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诊治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9
/ 2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诊治效果观察

黄金秋

江西省安义县人民医院   单位邮编:330500

[摘要]目的:观察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急诊内科接诊的急性腹痛患者100例,对其采用相应的诊断、治疗方法,评价诊治效果。结果:在这一阶段急诊内科因急性腹痛而就诊的原因主要为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泌尿系结石、肠梗阻以及心肌梗死,上述疾病分别占比33%、21%、12%、13%、18%、3%;经过积极诊治和有效分诊后,上述患者均病情好转,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病因复杂,应尽可能完善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处理,以治疗原发病、改善症状,促进良好的预后。

[关键词]急诊内科 急性腹痛 诊治效果

急性腹痛是指腹部突发疼痛,多数由于腹腔内外器官疾患导致,伴有恶心、冷汗等症状,是急诊内科最常见的突发病症之一。急性腹痛原因复杂,如腹腔脏器急性炎症、破裂、扭转、缺血、堵塞等,往往表现出起病急、恶化迅速等特点[1],为急诊内科临床诊治带来较大困难,尤其是发病初期,若未能准确判断导致腹痛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对策,可能会导致延误治疗,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因此,对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来说,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本研究着重探讨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病因及诊疗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急诊内科接诊的急性腹痛患者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45.03±6.24)岁。腹痛发作至就诊时间30分钟-5小时,平均(2.34±1.08)小时。所有患者均因急性腹痛为主要就诊症状,部分伴有腹泻、呕吐、腹肌紧张、心慌等症状。既往病史:腹部手术史15例,泌尿系结石病史12例,心脏病史3例。排除伴有精神障碍、恶性肿瘤患者。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

    患者就医时,对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进行充分沟通,掌握其发病情况、既往病史、生活饮食习惯等信息,对育龄女性应记录月经史,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对其可能的发病原因和并发症作出初步判断,并进行急诊检查。对患者进行包括视、触、叩、听在内的体格检查,了解腹痛部位和性质,检查是否存在压痛、腹肌紧张、反跳痛、腹式呼吸减弱,是否有肺底啰音、心率不齐、心脏杂音等,是否有肠鸣音亢进或减弱、移动性浊音浊音等情况。根据患者主观症状和体征检查,大致确定可能的疾病范围,针对性开具炎症指标、心肌酶谱、血淀粉酶等血检,尿粪常规等体液检验单,以及如心电图、腹部CT、腹部B超等检查,必要时可进行诊断性穿刺,与检验、检查科室作好沟通,要求尽快出结果。再结合检验和各项影像学检查结果,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终诊断。对于情况紧急、生命体征不平稳或意识模糊、疼痛剧烈的患者,需立即先予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开通静脉通路,根据患者各种症状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进行抽血检查,行床边心电图、B超等检查,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行CT检查,获得患者检查结果后,立即对症治疗。

1.2.2治疗方法

确定诊断后,遵循各类疾病的治疗原则,结合患者实际症状,实施治疗。指导患者卧位,根据病情调整体位,使其能保持腹肌松弛,减轻疼痛。对于存在明显感染的患者,根据感染和疾病种类,经验性选取抗生素治疗;对于急性肠梗阻、胰腺炎患者,予禁食、胃肠减压,奥曲肽制酸抑酶,静脉营养支持,通便等治疗;泌尿系结石,可先予解痉治疗,必要时予碎石处理;当发现急性心梗患者,立即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嚼服0.3g阿司匹林,与心内科联系进行转科,根据患者发病到就诊时间决定是否溶栓;一旦发现腹腔脏器破裂、穿孔,以及急性阑尾炎,立即联系外科转诊,必要时展开急诊手术。

1.3观察指标

病因百分比:统计最终诊断疾病名称,计算引起急性腹痛的病因百分比=某疾病例数/总例数*100%。

治疗效果:显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辅助检查未发现异常;有效:患者症状好转;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结果

2.1本研究收治患者,引起急性腹痛的原因分别为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泌尿系结石、肠梗阻以及心肌梗死,分别占比33%、21%、12%、13%、18%、3%。详见表1。

表1: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疾病分布(n=100)

急性腹痛病因

例数(例)

百分比(%)

急性胃肠炎

33

33

急性阑尾炎

21

21

急性胰腺炎

12

12

泌尿系结石

13

13

肠梗阻

18

18

心肌梗死

3

3

2.2经过积极诊治及有效分诊后,100例患者病情均明显好转,治疗有效率为100%,未出现1例死亡。

3讨论

急性腹痛在急诊内科非常常见,原因也非常复杂,除了腹腔脏器病变外,不少腹腔外脏器病变也会引起腹痛,如肺炎、急性心梗等也会出现腹部的牵涉性疼痛,为疾病的诊断带来较大困难[2]。既往研究发现,急诊内科中约30%患者因腹痛就诊,且有25%腹痛患者需要紧急处理[3]。因此,急诊内科应作好对腹痛原因的鉴别,详细采集患者病情信息,包括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等,认真而全面的对患者进行查体,以及针对性的检验检查,对上述资料结果展开分析并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诊断的明确性,以及防止漏诊、误诊,尤其是腹腔外脏器病变诱发的腹痛,对于育龄女性,还应排除异位妊娠的可能。

在确诊具体疾病后,应遵循疾病治疗原则展开治疗,以及对症治疗。对于适合急诊内科治疗的疾病,可继续进行内科治疗;对于急性心梗患者,可在进行必要的急诊处理后,立即转往心内科病房,根据患者是否处于溶栓时间窗内决定是否实施溶栓治疗;对于外科系统急腹症,如胃肠道穿孔、脏器破裂、急性阑尾炎等,需尽快转外科行手术治疗;对于可进行内科保守治疗,也可手术治疗的疾病,可先予内科处理,若病情无改善,甚至有加重、出现并发症等情况,需立即转外科治疗。本研究急诊内科接诊患者后,根据上述原则进行诊断、积极治疗和必要的分诊,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得到了妥善处置,治疗有效率100%,证实急诊内科在急性腹痛患者诊治中的有效性。

总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病因复杂,应尽可能完善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处理,以治疗原发病、改善症状,促进良好的预后。

参考文献:

[1]段发辉,刘伟东,张虎明. 对以急性腹痛症状就诊的急诊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 16(15):62-63.

[2]李劲松.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观察[J]. 医药前沿, 2019, 9(30): 114-115.

[3]张涛,张良, 卞康.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 80 例临床诊断方法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0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