述,可以引导学生对彼此的劳动行为做出相互评价,勇敢地向对方提出意见。教师可以将班内学生劳动教育的效果记录成册并建立相应的学生档案,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汇总与评价,鼓励学生不断地学习,向着更高学习目标靠近。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的汇总功能记录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劳动观念较薄弱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谈话,并在班内成立劳动小组,让劳动意识较强的学生充当组长,带领着组员共同进步。

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方式与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考虑到教育的现状与学生现阶段具备的劳动观念,并以此为基础对教育的环节与内容进行丰富,将劳动教育的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促使学生的能力与劳动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于长华.劳动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价值与实施[J].天津教育,2022(27):120-122.

[2]庄玉立.关于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天津教育,2022(27):123-125.

[3]门文文.农村小学加强劳动教育的策略探析[J].甘肃教育研究,2022(08):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