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策略

张同英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滨海镇实验学校

摘要:“双减”政策是国家为减轻学生校内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提出的。它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努力减少机械性作业,杜绝单纯的重复性作业,通过降低作业量与作业时长,提高学生作业完成效率,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如何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达到“减量不减质”,甚至是“减量增效”的效果呢?这还需要教师在具体课程的开展中,逐渐摸索可行之道。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作业优化

1以双标为指导,进行精准作业设计

所谓“双标”,是指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前者从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内容与实施建议等方面对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进行了纲领性的规范,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和作业设计的重要指导文件;后者则针对教材设计了具体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以“双标”为指导,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精准设计。

1.1依据语文课标,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一定要尽量减少机械性、重复性作业,多布置一些实践性语文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即便是在布置一些考查基础知识的作业时,也要尽量创设灵活多样的情境,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2依据教学目标,准确设计高效作业

在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中,对每课的教学内容都设计了具体的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几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规范要求,这也就成为教师设计作业的重要依据。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从教材中精心选择作业内容,尽量避免超出教学目标的内容。作业中还要蕴含学习方法与技能的运用训练,注重人文因素对学生的熏陶与感染,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发展。

2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理念

2.1量少而精

“双减”政策的基本要求是减少作业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对作业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更加精炼的方式引导学生高效练习。同时,作业减量提质可以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时间发展兴趣爱好,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趣味性强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探索充满趣味性和未知的事物。所以,为了让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语文教师还需要在作业中融入趣味元素,包括有趣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也可以让学生基于实际情况进行自由发挥。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知欲,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3重视实践

语文学科是一门极具人文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小学语文教师设计作业时,需要立足于学科本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设计类型多样的实践作业,搭建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平台,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并在实践中积累和巩固理论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拓展作业功效的目的,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

3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具体策略

3.1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引导学生开展探究

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分层设计作业内容,以减轻学有不足学生的压力,帮助他们更加高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引导学有余力学生进行深入探索,完善其知识体系。例如,教师在讲完《腊八粥》一课后,可以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分设组词、填词、补充句子、句子转换以及句子陈述等不同难度的题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有选择性地完成作业。其中学有不足学生可以只做“必做题”,也可挑战自我选做能力范围内的选做题,学有余力学生则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完成大部分或全部作业。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夯实学生的基础,充分体现课后作业的价值,同时可以顺利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达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目的。

3.2合理设计线上作业,促使学生高效学习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融合。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线上作业,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转化为线上通关游戏,即提前拟定需要阅读、表达的任务,将其组合起来输入设定好的游戏程序中,同时根据难度设定各个关卡的分值,让学生在闯关的过程中再次内化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分数进一步了解学情。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为例,教师可以将生字“钝、鸽、毫、隧”和词语“迟钝、欣喜若狂、敏捷、繁衍、茹毛饮血、毋庸置疑、凌空翱翔”等放在分值较低的前几关,引导学生组词、造句,然后将句子鉴赏放至中间几关,最后几关可以让学生围绕“恐龙飞上蓝天”的过程展开探索,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基础,并体验到完成作业的乐趣和成就感。这种作业形式有助于实现“双减”的目标,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稳定提升。

3.3设计表演类作业,辅助学生灵活学习

在设计和布置小学语文作业时,教师可以结合作业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促使他们主动搜集信息、揣摩文本内涵,进而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讲完《藏戏》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由组队,然后要求各小组任选一段名家戏剧,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和排练。要想成功地完成这个作业,学生首先需要搜集与戏剧有关的各种资料,从中筛选出本组将要表演的曲目,然后准确把握所选戏剧的内容、历史背景以及剧中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外貌特征等,并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制作能体现人物身份的脸谱以及符合角色造型的装饰物,再利用课后时间跟随视频学习,揣摩唱腔和人物情感,同时,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合作排练,通过不断磨合提升表演效果。最后,教师可利用自习课让各小组展示作业,也可以让学生录制表演视频分享到班级群中,让其他小组成员、教师以及家长进行评价。此外,小组成员还可以在班级群里分享本组搜集到的与戏剧有关的各种资料。通过表演类作业的设置,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和动手创作能力,也达成了“双减”的目的。

3.4设计拓展类作业,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书本中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中能够传递的信息也是有限的。因此,仅靠课堂教学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拓展类作业来扩充学生的知识库,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教师在讲完《鲁滨孙漂流记(节选)》一文后,可以布置为期两周的拓展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与课文同名的绘本,了解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且在阅读的过程中绘制思维导图,以准确、完整地展示故事的要点。同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在书本上做批注、写读书笔记,将自己当下的感悟记录下来,最后在班级中和同学、老师分享。如此既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促使他们立足整部小说再次解读课文,对课文形成更加深刻且全面的理解,还可以使他们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进一步强化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4结语

“双减”政策的实施是素质教育理念得以有效落实的重要表现,也是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提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贯彻“双减”理念,挖掘知识要点,缩减作业数量,精心设计作业内容,提升其针对性和导向性。

参考文献

[1]赵杰.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分层作业优化与布置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2,(09):91-93.

[2]陈桦.“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34):21-24.

[3]殷秀建.“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J].家长,2022,(20):102-104.

[4]程根焰.“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与优化[J].教师博览,2022,(1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