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六步教学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用“六步教学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胡忠林,陈显勇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民族中学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数学教学要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伴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设计与优化需要高度重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根据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特点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创新性地推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取得更好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此外,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课堂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围绕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性,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对此,本文基于六步教学法的诠释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指出了高中物理课堂六步教学法的应用对策,旨在更有效地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六步教学;课堂教学;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一、背景

新课改大背景下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学生的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紧凑的教学管理,越发精细的时间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教师迫于教学压力,依然采用“填鸭式”教学,出现学生未预习教师就考试上课,学省在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对知识生成的过程缺乏体验,没有深入的去思考,只靠机械记忆和盲目刷题来掌握知识,是一种浅表性的学习。这无疑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学习效率低下,是做出变革到时候了。

二、“六步教学法”诠释

“六步教学法”是课堂教学步骤、流程,是教学方式、方法,即: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精讲点拨、训练反馈、反思提升。

主要体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让学生深度学习、深入思考,从而获得高阶思维认知能力。

“六步教学法”课型模式——探究课型。分为展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展示点评——质疑点拨——当堂训练检测——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八个教学环节。

实现方式——六人制小组合作学习

三、“六步教学法”教学效果

做到学习目标任务化,课堂教学的各环节紧扣学习目标设计任务,把达成目标转化成任务完成;任务情景化,把任务转化为具体情景活动;任务问题化,强调以问题驱动思考,在情景中解决问题;任务活动化,强调学生的实践、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紧扣高考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掌握必备知识、具备关键能力、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生主动发展,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四、六步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一)自主预习

预习能够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本节课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预习填空、设置探究问题等不同种方式,让学生能够高效率的完成预习任务。与此同时,体现出导学案的导学作用。其中,导学案设计的填空以及探究问题,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

以《功》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设计如下的自主预习题目:

1.功:一个物体受到__的作用,如果在的__上发生一段__,这个力就对这个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___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___。

3.功的公式: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___,简称___,符号___。功是____(矢、标)量。

4.如果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是α,完成下边表格:

通过预习,完成上述题目。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提问等不同种方式,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

(二)合作探究

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必须要意识到高中物理教学并非每一节课都需要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可以将课程分为两种,一种是概念课,另一种是实验课。大多数实验课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而为了提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效率,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环节的合理分配,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万有引力”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观看万有引力的视频课件,然后围绕视频课件的内容展开小组讨论。如果在课堂上播放视频,将会占有课堂教学时间,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前播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还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

(三)展示点评

展示点评是学生在进行前端的学习之后,通过一定的形式向其他师生共同展示学习和研究的成果。此时,其他成员对该学生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与讨论。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课堂学习中,利用导学案的例题对自我学习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往往是以答题结果作为检验的标准。

以验证机械能守恒规律的实验教学为例:课堂上,教师可以先进行提问“机械守恒的条件是什么?大家是否可以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学生a:竖直上抛运动、平抛运动。

学生b:自由落体运动。

好的,那么请这两位同学上台进行推导,其他同学思考他们的推导过程是否正确,并给予及时的点评。

(四)精讲点拨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时间进行思考,同时,教师需要通过精讲点拨引领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其中,精讲指的是精炼的语言,提取出教材中的精华内容,凸出重难点。在进行讲解过程中,应该采取学生可以接受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和优化。

比如:下面有关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一定增大

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这道题目检验的是对加速度概念的表述和理解,通过精讲点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记忆物理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可以自主的进行精炼,当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的知识点,通过自己思维进行主动建构,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将会得到强化。

(五)训练反馈

学情分析的深层逻辑是教学活动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以学定教。对此,学情分析必须要贯穿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从训练反馈的角度来讲,教师要设计分层且个性化的高质量训练题,与此同时,训练反馈必须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核心素养形成,这要求教师能够高度重视学情分析,设计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反馈题目。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与不足,结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教师需要注重弹性化训练反馈作题目设计,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实现发展其智力的目标。

(六)反思提升

反思提升主要是知识反思、方法反思以及思想反思。知识反思是对当堂课的知识要点进行反思,方法反思主要包括做题方法的反思,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反思以及学习方法的反思,思想反思在物理中主要是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观念反思,包括物质观、运动与相互作用观以及能量观。反思与评价,是师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反思和总结。当学习者的依赖性非常强,那么其自身的独立意识将会非常弱。比如:部分学习者回到家以后,并不会检查自己的作业,也难以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整理。教师引导和鼓励学习者及时反思学习过程,能够让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得到强化。

比如:“同学们,今天我们着重学习了同步卫星的特点,那么我们在分析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的物体的v、w、a、T的关系时,应该从什么角度出发?学生总结:由于同步卫星和地球自转的周期一致的,因此,从v、w、a与T的关系便可以进行综合的比较。这种问答总结能够帮助同学们再次回忆本堂课的重点,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总结过程完全由教师主导。

参考文献

[1]郭观彬.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与优化研究——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透视与导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23):65.

[2]刘维邦.浅谈物理教学中“三段六步”课堂模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12):77.

[3]唐军.六步教学、分组学习与数学学科的有机融合——论创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J].才智,2014(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