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领域中的设计总包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2
/ 2

浅析建筑领域中的设计总包管理

陈语嫣

深圳市同济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在我国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工作的影响下,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此同时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的模式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以往的设计管控模式逐渐地转变为设计总包管控模式。在很多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之中,设计工作一般都是需要由多家设计机构参与完成的,设计的成本以及实践工作的周期往往都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就会导致设计结果的不同,设计质量无法加以保障,对于上述问题要想加以彻底地解决,那么还需要将集合特征的设计总包管控模式加以运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总包;应对策略

0 引言

工程建筑设计总包其实质就是指由某个设计单位总承包负责并且组织其他分包设计单位进行协作来完成对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的责任制形式,其与工程单位之间所签署的是工程设计总包合同,并且承担着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职责。设计总包在保证工程设计效果和设计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以往设计管理工作相对比来说,其具有十分突出的优越性,是城市建设设计管理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1 设计总包工作模式

1.1设计总包管理

管理核心:全过程管理、一体化设计,精细化设计。

管理内容主要有:人、事、时间。其中人对应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事对应设计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时间对应进度管理,以上贯穿项目全周期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具体可以详见下图:

在很多复杂公共建筑项目之中,业主为了对设计结果的整体效果加以保障,确保为后续各项施工工作的实施给予辅助,一般在工程开始施工的时候,业主会寻找一家设计单位或者是多家设计机构进行合作,来实施项目设计工作,将双方签署的设计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落实[1]。设计总包单位的实践工作主要涉及下面几个方面:建筑施工图设计工作。组织分包完成各项专业设计工作。编制完善的项目设计方案。对于各个专业之间的工作进行良好的调节。针对设计中所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加以判断。

1.2 设计总包与传统设计对比

以往设计模式都是业主针对管控计划、施工图纸、重点分支项目实施设计,并且是以时间线为基础,往往所采用的都是单线的方式,设计流程较为复杂。由于所有的设计单位所面对的都是业主,所以业主设计部门还需要对各个参与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良好的协调,这样就对业主的设计部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保证满足实践工作的需要。其次,对于各个岗位都需要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实践工作[2]。设计总包管控模式一般都是以施工图设计单位当作设计总包管理单位的核心和领头单位,采用设计集合的方式来实施打包管控。所以,在设计工作之中,建筑方案设计工作的实施可以结合内装、夜景照明等情况来组织实施开展工作,为建筑方案设计工作的实施给予辅助。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工作的时候,还需要将专项深化设计理念加以良好的运用,促进施工图设计工作得以有序高效地开展,特别是对现有建筑施工图设计中所牵涉到的建筑、结构以及设备机电专业存在密切关联的专业来说,还需要加以重点关注,对于设计工作的效果加以根本保障,尽可能地避免发生专业交叉的情况来对促进设计质量的提升。就业主方面来看,其只需要对设计总包单位、分包单位进行良好的协调,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切实的缩减人力成本。

1.3设计专项

设计专项按照全专业和精细化可以拆分为如下:

设计专业全景如下图:

2 设计总包模式的应对策略

2.1 计划进度

需策划好总包设计工作进度计划表(一级计划、二级计划、三级计划)。

重点如下:总进度表的编制说明。目标:完成合理项目总进度计划表。

任务分解原则:考虑到设计总包项目参与方较多,属于大型项目的整体进度计划。整体项目工作任务分解采用4~5级分解结构:

项目级,以项目生命周期为视角对项目的各主要阶段工作进行分解

成果级,对各阶段主要任务里程碑进行分解。

阶段成果级,对项目各参与方的阶段性任务及成果进行分解。

项目团队级,对项目团队的阶段性任务及成果进行分解。

具体到工作包,对每个参与的人员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分解,每个具体工作任务时长不超过1周。按照项目进度分为三个部分,包括方案深化阶段,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

如果设计总包项目需要全专业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设计图,那么在进行工作计划制定的时候还需要将各个专业融入进来,在制定全景方案的时候务必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总设计效率和各个专业各个时期的设计效率存在密切的关联。只有了解所有专业各个阶段的设计时间之后,就可以对总设计周期加以计算。结合不同的项目的类型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最终的实际工作时间往往都是不一样的。设计项目所采用的施工图设计周期最长的,一般都是建筑施工图,之后将建筑施工图设计单位和分包设计单位的实践工作时间进行整合,这样就可以得到全景计划的总设计周期[3]。诸如: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时间大概为八十天,合作施工时间大约为二十天,那么整个工程设计周期就是一百天。随后结合各个专业的提资的情况来制定完善的提资方案。在一个完整的建筑设计工程中各个专业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并且也牵涉到一定的配合,所以还需要设计总包负责人对于各项工作的实施情况加以全面地了解。

各阶段的设计周期主要如下:

2.2 分包管理

管理流程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前期准备:整理相关单位的资质和业绩,确定拟定分包单位,组织考察和考核面谈,提交服务建议书和报价。

任务书及合同:整理分包设计任务书和合同,明确设计任务、设计周期、费用及支付比例,责任和义务,明确提交成果。

施工图:中期汇报成果,最终成果:a.纸质版和电子版b.实体封样,电子封样清单。

施工配合:对于一般性修改、调整、配合工作在1天内提交解决方案,派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作为驻工地代表。

工程竣工:工程交付使用后,项目负责人组织工程回访活动,听取使用单位对设计的意见,便于持续改进。

2.3 质量管理

设计质量对项目各项实践工作的实施往往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并且也与工程成本密切相关,所以务必要积极地落实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管理工作在工程总包方案中属于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主要措施可以在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如下:

管理措施:编制合理的进度计划表,建立高效联动的沟通机制,科学的分包管理流程。

技术措施:统一设计标准,走出提高设计质量、提升协作效率的第一步。规范作业流程,改进设计作业过程,提升设计效率。改进协作模式,通过BIM模型检查和各专业合图,减少错、漏、碰、缺,提升设计质量。项目全程监控,实时把握在建项目的生产情况,减少项目风险。在品质的目标下做好限额设计,加强设计变更管理,总体费用可控制,并细化各类费用,不遗漏,不重复。

具体方式:明确限额指标,设计-成本联动建筑方案优化、各专项多方案比选、内部和外部评审、精细化设计、BIM管控、变更管理

设计总包单位担负着以往业主所承担的设计管控职责,从原有的设计管理转变为全过程、全专业、全链条的动态管控方式,落实好各专项设计及分包管理,建立起方案思维、服务思维 、全局思维 、共赢思维,这样才可以对设计总包工作的效果加以保障,并且将总模式在工程建筑设计中所具有实践作用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杨云龙.浅析建筑设计总承包项目的管理模式[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24):62-63.

[2]袁俊敏.工程建筑设计总包管理方式及利弊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5):8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