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科学课堂上的“乱”,提高课堂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0
/ 2

如何看待科学课堂上的“乱”,提高课堂效率

陈珊珊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石码第二中心小学

摘要:2022年版新课标颁布后,小学科学课时量达到了8%到10%,而小学科学课程中实验教学占据较大的比重,这就造成科学课堂上会相比于其他课堂看起来“乱”。本文着重从科学课堂中出现“乱”的原因、正确看待科学课堂中的“乱”、如何解决科学课堂中的“乱”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看待科学课堂上的“乱”,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科学课堂;乱;实验教学;课堂效率

小学生好奇心强、比较好动,而科学课由于需要做实验,正好能满足孩子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学生们都会异常兴奋,并不会存在课堂气氛太过沉闷的问题。但反过来存在这样一个现象,课堂气氛太过活跃,活动多、材料多、课堂纪律就显得差,给人的感觉就是“乱”。教师经常为了维持课堂的正常教学秩序而力竭声嘶、精疲力尽。在实验活动中,学生们因为抢材料而打闹,弄倒了凳子,打碎了器材……又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没有纪律?因为有些时候的“乱”说明学生完全投入到了科学探究活动中。那么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我们科学课堂中出现的“乱”场景,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的亲身经历略谈几点。

一、科学课堂中出现的原因

(一)新课程理念是“乱”的催化剂

2022版新课程理念倡导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倡导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以及工程实践的过程。“双减”政策背景下,科学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寓教于乐,这是小学生认知能力和年龄特性所决定了的。基于以上情况,在这种宽松、融洽、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乱”现象的产生是合情合理的、无可非议的。

(二)教师自身原因激发了“乱”

1.实验材料准备不充分

科学实验材料的准备需要教师们花费较多的时间,一些老师由于对实验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或经济限制,准备的材料不够用。当学生小组合作时,大家都希望能动手实验,没人愿意当旁观者。这时候有些学生便采取“先下手为强”的策略,抢夺起实验材料。材料准备不充分,课堂上就可能引起抢材料的“乱”。姜允珍等人在《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及其在中国》一书中指出:“在探究期间,孩子们就可充当他们所希望的有独创能力的角色,去自由地运用材料”。其实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材料的收集整理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2.无效活动多,有效活动少

看似轰轰烈烈的课堂,看似活动丰富的课堂,真正有效活动却很少。科学实验需要教师课前做详细的设计。如果教师课前没有进行预实验,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没有足够的了解,那么当课堂上出现状况时,就不能更好的去指导学生,课堂上势必会出现“乱”的现象。例如:一位教师执教小学四年级的《声音的产生》,在这个实验中,实验材料多,试管易碎,水易洒等材料问题,教师对于实验的解说是表面的、含糊不清的,对每个环节实验探究的时间控制不合理。这样整节课学生玩得很开心,敲敲打打,非常热闹,但是到了汇报环节,学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在这种情况下,课堂纪律更加难以调控了,课堂效率低下。

(三)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乱”的根基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爱表现的特点。科学世界是神秘的、复杂的,学生们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2022版新课标要求:倡导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活动,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有些教师就误将此理解为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直接采用“放羊式"教学,从而放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使得整个课堂不得不“乱”。

二、正确看待科学课堂中的

1.有些

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观察、实验、思考、交流的过程中畅所欲言是学生自我实现、个性张扬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样的“乱”是“美”的。我执教的《会“辨”方向的玩具鸭》学生穿梭于自己的实验区,叽叽咕咕的讨论声、沙沙的记录声、“我发现了”、“我想到了”的声音充满整个课堂。这正是学生真正参与科学探究、参与课堂的表现。这一课也正因为有了这些“乱”而显得更加美丽,并获得了省级优课。

湖北教育报刊总编辑刘沛生在《无须懊悔-刘沛生科学教育短论选》一书中指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和学习知识一样,也不能灌输,而只能在学习的实践中通过训练生成”。所以正因为有这些“乱”,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2.并不是不要纪律

科学课堂中的“乱”也是需要纪律的。一个吵吵闹闹、纪律混乱的课堂,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我在执教《感受我们的呼吸》学生猜想交流:呼吸时身体的变化。大部分学生认为吸气时,肚子变大了,呼气时,空气跑出去,肚子变小了。有些学生持相反的观点,孩子们争论不休。我们要打破常规,千万不能怕课堂纪律“乱”而过多地限制他们。所以我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让学生先猜想,再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在体验活动中会发现事实并不像他们想的那样,认知冲突由此产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如何解决科学课堂中的

1.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和方法,材料是实验活动的基础。江西省特级教师曾宝俊在《微亦足道-小学科学课堂细节研究》一书中指出:“科学探究如一叶小舟,实验材料是托起小舟的水流。因为有了材料,探究的小舟才能起航,才有了着落。在实验材料这道‘长河’的贯穿下,每一叶小舟才得以徜徉、休憩,有所遵循地航行下去”。在科学实验中,学生除对问题、现象会感兴趣外,对实验材料的探究热情也很高涨。有些教师常常会选择教材上的材料,分发给学生按要求操作。其实教材上的有些材料并不真正的适合学生动手探究。

例如:我在执教《玩转小水轮》这一课时,发现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活动方法并不适合一年级的学生,因此我对实验材料和方法进行如下创新:

(1)教材上学生手持漏斗时既要控制漏斗位置高低,同时还要对准水流扇叶,难以兼顾,导致实验的对比不够明显,师生花在纠正无关因素上的时间较多,效率低下,从而引起课堂上的“乱”。因此我用塑料瓶代替无法控制水流量的水杯,在瓶口设有出水口开关调节水流量。

(2)利用伸缩吸管结合标有刻度的铁架台,以便更直观的观察水位差对水轮转动的影响。

(3)由于低年级孩子他们的观察能力不强,再加上小水轮转动的速度较快,因此仅靠感官来判断小水轮转动的快慢,得出的结论不准确,导致实验不严谨。因此我设置简单计数器,能够自动精确的记录小水轮转动的圈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方便易用。

又如:我在执教《水的毛细现象》这一课时,学生和我一起对实验材料进行如下创新:

(1)教材中的实验是将薄纸巾浸入红色的水中,虽然毛细现象明显,但材料单一,不便于比较。因此我们便在材料上进行创新,师生共同准备宽窄长短一致的纸巾条,报纸条,塑料条,棉线,铜丝,玻璃管,同时放入装有红色水的容器进行实验,增强直观对比性,提高实验效率。

(2)教材中的变色花虽然效果明显但是时效长,因此我改为用娃娃菜代替,材料易得,效果明显,时效快。

(3)利用“毛细现象演示器”探究水爬升高度与材料孔隙大小的关系。

2.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从中可见习惯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为了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平时上课前教师就必须向学生说明要求,听到哪些指令才能动,比如:听到开始动手做实验,学生才能动手;实验结束,学生必须停止实验等等,这些习惯就要贯穿在平时的科学课堂中。教师还可以每组选一个组长和一个材料员,组长负责记录,汇报,材料员负责管理好实验材料,分配任务,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动手的机会。每周可以轮换组长和材料员,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课堂参与率。

结语

总之,我认为对于科学课堂的“乱”,我们应该辨证地去看待,不能以偏概全。我们在关注“乱”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的是“乱”的内容,关注学生是否在为科学探究而乱。如何来解决“乱”,如何让“乱”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是一门课堂艺术。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去探索、去体会。

参考文献:

【1】姜允珍.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及其在中国[M].武汉:崇文书局,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