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英语人机对话考试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2
/ 2

中考英语人机对话考试教学策略

陈艳燕

福州第三中学晋安校区  福建福州 350013

摘要:人机对话背景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探索,其目的在于探讨教师怎样创建更审视的教学语境,以学生为中心创设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们自然习得,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同时,为教师改善教学方法,重视英语语言的交际性做出有益的探索。基于此,本文将主要探索人机对话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

关键词:人机对话;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长期以来,中考英语以笔试考核为主,教师以灌输式教学为主,缺少师生间的互动,忽视对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导致“哑巴式”英语课堂普遍存在,这严重影响了初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据相关文件,从2023年开始,福州市初中英语学业水平测试将增设了人机对话的考试方式,将考试成绩纳入中考投档分,这个考试评价方式的改变很好地推动了学校的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一、人机对话考试模式改革的实施背景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和重庆、江苏、山东等地区,共50 多个省市的中考启用了英语人机对话模式,宣告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终结。2023年,福州市英语中考人机对话考试成绩将占中考投档分5分。此后,英语人机对话考试的分值将逐年增加。2020--2021年,笔者对福州市几所优质市属公立校的1000多名七年级学生进行关于英语中考人机对话的相关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只有1.75%的英语教师是全英文教学,12.06%的英语教师大部分用中文教学。福州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城市尚且有这么多的英语教师用中文教英语,可想而知在一些边远地区的英语教学状况。在原有的中高考评价体制下,只考听力,不考口语,笔试训练多,听说训练少。教师的教学策略不是把英语当作语言工具来用,而是把英语当作知识来教,重点教授词汇与语法,导致“哑巴英语”现象的出现。因此,刷题、做语法的“哑巴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考试制度,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模式必须随之而改变。

二、人机对话背景下英语听说教学现状

随着中考英语人机对话考试模式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师生能够认识到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但通过对师生的听说教学的问卷调查显示,初中英语在听说教学中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英语听说应试性的教学观念,限制了学生听说水平提高。

在中考英语中,英语知识内容,比如:单选题、阅读理解、写作等占比分值大,导致目前的英语教学现状是重读写,轻听说,致使相当一部分教师弱化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学时只提供一些必考的对话或句型,缺乏语境,让学生机械性模仿,进行按题作答式的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听说水平的提高。

2.英语听说传统性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听说学习效果。

传统的英语听说课堂教师一般采取播放语篇--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的机械化模式。初中英语教学一般以40-50 人的大班教学为主,由于人数过多,学生发言的机会少,很难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听说课变成了放录音--听问题--做练习,学生的口语水平得不到提高。而且,由于初中生的英语听说水平不同,传统的、单一的活动将会造成部分学生放弃口语练习,导致听说学习效果不佳。

3.英语听说单一性的作业设计和评价体系,影响学生听说能力提升。

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但目前的现状是,很多初中生英语听说训练还是主要集中在课内,课外主要是卷面作业,开展听说训练几乎没有;而且由于考试评价体系的单一,只以笔试成绩为准,因此学生只重视笔试和卷面答题,除了在课堂上,基本没开口说英语,卷面成绩好,却是“哑巴英语”。因此作业设计和评价体系的单一性,直接影响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

三、人机对话背景下英语听说教学策略

将人机对话考试成绩纳入中考投档分,不仅完善了英语评价体系,而且通过这考试指挥棒的作用,能强化教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意识,优化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应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创设语境,创新教学模式和策略以适应人机对话考试,突破目前在英语听说教学的瓶颈,顺应当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1.融合信息技术,创设视听语境,提高学生英语听说水平。

教师应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英语课程的教与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激活已知,为学生们构建出相应的对话情境,使其切实的体会到对话过程,在这样的语境下,积极鼓励学生用英语大胆对话,以此在最大程度上增强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笔者在复习仁爱版七年级上册Unit4Topic1《What can I do for you?》中,以购物为主题,课前将学生分为水果店组,超市组,服装店组和餐厅组四个小组,通过问卷星向学生推送和收集圣诞节相关信息,并通过希沃白板制作PPT,要求每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带上相关的物品到班级进行布置,创设圣诞节氛围,课中进行角色扮演,扮演销售员和购物者,由各组选派四人作为购物者到各个店购物,要求全程用英语互动,最后评出最精明的购物者和最佳销售员或服务员。这个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创设可以使学生在愉悦、舒适的氛围中,融入语境,学中玩,玩中学,通过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

2.“学-思-用-创”结合,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英语听说学习效果。

听说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获取和梳理语言文化知识,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内化所学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设计分层次的活动,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活动,提高课堂互动。笔者在仁爱版七年级上册Unit2《Looking different》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有明显外貌特征的国内外优秀人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由于学生不懂如何表达,带着问题进入课文学习,经过听读,呈现出相关词汇和句型,让学生获取和梳理知识后再由学生描述先前播放的优秀人物的五官。接着引导学生学用结合,让学生描述自己的五官,最后通过设置一个猜谜游戏,要求学生描述班级同学的五官,并结合原来学过的描述服饰、兴趣爱好的句子,让其他同学猜,学创结合,提高学生英语听说学习效果。

3.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设计多元听说作业,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在当前新新课程改革和新理念的科学指导下,英语教师应遵循新课标规定的多元评价模式,不断强化学生的评价主体作用,积极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评价的方式可用小组加分或ABCD等级制来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激发他们说英语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构建动态化评价体系,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因此,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在确保不增加学生作业负担的前提下还可布置多元化的听说作业,并能结合不同年级的学习内容丰富听说作业的形式,提高听说作业检测的效度,真正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如:对于全体学生,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进行半小时的英语训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初一学生重在模仿,可让学生借助趣配音APP等软件,进行人机对话和影视配音,消除学生面对机器而产生的一种胆怯心理或紧张情绪,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初二学生可设计情境表演类的英语口语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并将情境表演的过程录制下来,分享交流。初三学生学科压力重,在课余时间布置读英文新闻、朗诵等作业,适时进行一两场比赛。暑期还可设计趣味性的听说作业,比如:讲故事、唱歌等。以上活动全员参与,均可通过打卡和竞赛的方式进行评分,进行过程性评价,将分数纳入期末总评分,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成就感和获得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自信心,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结语

英语中考增设人机对话测试,旨在为了增强学生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生本理念,改进课堂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互动,设计多元化作业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为今后顺利开展中考听说测试、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建昌. 人机对话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分析[J]. 新课程,2020,(45):119

[2]刘桂蓉、陈勤苗. 指向素养科学应对顺势而为——人机对话测试背景下宁波市初中英语教学的变化与启示.教学月刊(中学版)2018,(9):55-57

作者简介:陈艳燕1977.05- 女,福建福州,汉族,高级讲师,学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