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便携式通话的安全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2
/ 2

一种具备便携式通话的安全带

李章勇,司成志,惠世贤

文山供电局 文山 663000

摘要:针对高空作业人员在高空作业时由于作业环境限制,不方便携带通讯设备,高处作业人员互相之间及高处作业人员与地面监护人员之间不能及时沟通这一现象,通过对作业人员行为的分析,从理论上解释了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指出了高空作业相互沟通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具有便携式通话功能的安全带改进措施,以消除工作人员在高空作业时沟通交流不方便的问题。

关键词:高空作业;安全带;语音通话

引言

按照风险控制理论,对于高空作业人员来说,安全带是最低层次的风险控制措施之一,目前所使用的全身式安全带存在围杆带和后备保护绳,从而使工作人员在高空作业过程中以及高空作业换位时都可以得到有效保护,降低了高空作业时的安全风险。但由于工作需要,作业人员与作业人员之间以及作业人员与地面监护人之间需要进行沟通交流,传统的方式是使用对讲机,需要作业人员随身携带,存在高空坠物的风险,并且在高空作业过程中,不方便操作和使用,致使高空作业时沟通效率不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 高空作业的特点

1.1沟通交流不方便

对于工序较多,施工内容复杂的项目,一般需要多人之间相互配合协同完成工作。高空作业时由于作业环境限制,不方便携带通讯设备,并且一般常用的对讲通讯设备,高空操作不方便,且存在高空坠物的风险,这就使作业人员与作业人员之间以及作业人员与地面监护人之间不能进行高效、方便的沟通。

1.2 施工难度相对较大

高空作业的作业位置的转换相对频繁、交叉作业也相对较多,在垂直作业的空间上极有可能会存在多种工作同时展开的状况,工作的空间相对较为狭窄。施工者在展开高空作业的过程中,会受到工作面积的约束,行走、转身相对较为困难,与此同时,由于髙空作业的危险源点相对较多,施工者在进行高空作业的过程中应当时时保持警惕的状态,进而对危险源进行较好的规避,相较于地面作业而言,高空作业的难度更大。

1.3 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高空作业是造成死亡事故与严重伤害的重要原因。在进行高空作业的过程当中,物体或者人所拥有的能量相对较大,该些能量一旦被释放,便会产生物体打击或者高处坠落的安全事故,通常会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现象,致死率极高。而只有在展开高空作业的过程当中高处坠落事故才会发生,除了高处坠落事故之外,在高空作业当中,还非常容易发生物体打击、坍塌等的安全事故。

2 高空作业人员风险分析

2.1作业人员因素

在高空作业过程中,人员因素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该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部分作业人员缺少安全意识,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工作,而是根据自身的经验随意施工,甚至部分高空作业人员会攀爬防护栏杆,存在作业风险。其次,部分工作人员身体状况较差,高空作业时精神较为紧张,容易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而地面监督人员无法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存在作业风险,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最后,在进行电力系统高空作业时,部分施工内容较为复杂,对作业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较高,需要多人之间相互配合协同完成工作,而部分作业人员由于环境和通讯设备的限制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不仅会增加高空作业的风险,还存在坠落、触电等危险事故发生。

2.2 设备因素

由于高空作业存在较大难度,因此作业人员需要利用多种设备辅助工作,虽然这些设备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当设备出现问题时,也会造成安全事故。例如工作人员在高空作业时需要经常使用绝缘斗臂车,当该设备的绝缘性能出现问题时,会造成严重的坠落事故。此外,工作人员在施工时需要穿戴防护设备,部分电力部门为了控制成本购买价格较低的设备,此类设备的质量较差,无法保护高空作业人员。

3 高空作业人员风险防护措施

3.1 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部分电力部门不重视高空坠落风险的防控工作,没有对工作人员及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导致安全事故频发,为了解决该问题,电力部门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工作。首先,电力部门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部分工作人员生活压力较大,为了避免失去工作,会向电力部门隐瞒自身的患病情况,当患有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进行高空作业时,容易出现坠落事故。因此电力部门需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检,深入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并且在每次高空作业之前,电力部门需要查看员工的工作状态。部分工作人员缺少安全意识,会在饮酒、熬夜后进行施工,此时他们的工作状态较差,导致施工过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其次,电力部门需要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部分电力部门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会在较为恶劣的天气进行高空作业,此种施工过程存在较多危险因素,因此电力部门需要严格把控作业时间,避免在恶劣天气施工。最后,电力部门需要重点监督准备工作。在进行高空作业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核对设备及线路,确保一切正常后才可以进行施工。而部分工作人员为了缩短施工时间,而不进行准备工作,当线路或设备出现问题时,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电力部门需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准备工作按照规定开展,能够提高风险防控的质量。

3.2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部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并未严格按照施工准则开展工作,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坠落事故,因此电力部门需要采取措施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首先,电力部门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深入了解具体施工要求及防护措施,还需要让他们了解佩戴安全用具的重要性。电力部门可以利用实际案例进行培训,真实的事件能够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当培训完成后,电力部门需要进行考核,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其次,电力部门可以在施工处张贴标语,时刻向工作人员灌输安全理念。

3.3 完善安全设施

施工环境及设备会对施工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完善安全设施能够有效避免高空坠落事故发生。首先,电力部门需要加强高坠装置的管理。在施工之前需要严格审核图纸,确保施工方案符合高空作业的需求。在施工过程中电力部门需要重点监管无障碍通道的质量,确保该装置能够有效保护工作人员。

3.4 重视设备管理

工作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需要使用多种设备,设备的情况会对施工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电力部门需要重视设备管理,能够有效提升风险防控工作的有效性。电力部门需要重视安全带的管理,工作人员高空作业时需要频繁使用该设备,它可以有效的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但是安全带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升级改造空间,例如:在安全带上加装便携式通话设备,当地面人员和作业人员之间需要进行沟通交流时,不需要携带对讲机和进行手动操作,可以直接通过语音命令进行唤醒操作,即可实现双向通话,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高空作业风险。

结束语

全身式安全带加装便携式通话设备后,高空作业人员在作业时无需携带通讯设备即可完成与作业人员或监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当需要进行对话时,作业人员无所手动操作,可以通过语音命令代替手动操作来唤醒设备,设备唤醒后即可进行双向通话。一种具备便携式通话的安全带对现场作业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改善,对工作中的沟通方式进行了优化,使高处作业的沟通更高效、更方便、更安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风险,确保了人员安全,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宝玉. 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2]王宏宇.浅谈电网高空作业安全防护管理研究.2020.

[3]张靖, 张宇. 高空作业坠落防护安全系带分类与选型指导探究[J]. 建筑安全, 2022(00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