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3

协调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

董青海

(珠海天泽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的展开需要多个单位、企业的共同参与,才能保证在各环节、技术流程中的规范、有序展开。而联系各企业、单位、部门进一步展开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有效沟通,从而科学协调施工过程的有序展开,便是协调管理工作的内容。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信息、管理、技术等内容的准确快速传达,有助于建筑施工的顺利展开,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各主体之间的摩擦和纠纷,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协调管理,加强和施工主体之间的联系和配合,从而确保建筑工程能够全面展开。

关键词:协调管理;建筑施工;施工管理;管理作用

建筑工程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参与的主体较多、管理范围较广,各流程环节中的信息连接不畅,对于建筑工程的有效展开具有直接的影响。而现代建筑工程环境较为复杂,传统的管理方式很容易导致建筑施工中的管理不到位,从而对施工的工期、质量等多方面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应在确保各主体之间信息通畅的同时,积极协调建筑施工的各项事务,从而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一、建筑施工中协调管理的工作内容

(一)与设计单位的协调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细节都需要图纸的设计内容匹配,这也是管理工作中的主要任务。一方面,建筑工程时间跨度较大,在此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较多,很容易引起设计图纸与现场施工不匹配的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图纸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研究,并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处理,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提升图纸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另一方面,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图纸变更情况并不少见,对于相关的不确定项也需要与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建立良好的联系,以避免图纸遗漏内容对工程带来的不良影响[1]

(二)与监理的协调

为了保证与监理单位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确保监理单位第三方独立性的同时,施工单位需要配合监理单位的要求展开施工工作。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协调管理人员需要与施工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调,并帮助监理单位展开现场监督工作。同时对监理单位提出的意见、问题进行积极的解答,并协调施工部门落实监理单位的整改意见,从而有效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并帮助监理单位做好工程的验收检验工作。

(三)与业主的协调

作为建筑的使用者,业主是保证建筑施工展开的重要基础。协调管理人员在坚持为业主服务的同时,还需要协调施工各方与业主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保护各方利益,实现项目建设利润的最大化[2]。同时,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的有效展开,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施工缺陷、项目更改等,需要及时与业主进行沟通汇报,并定期报告施工进度的展开情况,然后根据业主的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整。在与业主进行协调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配合工作,听取业主施工建议的同时,还需要与设计、施工人员探讨业主建议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良好的服务,提升业主对建筑施工的满意程度。

(四)与工程上下部门的协调

建筑施工的效率在于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情况。因此,要想确保建筑施工得以有序展开,需要明确上下级关系,并协调各部门之间能够展开充分的合作,以完成相应的项目。并针对施工的情况进行快速的信息沟通,从而提升资料整理、报告的效率。由于建筑施工中不同项目可能并行展开,必然出现上下部门之间的意见冲突,因此需要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情况,提升上下部门的配合效果,充分发挥协调管理的协调作用,制定符合施工现场的合作方案,确保施工进度的有效整改。

(五)与施工职能部门的协调

各职能部门负责的工作内容不同,其业务内容有较大的差距,加强施工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是协调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例如,财务管理部门制定的预算编制计划的落实过程中,需要仓储管理、项目经理、施工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才能确保预算编制的充分落实。同时,还需要确保物资采购、设备租赁等工作内容符合现场施工展开的实际需求,在提升施工效率、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提升成本控制的合理性与可靠性[3]

(六)与分包单位之间的协调

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量较大,且涉及的专业项目较多,为了确保各专业项目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会采用适当的分包来降低施工难度,并确保施工的专业性,提升施工质量。一方面在协调分包单位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察分包单位的资质,确定分包单位符合工程项目施工的资质要求;另一方面,在施工展开的过程中还需要协调分包单位的管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够按照原计划如期展开,并减少分包项目展开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七)与技术、施工之间的协调

不同的工种、不同的施工项目及施工技术具有较大的差别,在完成技术交底的情况下,协调管理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做好技术与施工之间的有效衔接,确保施工各个环节、各个部门能够按照相应的工艺流程要求展开,避免对工程项目带来的不良影响。例如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的混凝土配比、浇筑振捣等,提升技术与施工环节的紧密性,使工程施工得以有效展开,从而有效减少工程项目展开过程中的质量和返工问题。

二、建筑施工中协调管理的作用

(一)保证施工顺利展开

协调管理过程中的内容较为复杂、手段较多,但绝大多数管理内容需要协调各个部门、参与主体、岗位职能之间的有效衔接,从而确保参与工程的个人、单位、部门都能共同朝着提升工程质量、按期完成施工的方向进行发展。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各个参与主体对施工的要求和意见,疏通在交流协调过程中出现的症结,帮助相关部门、人员解决相应的症结,从而使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展开,按质按量的完成施工任务,提升施工质量并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有序展开。

(二)提升建筑工程利润空间

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建筑施工的展开变得更加成熟,可获利的范围进一步得到明确,也因此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协调管理不到位导致的建筑工程问题,例如项目变更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协调管理人员需要与业主、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项目的变更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在疏通各个环节的基础上,确保项目变更的内容能够在工程清单、验收清单上体现出来,从而避免工程验收后所出现的纠纷情况,确保建筑工程展开的利润空间[4]。而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协调管理工作可以确保成本预算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有效落实,在确保建筑工程按质按量完成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利润空间,从而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发展。

(三)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风险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方面的原因均可能造成一定的管理风险,对于工程的质量、效益、施工效率等多方面带来不良的影响。在协调管理的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与参与施工各个单位、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其充分发挥在工程项目中的主体性,使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按时按量的展开,并共同完成预计施工目标。在此过程中,协调管理工作内容涵盖的范围和内容较为广泛,不仅需要协调各参与主体的工作,同时还需要有效填补其中的管理死角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协调管理的力度,并降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风险,使施工过程能够按照预定计划顺利展开,避免对施工参与各方利益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协调管理的作用,确保工程得以安全有序的全面展开。

三、协调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展开策略

(一)建立明确的施工管理规章制度

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可以帮助协调管理工作更有效的展开,一方面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符合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有理有据的管理条例,帮助协调管理工作能够按照相应的规则、规范,引导各施工参与主体展开有效的协作施工;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奖惩制度、责任体系,确保建筑工程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追责,并提供良好的奖惩机制来确保各参与主体的施工协作积极性,为协调管理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协调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的工作

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分包单位的管理工作往往是协调管理过程中的难点,因此在分包单位制定施工计划的过程中,协调管理工作人员必须与分包单位、总承包单位建立良好的联系,确定分包合同中对分包项目的具体要求,并采取协调管理的模式促使分包单位能够按照合同中的规定有序展开建筑施工作业,并确保双方之间的配合关系[5]。同时分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需要及时与总承包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使分包项目能够从规划、材料、施工、工艺等环节的管理过程中有效履行分包单位的义务,并保障分包单位的利益,提升建筑施工的总体效益,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进度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提升协调管理的服务性

协调管理需要始终与建筑施工的参与各方建立良好的联系。在此过程中需要提升协调管理的服务性,结合协调管理工作中的特点,向参与各方提供精准的信息、数据服务,在提升协调管理基础性、科学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协调管理的服务作用,确保信息传达的及时精准。并协调参与各方能够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合理展开作业,从而避免工作混乱的形象。同时在现场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协调管理的持续性与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专业的协调管理队伍,协调管理的服务效果,从而达到良好的协调管理作用,为建筑工程的有效展开提供可靠的基础[6]

(四)加强施工参与主体的协调性

不同的建筑施工,其施工特点有较大的差别,为了提升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协调性,在协调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以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为主要的管理目标。综合考虑到建筑施工方案的设计、工期的计算、材料设备/资金的准备、预算编制方案的制定等工作内容,确保各参与主体之间保持良好的协同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从而进一步完善施工项目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内容,提升施工项目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7]。在此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不同的管理内容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在与业主进行协调、反馈的情况下,需要充分保障施工信息的精准、真实,发挥服务作用。在与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确保各项施工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展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是一个由多部门、多参与主体参加的工程项目。在此过程中,需要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协调展开,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符合预先计划的内容。因此,需要充分重视协调管理在施工管理中的作用,精准制定协调管理方案,并做好协调管理的服务工作,从而弥补传统施工管理中存在的死角,提升建筑工程的统筹管理效果,为确保建筑工程稳定有序的展开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生智.协调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影响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02):169-170.

[2]徐健彬.协调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建筑与预算,2021(12):14-16.

[3]邹展.协调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居舍,2021(35):127-129.

[4]兰华清.协调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江西建材,2021(08):163-164.

[5]郑杰洲.协调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J].房地产世界,2021(16):93-94.

[6]王亚凯.协调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07):119-120.

[7]熊厚军.协调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04):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