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小衔接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浅谈幼小衔接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覃灶弟

肇庆市德庆县高良镇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教学阶段顺利过渡的过程,帮助孩子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的重要举措,是大家共同关注的教育课题。本文就笔者教学实践经验,通过幼小衔接现状的思考和分析幼小衔接的差异以及优化幼小有效衔接的应对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 幼小衔接  现状分析  应对策略 

正文幼小衔接,是每个孩子成长至关重要的过渡,这标志着孩子已经开始自己崭新的生活。帮助孩子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迈好学习的第一步十分重要在“双减”政策下如何落实幼小衔接现状的思考及应对策略促成幼儿的顺利过渡呢就此主题本文展开有效分析和探究

一、正确认识幼小衔接的不同

1、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的差异

幼儿园是一个保教并重的机构,作息制度弹性大,时间很宽松课时安排也很短,他们每天过着的是被老师照顾着的集体生活,各种事情老师都会及时给予帮助而进入小学后随意地自由玩耍这些通常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行为,已不再存在上好每一节课,按时完成各科作业,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和纪律等等,都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和必须遵守的“规则”,同时家长和老师期望值也逐渐变高对这一突如其来的作息变化,他们势必在心里上造成一定的影响。

2、学习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差异

幼儿园的学习主要以游戏为主,内容基本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浅显知识,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幼儿容易接受而上了小学则是各种学科文化的知识学习,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氛围严肃,而且抽象水平相对较高,课堂大多时间是老师在讲解,学生在听课课堂有一定量的作业,无论对所学的学科是否感兴趣,都要学习所规定的内容,学习也就变得不那么轻松了。

3、环境设置的差异

幼儿园活动室的环境布置,一般都非常美观、富有童趣活动区域很多。而小学的教室环境设置相对严肃,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平时运动器械的享用机会很少,幼儿顿时感到枯燥无味所以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对于环境的转变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适应过程。

4、师生关系的差异

在幼儿园,幼儿一整天的活动都有老师陪伴,他们像父母一样参到各项活动之中,师生关系和谐、亲密幼儿的安全感和被爱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各科教学上,对幼儿生活关心机会相对小些,师生接触局限在课堂之内,个别接触时间他们就感到压抑和生疏。

种种差异,做好幼小衔接势在必行。

二、针对幼小差异,跟进应对策略

1、端正幼小衔接的教育思想

我认为,幼小衔接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为进入小学打基础,为学校教育做准备的层面上。幼儿园要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开展工作,避免提前使用小学教材,要在幼儿心理、生理、智力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入小学做准备确保教育的延续性特别是需要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

2、做好幼小衔接的日常联系工作

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之间要建立好工作联系体系,双向参与教学活动和交流活动,使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这是搞好幼小衔接的主要前提。

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因此,新生入学后时间一下子变得这么长非常考验他们的定力。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憧憬在这时会渐渐磨灭。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一定要适当延长,大班第一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可以不变,第二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五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充足的准备。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

3、加强幼小衔接教材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这是搞好幼小衔接的重要因素,对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如果幼小教育内容重复,会使幼儿对所学内容提不起兴趣,出现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马虎等不良因素,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困难。反之,如果幼小教学内容出现明显脱节,则容易造成幼儿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上的障碍,同样也会对所学新知识不感兴趣,失去学习信心,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小学也要深化教育改革,在幼升小时,应布置一个充满童趣又能体现小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减少幼儿离园的心理反差。同时,学校要适当给幼儿创造更多的自由空间,适当调整课堂节奏,缩短幼儿的焦虑期,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方式。

三、提升习惯和常规的互相衔接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认为,首先从良好的生活习惯抓起,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这一点需要家长和老师之间相互配合如多给予孩子锻炼自理的机会,让孩子按时作息,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通过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工作,逐渐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控制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孩子适应小学的生活树立了信心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他们良好的书写、听讲坐姿等学习习惯。这一过程同样依赖教师和家长的有效配合。

孩子在幼儿园大班和家里已经开始写字,有一定的写基础但初入小学时,大多数孩子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坐立、读、写及握笔姿势,没有专心听讲及举手发言的习惯。因此幼儿园里应强化学生这方面的训练,严格要求学生,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个特训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在教学方法上,一年级教师要多采用趣味类的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其次,是孩子的作业,那个小小的他们,由于还不适应这个衔接过程,做作业时可能会拖拖拉拉或者记不住作业,故此,老师与家长要注意他们的作业时间。可以设置15—20分钟为一个学习时间段。在这一时间段内,只能专心做功课,然后休息十分钟,再继续做功课。同时在做作业期间,不能让孩子养成三心二意,边做边玩的不良习惯父母也不能一直陪伴。以保证学习的效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家长应该为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而努力,不能只注重孩子的成绩,为了好的成绩,逼着孩子加班加点地学习,这样不但不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反而会使他们失去对学习知识的欲望。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良好习惯的形成,教师的教学方面才能得以顺利开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身教重于言教一年级儿童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是单纯的,他们的行为习惯养成主要是通过家长和老师观察和模仿得来。所以一开学就要让孩子喜欢你、亲近你。由于他们年龄小,老师们除了每天都要讲安全注意事项之外,在课下也可以和他们一起玩耍、游戏打成一片,构建更和谐的师生关系幼儿园每天睡午觉,入读小学后,从孩子的身心健康出发,孩子这一良好习惯我觉得还需要坚持下去。为此,可以通过家园互动的方式,让家长督促孩子午休,以保证孩子下午上课的精力充沛。其次,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拥有自信心从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利用每一个时机对孩子进行自信心的培养。对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和肯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和榜样作用,让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都能处于温暖愉快的环境,保持情绪的稳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启发

四、结语

搞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它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使幼儿顺理成章实现幼小衔接过渡的目标,让更多的幼儿持续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