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层次分析法构建手术室管理评价体系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以层次分析法构建手术室管理评价体系的探索

王章玲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第一人民医院    641000

内容摘要:以层次分析法来构建手术室管理评价体系,直接影响到手术室的整体工作效率以及医院的综合实力。本文正是从层次分析法的涵义与特征出发,探究该方法与手术室管理之间的作用,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管理工作方法,实践证明定期应用该评价体系评价手术室管理质量,能及时发现手术室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并执行相关的改进策略,实现了手术室管理质量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手术室  管理  评价体系  构建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肩负着患者抢救与治疗的重要工作。在社会需求不断增多手术室工作压力增大的趋势下,如何有效地提升手术室管理效果,是关系到医院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借鉴了系统分析与决策领域的层次分析法,用逐层分析的方式来探究不同管理手段在手术室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实践,将评价体系建立在工作的合理优化层面之上,以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手术室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层次分析法的涵义与特征

层次分析法最早由美国运筹学家T.I.Saaty提出,意在以系统的分析与决策来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该方法最早在美国国防部的课题“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中予以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层次分析法在管理中的实践是将决策的过程分为目标层、准则层与方案层三个层面,由目标层确定管理的方向,然后结合管理领域中的准则来设计出具体的管理方案,把管理中呈现出的复杂问题进行了外在与内在因素的全方位分析,避免管理者以主观因素的错误判断影响管理的效果。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有目标有实践参照的递阶层结构,把管理层难以量化的定性判断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实施方案,管理者通过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管理决策,极大地提高了决策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层次分析法的本质虽为一种思维方式,但是它逐级递阶的层次结构包含了思维分解—判断—综合的决策全过程,克服了管理者出现主观判断失误的管理缺陷。层次分析法在手术室管理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中的应用,就是研究医院相关政策与工作管理内容的最好实践。以层次分析法对手术室各项管理指标按主次支配关系分组,形成有条理的递阶层次结构,分析每一层面中会产生重要影响的管理因素,再通过各种现实情况的结合来解决每一层面的权重问题,形成一个有序的管理策略构建。

2 层次分析法在手术室管理量化考核中的运用

2.1质量管理方面

手术室管理部门的工作性质主要是对医护人员和管理团队进行工作上的对接,同时承载着医院发展的重要任务。近些年来,随着手术室管理人员职业化、专业化,以及培养选拔力度的不断增强,手术室管理人员整体的素质以及专业技能有了一个很大程度的提升。作为医院发展动力的支撑,爱岗敬业,建设综合激励模式是当下提升医护人员心理满意度的重要路径。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公正的奖惩制度,为医院创建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结合时代变化以及社会变化,形成具有变化性的综合激励工作模式,将每位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性质划分,制定合适的评价标准开展职业技能比拼,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效果予以认定。以整合手术室资源与优化管理为首要前提,结合手术室特点在质量管理方面采取阶梯式管理的架构,以垂直管理优化手术室管理岗的职能,实现一岗多责的效率提升。当然手术室需要根据实际来设定专业化的技能培训活动,重点培养核心能力不足的医护人员。构建出合理的奖惩机制以及能力评定机制。再根据评定结果调整医护人医护人员作的方向以及工作重点,总结医护人员对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评定医护人员的工作效果。具体而言,奖励机制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动力以及工作质量。在完善手术室医护人员奖惩机制时,以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与财政为基础,制定一个持续性的奖励机制。所以在完善手术室医护人员奖惩机制时,设定一个定量考评方法,制定针对医护人员的能力评分标准,细化评价内容,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评定。医院指派几名管理人员作为医护人医护人员作评定小组,制定小组成员相互间的制约机制,保证激励制度的顺利进行,有效地将奖励小组以及制定的激励机制落实到纸质的文件上,调用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推进该种机制的运行。除此之外,手术室还应建立一个激励机制保障体系,以医护人员队伍建设现状为基础,综合各位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职务变化以及职称评定结果,形成一个系统化奖励流程。根据评定结果选择出最佳的医护人员作为工作领头人,制定选拔、任用、培养以及管理流程,立足于实际加大对医护人医护人员作中的支持力度、为评定出的工作领头人创造深造机会,设立专项基金,帮助医护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除了奖励机制外,手术室还应建立一定的惩罚规则,对于在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方面表现欠佳的医护人员予以一定的惩处。结合手术室管理部门给出的评定结果,确定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面临重大困境或是复杂问题时,能否保持头脑清醒。医护人员应服从手术室在工作制定上的约束,严格执行工作准则。手术室管理部门则应高度重视医护人员心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真正从医护人员的角度出发为其谋求实在利益。

2.2医护人员培训方面

医护人员培训机制的创新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对医护人员培训制度的合理调配方面,医院对医护人员的发展式培训会极大地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了达到让手术室各岗位医护人员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培训机制的创新重点要形成因人而异的差异化管理方式,如对于薪酬较低且工作辛苦的一线护理人员,要从职业需求出发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在职培训深造,提高业务水平,从而直接影响薪酬的调整与工作满意度的提升。尤其是对于一线护理人员当中有职业抱负的人要给予更多适合其职业发展的培训规划,从自我职业生涯需求的满足当中建立起对手术室工作的认同感。为了达到医护人员对职业发展的要求,改变以往只针对岗位技能的短期培训,而是从医护人员长远发展方向出发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在这样的短期培训与长远规划培训结合之下,既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全面素养,又能为医院提供综合性全面人才。当医护人员因为自身技能的提高而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一分子,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对医院的满意度。而对于医院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可以针对具体需要定制适应性灵活性兼具的技能或管理培训。这样一个覆盖全员且个性化的培训机制,可以满足手术室各岗位层次的医护人员能力提高要求,全方位增进对医院的归属感与满意度。

2.3 评价指标方面

构建阶梯型评价指标,实现关于手术室管理工作的量化考核,可以先明确手术室发展的远景目标,建立一个全体医护人员一致认同的评价愿景,将手术室的工作目标转化成一个相互联系的考核指标,使医护人员与手术室之间的目标始终保持一致。当然手术室工作的评价指标相对较为复杂,为了确保该评价体系的全面、科学与可行,手术室工作量化考核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递阶层次结构,各层指标由综合到具体,会使得手术室管理工作的评价更为具体,更好进行评价的实际操作,展示出层次分析法的科学逻辑性。

小结:

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手术室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手术室的管理水平。 经过实践,有效地提升了环境、药品、仪器、工作质量等各项管理的整体效果,证实了该方法在手术室管理中有着科学的评价体系构建效果。

参考文献:

[1]衰声莉,马士华.医护人员心理满意度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3).

[2]李建林,卢明,黄靖.构建现代化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9(3).

[3]王震坤,彭芳,涂顺桂,等.基于Donabedian模型的综合医院门诊部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医院,2019(2).

[4]贾同英,袁蕙芸.多院区医院管理难点与对策探析[J].中国医院,2018(4).

作者简介:

王章玲(1989—),女,汉族,四川内江,本科学历,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