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工程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浅谈环境工程管理

杨巨辉

身份证号:330625197307013454

摘要:目前,我国大部分行业的建设都比较规范,但环保工程专业起步较晚。上个世纪,政府和企业都不太重视环保专业的发展和建设,但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加强了环保建设,但落后于发达国家。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工程管理的建设和发展也越来越重要。分析环境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探索

在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今天,随着环境问题的出台,专业的环境工程管理也在逐步发展。环境工程管理主要是研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实际解决一些环境问题。环境工程管理需要广泛的大气、水、声学、固体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比较先进的分析和测量技术,有效利用最新的测量方法,发挥自己的能力。我需要能够。独立判断一些环境问题,做好环境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随着技术的进步,国家不断加强对环境工程的管理,环境工程管理在我国工程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环境工程管理问题

1.1 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活动发展迅速,环境工程管理也随之发展。虽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环境工程管理制度,但我国有自己的国情,完全借鉴国外模式并不能解决目前国内存在的问题。有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制定适合本国管理的环境工程我国各地的制度情况。

1.2 专门机构不足

目前,大部分环保专业软件仍依赖于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活跃的科研机构,很少有机构在这个领域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环境工程管理在短期内并没有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反而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不,投入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研究和建立,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1.3 人才匮乏

由于我国环境工程管理不发达,所有大学都开设了环境专业,但很少有学校开设环境工程管理课程,环境工程管理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没有形成这也将导致环境工程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人数减少。目前社会上这个领域的人才紧缺,目前从事这个领域的人,大部分是毕业后接触、研究和从事这个领域,还得从头摸索。工作。

环境工程管理体系要求知识面广,对人才要求全面,增加了人才培养的难度,拉长了培养周期,让想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望而却步。

1.4 项目管理制度不规范

目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项目管理中,只有环境监理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兼职其他工程管理人员。在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环境工程管理意识形成。只注重工程质量,忽视环境工程控制。

1.5 缺乏环保意识

尽管国家大力推动环保活动,但在现实中,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仍然以经济发展为重,对环保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鉴于投资资金和运营成本,企业很少主动为内部人员提供环保工作培训机会,往往是等到项目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后才考虑补救措施。

2 环境工程目标与管理方法

2.1 环境工程的目的

环境工程的主要目标是满足当前的环境要求,同时这种环境要求不能违背环境中的其他要求。管理系统等符合要求并在此前提下开展的环境工程活动,环境工程管理是将环境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环境管理达到最佳状态。环境工程活动不仅要关注目标的实现,更要关注环境工程实施的成本,应能以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大的环保效果。例如,如果你发现你的产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你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解决问题。一种方式是购买更耐用或质量更好的产品。另一种方式是改善环境生产的产品,使其更好地工作。在采用环境工程管理方法时,将上述问题纳入整体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因此,通过对环境工程管理目标和环境管理体系的仔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应采用成本最低的方法来达到环境管理的最佳状态。此外,产品的环境要求不得违反或兼容环境管理体系的其他要求。你甚至不能不一致,有很多不一致,但通过有效解决这些不一致,你可以逐步提高绩效。

2.2 环境工程控制

首先,应建立与环境工程相关的管理体系。该管理体系应按照特定的管理制度有序运行,以保证环境工程管理的有效实施。另外,要做好环境工程管理工作,需要设立与本制度相关的管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环境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切实落实相关管理人员职责,明确职责,加强管理。切实落实环境审查监督制度,环境工程管理规范化、规范化、科学化。通过科学管理、有效实施和加强监督,确保环境工程的顺利开展。

3 环境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环境管理工作的一些问题

现阶段,环境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境工程缺乏科学管理,对关键环境因素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评价。在为关键环境因素的变化制定有效目标时,实施环境指标也很困难。二是在实施环境工程管理过程中,硬指标少,软指标多,一些环境管理目标和指标难以落实。在环境管理和目标指标实施过程中,必要的程序文件不一致、实施细则执行不到位、监督检测手段不到位等,限制了环境的有效管理。同时,由于特权心态和社会监督机制的缺失,一些环境管理制度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实施。此外,在实际管理实施过程中,很多环保工作规章制度无法落地执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不够,标准化程序不具有可操作性。

3.2 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有效措施

针对上述环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首先,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环境工程管理纳入工程管理的主要工作范围。同时,环保部门要积极参与宏观决策,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将环保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对一些地方实施重大经济技术决策、区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环保部门将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报主管部门报道,有效控制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对环境的影响。二是要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各级政府和环保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有关部门要建立以监管为主的环境工程管理体制,积极调动公民力量,实施有效监督。三是为建立多渠道的环保投入机制,有关部门应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有效实施的经济和产业政策。系统建立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制度,制定行之有效的排污收费制度,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宣传宣传,促进公众监督。

结论

构建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可使工程管理迈上新台阶;培养环境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可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废物、环境 减少污染和环境风险,改善生活条件,实现更大的社会进步。

参考:

[1]宋洪波.环境试验管理系统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15.

[2] 李跃, 韩旭, 孙翠菊. 环境管理体系中环境因素识别方法的探讨[C]. 2016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卷), 2016.

[1]王海燕.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与对策[J]城市建设.2017.07.

[2] 郭静,梁娟,匡颖,等.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分析与评价价格[J].中国给排水, 2017, 18(2): 41-42.转。

[3]何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绿色生态瓷都[J].江西エネルギー。 2016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