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性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学前儿童性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刘静

浙江省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秋滨街道家和园幼儿园 321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性侵害事件频频发生,性安全问题和性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家长、教师和社会的重视。针对当前学龄前儿童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旨在提高整个社会的认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前儿童;性教育;性知识

近几年,关于学龄期侵害的案例已逐步进入公众视线,受到广大群众、幼儿教师和父母的关注。《性心理学辞典》里说过:“性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科学系统的性教育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庭和睦以及社会安定会产生重大影响。”针对目前我国幼儿园儿童性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旨在提高幼儿园、幼儿家庭及全社会的认识,提高其整体素质,提高其自身的保护能力。

一、学前儿童性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

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看,目前在我国开展性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传统观念陈旧,妨碍了当代性教学的开展;我国目前尚未将儿童性科学研究与实践纳入议程;政府对性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高。目前我国中小学幼儿园的性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是:性别教育的缺失。在大部分的幼儿园中,大部分的性知识都无法得到很好的实施,很多父母和老师都无法用科学的语言来教导孩子们如何维护自己的隐私。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家庭问题,包括父母自身观念落后、教育方式不当等。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家长对儿童的性教育观念有误区,对其关注不够,缺少相关的性知识,缺乏必要的儿童性知识和沟通技巧。本文从对幼儿园性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思考,并指出:“爱、教育、监护”是在家长和幼儿园层面上存在的多维缺失问题。69.65%的父母对孩子的性知识提问无从解答,29.77%的父母对答复问题持“避而不谈”的观点。《性侵儿童犯罪问题及防控探析》中提到:「大多数的家长都相信男生不会受到性侵犯,只有女生才会受到性侵犯」,所以,与女生相比,家里对男生的性教育比女生少,而且还觉得不需要对男生进行性知识的学习;造成男生缺乏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总之,目前我国幼儿性教育中的问题是:社会观念落后,幼儿性教育体系不完善,家长和教师对性教育的认识不足。

二、学前儿童性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研究

《性科学概论》认为,大部分人因为传统的“性禁忌”、“性无知”等性别伦理观念的熏陶,对性总是有意地避而不谈,认为性是罪恶和肮脏的。在目前的社会中,性教育在逐步被人们所认可,但是青少年依然是主要的青少年,许多人在早期就无法进行性教育;在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书店里,《男孩女孩》的教科书只上市了一日,便遭到了全面的停售。许多国外的优质儿童性教育绘本读物被引进中国后,受到了媒体和网民的批评,被称为“性教育教育”。由此可见,在我国的社会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的同时,公众的舆论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在幼儿园和老师方面,当前高校对性教育的关注很少,比如在医药院校和师范院校几乎没有开展过性教育;造成了有关的教育和工作人员对此方面的认识不足。目前我国幼教专业的教学系统中尚无专门的儿童性教育,有关的教学内容多是从学前卫生学、心理学、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等方面进行;由于卫生保健等教学内容的不全面,致使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无法对其进行系统性的认识与掌握。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性教育观念落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育内容缺乏科学依据,这些都是制约我国儿童早期性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幼儿园还没有系统科学的性教育活动,小班和中班都没有进行性教育活动,仅在大班开设性教育课程,而对学校的组织和执行缺少科学系统的知识支撑。由于缺少有关的儿童性教育知识,导致学校不能进行科学的性教学。

另外,《“女童保护”2020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指出,未成年人侵害的犯罪案件有70%是认识的,231例中,教师、教职工等共71宗,占比30.74%。当前,由于幼儿教师招聘的规范、评估机制不完善、落实不到位等原因,致使一些没有资格的教师进入了幼儿园。这类人群涌入幼儿园,不但妨碍了孩子们获得适当的性知识,还可能危及到孩子们的生命。

在父母方面,父母对性教育的责任感较弱,对幼儿的性知识缺乏认识,对其进行性知识的认识不够;把“性教育”等同于“性生活教育”。在选择的教学内容上,父母往往侧重于生殖器官和生育知识,对性伦理、性侵害的知识缺乏。然而,大多数的家庭性教育缺乏合适的教学方法,很多父母都对此束手无策,或者是直接闭口不谈。本文从社会和国家、儿童家长、幼儿园和教师三个方面,对幼儿园的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有的调查发现,有关的体制还不健全、教育机构还没有开设相应的教育项目、社会观念落后、学龄前父母性观念落后、性知识薄弱、教育方式不当、幼儿园缺乏经常性的性教育,教师性教育理论基础薄弱等。

三、学前儿童性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社会视角

科学的性教育观念的确立,不仅仅是面向专业人士,而是面向全体人民。整个社会必须抛弃一些不符合传统的观念,建立起对性教育的科学观。通过开展网上视频公共小讲堂、在线咨询等方式,发挥社会辅助教育的功能。为此,我们要加强对幼儿的责任心,要在一定程度上,把学校的社会文化氛围作为辅助力量,保障和推动幼儿园的性教育。

(二)国家视角

目前,国内关于儿童性教育的相关教科书和图书十分缺乏。针对目前我国青少年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应当在教科书中印有针对性的书籍和相应的图书。建立幼儿园的性教育,应以学校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制订一项与国内实际相适应的《性教育法》,明确从幼儿园至大专院校性教育的基本课程及学时;同时,各大学还应加强对专科教师的培训。

(三)幼儿园及教师视角

在幼儿中开展性知识的重要形式是通过教师讲解、师幼对话、游戏等形式将较为完整的性知识传授给孩子。此外,在教学方式上,要善于运用动画、绘本、影视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媒介,以提高幼儿的性教育效果。另外,在性别教学中,“工作场式”的教学也是提高“性教育”课程的重要途径。例如,为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师在性教育课程中的主导作用,某机关幼儿园教师自主研发一种符合本园特点的课程,并编制了《儿童性教育学》的教学指南。因此,从提高教师的性教育领导力入手,可以有效地改善幼儿园的性教育教学质量,并开发适合于特定幼儿园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南。这是一种具有创新价值、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科学研究。

(四)幼儿家长视角

《性科学概论》中提到,“0—6岁的性教育涉及的知识还不是系统的,故应以父母为主”。这一时期,孩子们在家里的性教育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在解答幼儿性问题时,要顺应幼儿的心理需要,父母的态度要温和、友善、所传授的知识要科学、简洁,这两个方面都是重中之重。因此,父母除了要提高自己的性教育知识,更要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加强对儿童的性侵害行为的预防。

四、概要

综观以上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儿童性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者主要从家长、幼儿园教师、国家、社会四个层方面进行分析。在目前的研究中,有关儿童性教育策略的制定主要有:父母本身提高性教育的认知和教育方法;幼儿园要加强对性教育的培训,加强对性教育的组织和管理;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性教育课程体系,并提供相关的政策扶持;我们要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未来研究者可从协助父母建立家庭性教育体系、幼儿园及教师发展性教育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刘荣才.性心理学辞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1.

[2]张玫玫.性健康教育:未雨绸缪胜于亡羊补牢———解析我国当代所需的儿童性教育[J].中国教师,2011(21):23-27.

[3]叶静.幼儿园早期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6(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