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2
/ 2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研究

林薇薇

晋江市陈埭镇横坂小学

摘要:审美教育是一种借助多样化的艺术手段所开展的以培养学生良好审美素质为重点的教育活动。也就是灵活运用一切美的形式对人的道德和智慧进行有效熏陶,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理解以及创新创造能力。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正确把握审美教育的要求与内涵,利用音乐课程的诸多资源积极落实审美教育,对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提供良好的支撑与促进作用,加快音乐课程的改革步伐。

关键词:小学音乐;审美素养;策略

审美素养是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价值的主要体现。《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教育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而应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在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我们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也不是单纯地学会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音乐审美能力。

一、创建音乐环境

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语言以及行为习惯,通过音乐环境的创建,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可以被有效激发,这也能为教师的音乐教学提供情感环境基础。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心理与音乐审美结合起来,营造一个音乐审美的环境。然而,在音乐上产生共鸣是很难得的,所以教师需要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与学生展开良好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学生处在音乐情境中的时间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播一些轻音乐或让学生观看音乐剧的视频,这样不但渲染了音乐氛围,还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情操。教师通过创设音乐情境来增加产生共鸣的次数,能够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唤起学生内在的审美意识。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小学生本来好奇心强,在没有更多的生活经验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依靠模仿来获得经验。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良性的音乐引导,带领学生用心体验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发现音乐之美,从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审美教育。

二、培养审美感知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通过人的审美感知,能迅速调节情感,引起共鸣。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才能提高审美感知力,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亲身实践,充分体验音乐的美感、情感和快感。选择那些具有优美旋律、富有明快节奏的音乐,让学生深感乐曲之美;选择形象鲜明的音乐去叩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情感得到满足;创设赏心悦目、轻松愉快的音乐学习环境与艺术氛围,使学生感到快乐。这样,让学生在听、唱、奏、律动等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审美情趣,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提高审美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提高鉴赏能力

席勒说过:“若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使他成为审美的人。”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一方面它很抽象,另一方面它却又能最深刻、最细腻、最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音乐作品,精心设计音乐教学和课内外活动,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以及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让学生体验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的目的,总之,逐步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好感、兴趣,从而净化学生心灵、培养高尚情操。

例如,欣赏《黄河大合唱》时,启发学生从那雄壮的旋律、有力的节奏中,从那铿锵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中联想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赴后继与敌人战斗到底的精神以及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及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四、增强审美表现

多姿多彩的音乐世界拥有大量引人入胜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比方说独唱、独奏、合唱、合奏等。不管是个人表现还是集体表现,都能够让学生对音乐美感的把握更加深刻,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在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进程中,假如可以把全部学生的力量整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能动性,将大大推动学生发现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有效提升学生整体的审美表现与创造能力。对此,音乐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融入合作学习方法,并为了满足学生的审美表现要求,而融入合作游戏活动,激励学生共同发展。例如,在学习四分、八分与十六分音符这样的知识点时,为了防止教师机械性讲解,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理解掌握效果,就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打节奏的游戏活动,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合作游戏的方式投入其中,顺利掌握比较抽象的音乐知识,并借助游戏竞赛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提升学生的审美表现水平。

五、获得审美体验

音乐教学应建立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音乐美靠表演发挥出来,在美妙的韵律中,学生或唱或舞,就能理解、感受到音乐的自然美。律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个性。音乐课上,我经常鼓励学生根据歌词大意设计动作,让学生边歌边舞,或一个人领唱,其他人伴舞。如在学唱《小雨沙沙沙》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动作表现雨点儿的飘落。有的学生用旋转的动作表现雨点儿的快速落下;有的学生用小碎步表示毛毛细雨缓缓落下;还有的学生做出了用手捧着雨水的动作。在音乐的律动、表演中,学生们投入情感,释放潜能,同时也享受到了音乐带来的美感、快感。

结语: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将审美教育渗透进小学音乐教学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小学音乐教师要克服困难,不断进行总结和创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实践获得更多、更好的将审美教育渗透进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方法,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思想道德。

参考文献

[1]秦艺源.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价值意蕴探微[J].艺术评鉴,2021(17):3.

[2]陈学梅.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思考[J].启迪与智慧,20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