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县生态水利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 2

会泽县生态水利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朱知标1,彭惠荣2,张毕会3

1.会泽县古城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2.会泽县水务局              3.会泽县古城街道城市管理服务中心 

摘    要:通过严把行政审批、偏重水保项目建设、强调工程生产效益、减少污染、加强水资源高度管理、加大宣传教育等方式,会泽县生态水利建设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同时,也还存在环境恶劣、水利发展不平衡和基础设施薄弱、水利投入不足、水土流失严重、干部群众意识不高等问题,介于此,本文从建立健全投入保障体系,以及加强水源点建设、饮水安全项目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水资源保护和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会泽县;生态水利;建设;思考。   

1、会泽县生态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会泽县境内95.7%的国土面积是山区,最高海拔4017.3m(大海乡与东川区分界处的牯牛岭顶峰),最低海拔695m(小江与金沙江汇合处),相对高差3322.3m。人在高处,水在低处,水资源极为有限,人均拥有水资源量2747m3,比全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780 m3少33 m3,比云南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6931 m3少4184 m3,水资源紧缺状况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综合全县生态水利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主、客观问题,主要有几点:一是自然环境恶劣。地理环境、自然条件较差,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状况不同程度地存在。加之地块零散,居住分散,造成水利工程投资大,效益小,增加了生态水利建设难度;二是发展不平衡。坝区土地平整,连片面积大,水源条件好,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大,水资源利用率相对较高。而山区和半山区,特别是金沙江、牛栏江两江沿岸,水源奇缺,工程难于布局,水利基础设施滞后,水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三是水土流失严重。会泽县是山区农业大县,农业人口较多,粮食需求巨大,形成了过度开垦和过多土地耕种问题,其中又以25度以上坡耕地较为普遍,直接导致雨季水土流失严重,水源地破坏严重等问题;四是部分水利基础设施不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现有蓄水工程大多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程老化失修,病险较多,配套设施不完善,水资源控制能力低,工程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已一定程度违背生态水利的初衷;五是生态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会泽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水源处理成本过高,生态水利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投入不足,而县财政负担较重,群众投资能力也相对较弱,影响相关项目的建设和使用;六是缺乏生态水利建设和环境保护意识。部分干部群众思想意识较低,在社会事业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以及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生态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忽视环境保护只重眼前利益的现象仍然突出。

2、对强化生态水利建设的对策

生态水利建设既是会泽县生态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推动会泽县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下一步工作中,应重点结合全县县情、水情,制定生态水利建设长期的战略性目标和计划,强化实施,切实加强分类指导,继续采取多种措施加快生态水利建设步伐。

2.1 抓好资金筹措工作,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资保障机制

  树立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投资思路,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将生态水利建设资金列入预算,并通过宣传动员,充分发挥群众劳务投入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大社会融资力度,按照“谁投资、谁经营”的原则,鼓励社会上的各类投资主体向生态水利建设投资。

2.2 抓好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

  全面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切实抓好水源点工程建设。当前,应在扎实抓好在建的苏斗河中型、迤北中型水库、老厂乡田尾巴小(一)型、乐业镇马厂小(一)型水库、马路乡半坡和八道两座小(二)型水库等6座水库工程建设的前提下,进一步做好上村乡罩子河中型水库、鲁纳乡朝阳小(一)型水库、者海镇白泥塘小(一)型水库、田坝乡长箐小(二)型水库、纸厂乡“营盘”小(二)型水库等水库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上马建设,以增加蓄水能力,有效拦截洪水,储备抗旱用水,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2.3 抓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高饮水安全供给保障体系

 在全力实施中央、省、市、县饮水安全项目,充分利用好项目资金的同时,应结合新农村建设、安居工程、中低产田地改造等各项相关项目涉水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整合各方面资金,加大社会融资力度,争取在3至5年内,建设一批优良工程,全面解决全县规划内仍未解决的30万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提高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为改善群众人居环境、确保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条件。

2.4 抓好水资源保护工作,遏制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进一步强化县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健全水政执法机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实加强对河流和水库周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以生态脆弱的流域区为重点,进一步强化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治理区的建设和保护工作;以饮用水源地保护为核心,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排放有害废水及建设有污染的项目,并实行24小时监管,严格控制农民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同时,全力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和水污染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工矿企业非法排污行为,确保水源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2.5 抓好水资源的管理调度,保障农业灌溉率得到有效提升

  进一步搞好协调及管理调度工作,争取早日在县域内实现跨乡(镇)、跨村、跨组的水利工程大面积联网供水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强水资源的统一调度能力。同时,大力搞好灌区节水改造,大力发展田间节水灌溉工程,并全面做好大中小水库渠系配套工程,结合山区“五小”水利工程的实施,大力提高水利化程度,为实施农业高产、稳产、稳收的生态工程奠定基础。

2.6 抓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建设,减少水土流失并提高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

    围绕“治理水土流失绿山净水,发展生态经济强县富民”的目标,依托“长治”工程建设项目,充分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进程,对生产用地特别是坡耕地进行重点治理,加快基本农田建设,解决农田灌溉用水问题,满足群众生活生产需求。对生态用地,以充分发挥其自我修复能力为主,辅以必要的人工措施,确保生态的自我修复。

2.7 抓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生态水利建设意识

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生态水利建设和保护意识,使干部群众充分熟悉生态水利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充分理解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文明,就是发展生产力,广泛激励和动员全县干部群众共同关注和积极参与生态水利建设和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鄢  伟  《试论水利建设中的环境保护》[J]  《科学咨询》   2005年第05期 ;

2、孔淑梅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探讨》[J]  《科技风》 2012年07期;

3、穆宏强  蔡长治  《工程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社会水利和生态水利的内涵及其关系》[J]  《长江职工大学学报》  2002年01期;

4、代兴梅  《浅谈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年20期;

5、汪恕诚  《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与调控》  《中国水利报》 2001年11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