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实验室安全检查 提高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28
/ 2

强化实验室安全检查 提高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水平

张亮

武汉大学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

摘要:在高校的管理过程中有效做好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和安全管理,这是关键所在,也是根本要求。要想确保实验室的根本价值得到充分体现,需要在实验室的安全建设方面切实强化,建立健全更系统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和运行机制,从而使实验室安全工作体现应有效能,这样才能为高效良性发展提供必要支撑。基于此,本文有针对性分析强化实验室安全检查、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水平的实施策略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安全建设;实施策略

引言

在高校实验室的具体运行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风险事件或者安全隐患,因此要高度关注实验室安全检查等操作,从根本上防控各类风险事件或者安全事故,使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得到质的提升,进而促进实验室本身可以实现安全高效运行,为师生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具体来说,强化实验室安全检查、提升实验水平的实施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更系统完善的安全检查制度

要想确保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使安全管理水准得到切实提升,在安全检查制度方面要有效制定,并且确保其相关内容符合高校具体运行情况。在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工作推进过程中,需要注重做好全面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把握实验室的风险因素或者安全隐患,以实际的调研分析结果为切入点,制定更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使相关内容符合实际情况,进而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和规范。

除此之外,也要在制度的动态调整方面进行切实强化,要结合实验室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各类因素进行实验室的安全分级,有相对应的分级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结合不同等级而匹配相对应的操作规范和运行体系。针对每一级别的实验室都要匹配相对应的关联性特殊操作要领,进而确保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通过制度的指引使各项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从而保障实验室的安全。

2充分明确安全检查标准,实现精细化安全管理

在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和安全管理工作中,要想体现出应有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在安全检查标准方面要切实明确,并且在实践过程中有效执行,在各项检查的过程中,要从根本上提升检查质量检查效率,要制定更切实可行的安全检查标准,并且在各类指标参数方面要充分明确。要着重做好动态调整和有效优化,进而确保各项检查标准具备应有的精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要有效利用现有的检查机制和操作模式,确保检查标准有记录,有据可查,有物化表象,有载体可循,进而确保各项标准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科学可行的推进,从而有效落实相关指标。

同时,在安全检查和安全管理操作过程中,也要有效明确相对应的示范范例,在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的推进过程中,要充分做好化学药品的存储和火源化学药剂的控制,在各类废弃物和紧急设备的检测标准和检查机制方面也要有效优化,在实验室的设计和标签标志匹配方面要符合既定的标准,对于化学试剂或者挥发气体都要进行相对应的通风控制,针对每一项说明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量化。

在对其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相对应的判断标准来有序操作,同时对于酸和易燃物等相关物品也要进行有效控制,符合安全检查标准和管理指标,这样才能体现应有的安全检查和管理效果。

3在检查形式和作用方面要有效优化和强化

   针对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而言,需要在常规自检。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面进行有效推动,同时在专项检查方面要切实开展,进而在多种检查形式的同步推进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现出应有的安全检查的作用和效能。在常规检查过程中,要确保实验员每天坚持进行实验室的安全自检,要结合安全检查的具体内容和相关条款,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或者安全隐患进行有效记录和充分分析,对于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或者安全隐患要向上一级进行汇报,并且把相对应的整改情况进行有效记录,把各类问题和安全隐患得到切实汇报和及时消除。

在定期检查方面要匹配相对应的定期例行检查机制,在实验室安全专家和实验室主任的监督管理过程中,要指导学院强化实验室安全建设,督促学院积极开展实验室安全自查和排查,针对实验室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因素和安全隐患都要进行定期检查和有效控制,进而在全方位、全员化的检查过程中,使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力度和管理成效得到显著强化。

在不定期抽查方面要有效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在组织过程中要着重针对危险级别比较高的实验室进行不定期抽查,对于各类风险事件或者安全隐患都要进行有效管控。在对其进行投诉、举报方面要体现应有的不定期抽查效果,在灵活性,可行性,时效性方面体现出根本性的抽查价值。需要关注的是,在专项检查方面要切实强化专项检查,对于特种设备进行相对应的使用和年检,对于压力容器,气瓶等等都要进行相对应的专项管控,在针对化学废弃物进行收集和处理的过程中,要进行突击检查,做好剧毒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防控。

在专项检查过程中要体现出针对性和精准性,要充分匹配相对应的环保工作和技术监督在公安局等社会职能部门的融合方面要有效加强,以此体现出检查的权威性和针对性。同时也确保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工作可以体现出专业性、权威性的特点,在专项检查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安全分级,进而匹配相对应的检查标准和检查技术。同时对于低度危险实验室可以进行免检,通过常规自查,针对其他实验室都要进行相对应的定期检查,对于高危实验室来说,要做好专项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以常规自查和定期检查为基础,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从而从根本上体现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

4确保实验室安全检查人员得到有效选择和培训

在实验室安全检查过程中,要想体现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效果,在检查人员的选定方面要切实优化,确保检查人员具备应有的岗位胜任能力和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具备应有的操作经验,对于基础知识可以更充分的掌握,把握实验室的基本运用规律和安全生产方针,在专业技术业务素养等方面都要有效增强。

同时对于电气,机械,起重,职业危害评价等等都要高度关注,并且具备专门知识。要针对实验室安全检查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要确保其更充分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对于实验室的各项风险因素或者安全隐患,都可以有效掌握,在安全检查和安全管理过程中可以充分胜任岗位职责,同时也要严格做好考核,确保相关人员的管理经验,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具备应有的职业素养,在管理制度落实化学药品检查等方面都可以体现出应有的职责履行效果,这样才能更充分体现出应有的人才保障作用。

除此之外,也要在校外聘请专家在实验室安全检查方面进行有效融入,相关环保部门,技术监督局,消防大队或者其他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也可以有效融入其中,形成协同作业效能,进而为实验室安全检查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5结束语

从上文的探究中可以切实看出,在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过程中,要想使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切实提升,在具体操作环节需要从多个方面协同推进。要建立健全更系统完善的安全检查制度和运行机制,在检查标准优化和常规自查,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以及专项检查方面都要有效加强,同时匹配高质量的检查人员,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使实验室安全检查体现应有效能。

参考文献:

[1] .刘浴辉,向东陈少才.从牛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看可操作性的重要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8):181-185.

[2]丹尼尔. D.沃奇[美]著.研究实验室建筑[M].徐雄,冯铁宏.祝东海,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168.

[3]叶秉良,汪进前,李五一, 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8) :419-422.

[4]赵楠. 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J].现代农业科技,2019(24) :34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