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原因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原因探析

生秀东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乡村振兴研究所 河南郑州 450002

[摘要]当前河南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巩固提升面临的问题是:粮食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农民缺乏种粮积极性,发展方式落后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完善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关键词]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经济行为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概念特指某个国家或地区保证粮食供给,在粮食数量、质量、价格、时间、生态等各方面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综合能力。就河南省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而言,主要包括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综合生产能力是基础,对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起决定性作用。河南是粮食大省,产量占全国的1/10,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强。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10余年来河南省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粮食产量连续13年超千亿斤,2017年-2021年,连续四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突出贡献。但总体来看,粮食生产效益不高、农民缺乏种粮积极性,产业竞争力不强的现状仍未根本改变,距离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巩固提升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一、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粮食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农民缺乏种粮积极性

粮食生产主要以千家万户小规模家庭分散生产为主,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生产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不高,致使亩均粮食生产成本高。2021年河南小麦亩均生产成本维持在531.34元,亩均生产收益636.77元,农民种粮纯收入仅相当于外出务工五六天的工资收入。农民种粮收益少,种粮积极性下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老人和妇女留守农村从事粮食生产,部分小农户生产的目标逐步演变为“保口粮”,农民缺乏生产投资、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的积极性。

2.发展方式落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一是农业资源利用率不高。农田灌溉还是大水漫灌方式,根据我们调研,河南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1,低于发达国家的0.7-0.8;主要农作物肥料、农药利用率不到40%,发达国家60%左右;秸秆还田和利用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河南农村人口素质总体偏低,农业从业人员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左右,人均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生产方式落后,直接推高了粮食生产成本。

3.新型经营主体规模较小,带动能力弱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但同时,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仍处于成长阶段,市场竞争力偏弱,带动作用有待加强。一是家庭农场占比低。目前河南全省家庭农场数量仅5万家左右,仅占承包地应确权农户数量的2.8%;按平均每户经营面积100亩计算,总经营面积500万亩,仅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而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0%以上。二是合作社带动能力较弱。虽然河南全省农民合作社达到18万家,但多数农民合作社组织形式松散、质量不高,在获取市场信息、推进产销衔接和发展产后加工流通方面带动能力不强,有不少合作社有名无实,沦为“空壳社”。

二、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的原因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粮食生产问题,就是分析农民生产和投资行为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农民作为经济人,粮食生产的目标就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影响农民行为的经济因素也就间接决定了粮食生产能力升降的程度。这里重点讨论兼业化因素和市场价格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1.兼业化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农业生产进入到兼业化发展阶段。城乡收入的巨大差距,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涌向非农产业就业的强大动力,这也导致务农人口出现老龄化、女性化趋势,农村劳动力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粮食生产走向兼业化、副业化。

农户的兼业化、副业化虽然有利于农户家庭内部效率的提高和收入增加,但却缺乏社会整体效率,会引起农业投入要素质量下降和土地粗放经营问题,对粮食生产产生不良影响。一般地,农户的兼业化经营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途径是:老人和妇女属于弱劳动力,他们的体能有限,这使得传统的农作制度必然地向节省使用劳动力的方向转型。农业生产要避免繁重的体力劳动,就会减少劳动密集型作业环节,减少复种指数,降低农业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导致粮食总产量下降。一般地说,兼业化条件下小农经济进一步向粗放经营演变的过程可以描述为如下:假设技术水平等外部因素不变,在粮食生产所有投入要素中,劳动投入量首先下降,以前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的均衡结构就变得不协调、不合理,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产出减少和收入降低。这样,通过种粮纯收益的减少,农户投资土地积极性下降,导致土壤质量进一步降低(以及其他要素投入量同步调整),从而形成一个新的(适应弱劳动力的)要素投入均衡结构。与前均衡状态相比,新均衡状态的明显特征是:产量下降、劳动量下降、土地质量下降并伴随其他大部分要素投入量的减少。换句话说,粮食生产经营方式由精耕细作逐步转变为粗放经营。

2. 种粮成本收益变化对农民积极性的影响

价格机制是粮食生产的基本调节机制,价格机制通过农民种粮纯收益或利润率的升降而引导农民的生产决策,决定粮食产量的高低。而且也会对农户土地投资的积极性产生影响,引起耕地质量的上升或下降,从而影响中长期的粮食生产潜力。

以此观之,近几十年来,粮食价格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而投入要素价格呈现长期上涨态势,导致粮食増产与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根据2005—2020年国家发改委《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三种粮食的相关数据,2004—2019年三种粮食(稻谷、小麦、玉米)每亩平均总成本从395.45元增长到1100.9元,增长了1.78倍,但是同期粮食生产者价格指数从136.3下降到96.5。其结果是,三种粮食平均每亩成本利润率从2004年的49.69%降低到2019年的-2.77%。可见,在成本上升和价格下降的双重压力下,粮食生产的成本利润率呈现长期性下降趋势,严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导致农民土地投入的积极性下降,加剧了中长期耕地生产力下降的风险。

四、巩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对策建议

1.健全粮食生产支持保护体系,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坚持完善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标准,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加大保险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让农民务农种粮不亏本、有钱挣。进一步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增加经营收入。为提高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加快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当前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有补偿是由中央财政承担的粮食奖补政策,奖补资金有限,没有解决产粮大省或大县“粮财倒挂”,二是各种现有粮食奖补政策尚未把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调出量和销区的调入量作为重要依据。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粮食净调出省份的奖补力度,落实产粮大县奖励政策,让粮食主产区抓粮得实惠,调动地方政府重粮抓粮积极性。受益地区也应对粮食主产区进行补偿,平衡地区之间经济利益。同时减少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地方配套资金比例,这既属于支持农业发展的绿箱政策,符合国际通行规则,也有利于减轻粮食主产区财政压力。

2.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

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粮食主产区的基本农情是,大多数小农户仍然是“自家的地自家种”,不愿意放弃土地经营权,为提高小农户粮食生产效率和种粮积极性,要重点发展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