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输变电工程基建现场“绿色建造”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2
/ 2

提升输变电工程基建现场“绿色建造”水平

周 ,琛,1,刘良云2

1.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 2.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

摘 要:为落实国家电网公司2022年输变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重点工作要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输变电工程建设由传统模式向绿色建造方式转型升级,助力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实施,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采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排放、提高效率、保障品质的建造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造活动。

关键词:绿色建造;节约资源;碳达峰、碳中和;和谐共生

本文充分结合多个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实际,因地制宜,从项目可研、初设、设备选型,土建建造方式、四通一平、土建施工、设备安装及调试、线路基础施工、杆塔组立、导线展放,联合试调、移交13个环节全过程系统策划管理取得了一定的绿色建造成果

主要管理做法

1.1系统管理,全过程绿色建造设计策划

绿色建造不是一个单一概念,而是一个系统的集成,在项目可研阶段,把绿色建造的理念纳入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在项目源头把好绿色建造关。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运动的若干部分,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组成的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整体。我们把绿色建造用一个系统来思考问题,而不是相互断开、不顾其他因素。用一个系统来分析、研究优化项目方案由以下个方面工作:

一是项目可研设计方案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分析总体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使总体中的各个部分相互协调配合,服从整体优化要求;在分析局部问题时,是从整体协调的需要出发,选择优化方案,综合评价系统的效果。

二是在设计项目方案时,要善于综合运用各专业技术和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不能把电力施工技术孤立于系统之中,而是与其他专业学科、技术和专业管理相互融通融和。

1.2抓设计龙头,系统统筹全要素

项目管理单位充分利用初步设计审查制度,系统梳理设计单位的绿色策划,结合工程实际全面统筹安全、质量、效率、环保、生态等全要素并贯穿建造全过程,科学确定绿色目标及实施路径,在策划阶段为机械化施工、无障碍化施工创造条件,优先采用模块化、装配式、预制式、线路基础高低腿等设计方案,实现绿色建造源头管控。

1.3系统推进设备、物资绿色选型,严格招投标

项目管理单位应在主设备招标前主动要求设计单位优先选用低噪音低损耗变压器、环保气体绝缘设备、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节能导线、耐候钢塔材等绿色设备材料。积极协同物资招标部门,将绿色设备材料技术要求纳入招标技术规范书。

1.4项目选址遵循绿色原则

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地基环境是绿色施工的基本原则,为此,我们在选址、初设阶段就统筹考虑场地平整、土方开挖、永久及临时设施建造对场地上现存的动植物资源、地形地貌、地下水位等造成影响;还会对场地内现存的文物、地方特色资源等带来破坏,影响当地文脉的继承和发扬。因此,施工中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地方文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绿色施工实现绿色建造成果

2.1、土建施工全过程绿色化

一是在临时设施建设方面,现场搭建活动房屋之前应按规划部门的要求取得相关手续。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选用高效保温隔热、可拆卸循环使用的材料搭建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并取得产品合格证后方可投入使用。工程竣工后一个月内,选择有合法资质的拆除公司将临时设施拆除;并复耕移交。

二是在限制施工降水方面,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采取相应方法,隔断地下水进入施工区域。因地下结构、地层及地下水、施工条件和技术等原因,使得采用帷幕隔水方法很难实施或者虽能实施,但增加的工程投资明显不合理的,施工降水方案经过专家评审并通过后,可以采用管井、井点等方法进行施工降水;控制水源地表乱排。

三是在控制施工扬尘方面,工程土方开挖前施工单位应按《绿色施工规程》的要求,做好洗车池和冲洗设施、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密闭存放装置、沙土覆盖、工地路面硬化和生活区绿化美化等工作;

2.2、电气安装全方位绿色作业

一是现场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接地扁铁、10KV母排、电缆保护管等切割作业全部在加工区统一切割,切割作业现场铁屑等飞溅方向四周设挡板,防止铁屑等随意飞溅,产生的铁屑等零星废料,切割完成后集中清理,严禁随意丢弃。

二是主变压器、油浸式电气设备施工安装中无污染物产生,有采取控制环境污染的措施。变压器安装附件期间站位无土建施工扬尘相关作业。主变安装作业区域铺设油布,做好成品保护,防止附件安装及注油过程中油滴落至地面,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变压器一经就位立即接地,防止注油过程中产生静电,变压器周围设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多于的油进行回收,由专业技术单位处理。

三是电气施工采用机械化施工技术,在施工现场节能降耗方面有一定成效。针对配电室内10KV开关柜转运效率低、所需人工多,施工项目部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创新活动,研制专用工具,提高作业效率,尽可能采用机械化施工。站内室外设备吊装作业,全部使用汽车起重机进行作业,减少人工作业,提高作业效率。

、主要成效

3.1改变了传统输变电工程建造模式,加快了基建建造技术进步步伐。

传统变电站建设土建施工是现场湿作业为的砖、水泥、砂石、混凝土、钢筋技工等传统作业模式,通过创新,已转变为工厂生产,现场安装装配为主的现代施工模式,将土建工程创新为设备制造型模式。“110KV变电站配电装置楼”、“变电站预制混凝土叠合装配式建筑技术”首次在变电站配电装置楼中使用并取得技术突破,研发出平原地区变电站装配式建筑物的成套技术。

3.2社会效益显著

通过绿色建造技术研发和管理创新,社会效益明显提升,所有基建工地是一个标准化的安装装配厂区,无粉尘、垃圾、废水、噪音、施工作业环境优美和谐。据统计,可减少建筑垃圾70%,减少生活废水排放60%,减少噪音污染40%,减少生活垃圾排放50%。

3.3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通过广泛应用绿色建造技术,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作业人员大大减少,施工进度大大加快,据统计节约综合施工成本15%,缩短工期50%。

 


参考文献:

[1]于江.论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1):162-163.

[2]吕春霞.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的探索创新[J]. 四川建材,2020(14):225-226+238.

[3]王红霞.浅谈绿色经济理念下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 市场研究,2020(05):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