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2
/ 2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研究

方品兴

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 广西南宁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民人均收入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做好乡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合理利用乡村土地资源和土地空间,能全面提高乡村发展质量。建设乡村“青山绿水”的同时,快速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经过程,也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分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具体思路策略,希望以此全面提升现代城市规划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的发展面临更多挑战,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编制村庄规划,进行村镇建设,对落实国土空间“一张图”、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结合现状问题,梳理清楚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解决城市规划现存问题等。总体而言,从现代城市规划工作质量成果提升角度考虑,本文围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进行分析探讨的价值意义显著。

1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

1.1村庄规划制度规范滞后,理论认识不足

近年来,国家从战略层面对村庄规划的发展进行了政策引导与推动,从新农村建设到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也凸显出乡村正从单一的农副产品提供者角色向多元化价值体现的转变,显现了村庄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独特价值。 但作为城乡规划领域的指导性文件,《城乡规划法》中仅对规划的法律地位、体系及程序等内容进行了明确,缺少对规划具体内容的规范化,加上实践中相关规划技术标准的出台往往与规划编制时间不符,造成了多数村庄规划内容不一、类型多样的现象。 制度规范的滞后也对规划从业人员带来影响,多数规划编制者对村庄规划的理论认识依然不足,在村庄规划实践中往往对城镇规划的内容生搬硬套,脱离了乡村实际,更没有做到基于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特色的因地制宜。

1.2公众规划意识淡薄,规划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村庄规划面对的是广大农村地区,其中涉及到大面积的农用地整理、居民点拆旧搬迁等工作,与广大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大部分村民对规划缺乏了解,意识淡薄,导致村庄规划的公众参与度偏低。 近年来,虽然村庄规划逐渐成为行业热点,但工作者多是由城镇规划人员组成,在村庄规划上技术水平仍然不成熟,在编制中往往将城镇规划的编制方法生搬硬套,导致现状调查未摸清、图件绘制不精细、规划目标脱离实际。部分乡镇土地管理分管领导更换频繁,加之缺乏专职村镇规划管理人员,致使规划工作难以推进。

2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2.1“产业+生态+旅游”带动模式

靠近城市的乡村大力发展经济,对乡村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发挥“产业+生态+旅游”综合带动功能,依托优势资源,打造赋有乡村特色的产业,在提高农民实际收入、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乡村当地的特色资源进行发展定位,打造一条富含地方特色的旅游线路,让更多村民参与其中,全面提升农民收入。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生态系统,发展工业生产,建立“产业+生态+旅游”模式,促进乡村全方面发展,以达到农户收入持续增加、带动本地企业盈利的目的,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2 文化传承带动模式

这种模式建立在不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需要全方位挖掘乡村特色文化,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文化价值,打造特色乡村文化“金色招牌”,为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融合发展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在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时,要围绕游客感受,从以前单纯的“观光游览”逐渐过渡到“传统文化[6]的体验”,给游客带来更高层次的文化内涵 。在保持原有乡村特色风景和文化古迹的基础上,完善乡村现代化设施设备,给游客一种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体验,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如3D、4D技术等),结合乡村特色的民风民俗,给游客身临其境的别样感觉。另外,当地政府要大力支持乡村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宣传,积极带动工业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村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打造全新的农村。

2.3突出村庄规划特色,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规划设计应充分结合村庄实际,体现当地人文特色,深挖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尤其对历史建筑、历史文物古迹应加强重点保护,结合空间布局调整,提升村庄历史文化内涵。重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道亮化、庭院美化工作,进行“厕所革命”,改造雨污合流管网,对垃圾回收及污水处理场所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升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2.4构建完善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

在5G时代,大力发展5G信息化产业是乡村振兴必经之路。通过5G建设,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转型,建立以科技为核心的农业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管控的长效机制。在农业生产方面,可通过生物科技研究出符合当地的种子和科学种植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充分发挥网络大数据的作用,为乡村产业链提供基本的风险保障,让农民在规避风险的情况下,全身心投入农业建设中,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2.5注重生态修复规划

在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实践阶段,相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当下不同地区生态环境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生态环境修复处理方式。同时,基于对生态环境修复规划的深入思考,政府应当给予生态环境协调与改善部门工作过程中一系列必要支持,在此过程中,国土空间规划部门首先应当做到严格参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文件,充分考量国土空间开发的适宜性以及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开展规划工作。对规划中的各类生态要素加以保护与修复,如农业生产类、生态环境类等,并加强修复工作计划落实的跟踪,一并加强精细化工作理念的渗透,确保生态修复效果更加显著,最终通过科学化、专业化的支持使生态空间协调目标得以实现。

结束语

国土空间规划为乡村繁荣发展、科学合理规划提供空间选择,全面繁荣发展的城乡空间资源必须以国土空间为载体,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居民点布局空间结构、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以乡村区域振兴的内涵发展诉求进行乡村新基建建设。在实现生态环境用途有效管制基础上,秉持分类、分级、分层管制的思维对土地空间规划范畴下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定针对性原则、规则与策略,方可基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实现自然环境良好保护,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杨静怡,高伟洁.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乡村民宿发展模式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21):95-96+109.

[2]王国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山西农经,2021(16):90-91.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1.16.042.

[3]孙行.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产业发展模式探索[J].中国商论,2021(13):177-179.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21.13.177.

[4]常鹏君.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研究[J].冶金管理,2021(11):167-168.

[5]余婧.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优化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DOI:10.27660/d.cnki.gzczu.2021.00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