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的因素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的因素及对策

李波

身份证号:610202199302080017,陕西省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的建造离不开对材料的应用,在建筑领域发展过程中,工程材料类型大幅度增加,而且材料性能指标也存在较大差异,给建筑生产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增加了工程建设风险。如果材料选择不当,使用了性能较低的材料,就会引发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通过有效的材料检测,可以对材料的性能进行判定,在根本上消除工程质量隐患,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需要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落实。鉴于此,本文围绕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的因素及对策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影响因素;对策

1.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和检测可以确保合格的材料应用于实际工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措施之一。同时对材料性能进行检测,确保选用的建筑材料科学,能更好地融入整体建筑结构体系,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例如,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更加多样化,通过测试和测试可以获得各种材料、特性和参数,可以更好地判断使用的科学性,确保只使用符合工程实际需要的材料可应用于具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将工程总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1]。在建筑材料不断发展更新的背景下,更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被应用到建筑工程中,通过试验和试验,可以为新材料的应用和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和良好的前提。

2.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的因素

2.1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对建筑材料检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检测人员本身的技术水平不过关,导致其在进行建筑材料的系统检测时,未按照规定的流程、规范、标准执行,检测结果与实际值有着较大的差异。②检测人员不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很多检测人员在上岗前未进行系统的培训,导致其本身的职业素养较低,在建筑材料检测时表现出较多的随意性,很容易因其疏忽大意而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

2.2环境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进程中会涉及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这些建筑材料在不同环境下会出现不同的反应,因此不同的环境会产生差异明显的检测结果。以水泥为例,在进行检测时,在要求的湿度和温度下进行,并控制好其他环境变量,以便能够得到最精确的测量结果,若是不满足标准要求的条件,很容易使测量出的结果与实际值有较大的偏差[2]

2.3设备因素

由于建筑工程建设内容相对复杂,导致建筑材料检测流程更加繁琐。因此,检测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工作,势必要增加检测设备的应用,提高检测效率。仪器设备的精度不准确,则无法保证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未合理地选购仪器,则会增加建筑材料检测环节的制约性因素,无法满足国家检测标准要求。因此,需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完成仪器设备的采购和维护,增加先进以及精度较高的仪器投入,以确保检测工作顺利开展。

2.4技术因素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施工部门对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具有一定的新要求,面临着检测技术方面的创新,促使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不断完善与创新,增加在此环节的有利因素。但由于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侧重点不一致,导致各项检测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使检测人员无法保证自身技术能够满足检测工作要求,难以开展全面性、精准性的检测工作,增加建筑材料检测环节的差异性[3]

2.5样品因素

目前,建筑工程会运用抽样检测的方式,执行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而在实际检测工作中,部分检测环节存在样品选择方面的问题,不具备针对性、代表性,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度,增加与实际情况中的差异性。因此,建筑材料检测环节存在样品代表性原因,建筑施工部门员工缺乏工作意识,无法保证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完整性,存在建筑材料检测效率较低,已检测样品质量不达标等问题。长此以往,则会增加建筑工程内的安全隐患。

3.建筑材料检测优化对策

3.1加强人员管理

(1)提高入行门槛与准入条件。要求选聘的检测人员,必须取得建筑材料检测证书,并在入职前,考核其检测知识和检测技能,以此来判断其是否能胜任检测职位;同时增加实习期限与内容,以此来全面考量检测人员在各个方面的检测能力,并使其快速适应检测工作。(2)加强全过程培训。要求检测人员在入职前、入职后都需参与系统的培训,并构建长效培训机制,每月一小培训、每半年一大培训,以此更新检测人员的检测观念和检测技术,使其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不会因建筑材料、检测设备的更新而遭到社会淘汰[4]。(3)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评价,考核评价内容为培训内容,并将考核评价结果直接纳入其个人薪酬、奖金评比中,以此提升其积极性,切实提升其专业水平,使其有能力应对各项材料检测任务。

3.2加强检测环境控制

加强检测环境控制,避免其对建筑材料检测过程造成负面影响,要求设定好检测温度、湿度。若是环境温度过高,会不断提升混凝土强度,给后续的检测过程带来较多的难题,并会降低检测准确度,为避免出现该项问题,要求检测人员在执行各项检测流程前,充分了解检测目标的基本特征与检测环境要求等,应用专业设备与技术来调整好检测环境,使其达到相应标准,获取最为精准的测量结果。

3.3加强设备革新

材料检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而各种材料技术的应用,需要依靠相应的检测设备来实现,完善的硬件体系是材料有效开展的基础性工作。如果设备缺失,材料检测工作就必然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建筑工程项目质量隐患。现阶段,由于建筑规模的增加,材料检测难度也有所提升,为保证材料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企业方面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结合实际建筑生产需求,积极引入各种先进的材料检测设备,注重硬件体系革新,与建筑市场全面接轨,通过网络认清当前建筑发展大趋势,推动材料检测的信息化建设,从而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5]

3.4提升技术人员专业素质能力

首先,应加强材料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让其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确保其能够将所需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规范检测人员的个人行为,确保其在取材放置环节不会出现问题,确保材料取样工作的规范性、完整性。在此基础上,让管理人员引导检测工作者,学习水性物质、膏体以及乳液材料的检测方式,在样品检测时,应执行适当的搅拌工作,使其能够应用于干燥、整洁以及密封的容器内,确保每位检测人员都能掌握检测工作的开展方式,以达到强化检测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的目的。其次,应设置专业的检测部门,运用定期培训的方式,保证检测人员技术能力达标,确保检测技术活动在实施环节不会出现纰漏,有利于检测人员创新自身的专业技术,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3.5强化建筑材料检测取样工作

(1)检测人员应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材料,即按照常规方式来取样,切忌按照不同方式、不同位置来取样,以此来保证建筑材料取样的随机性,得到更加真实的取样结果。(2)规范取样流程,重视各项材料的摆放位置与环境,若是取样材料为乳液状、膏状,需按照标准、说明加以搅拌,存放在干燥、洁净的容器中,其后根据抽样检测标准要求,分批次完成同等数量材料的取样工作。(3)在取样之后进行科学摆放和编号处理,仔细核对各项材料的数量、外观等,确保每批次取样的材料在检测前所处的环境一致,其后再依次展开检测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的因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强调了其重要性与必要性,从具体情况入手制定科学的对策,保证建筑材料检测质量,从而为工程质量提供基本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蔡鹤莉.浅析建筑材料检测及影响因素[J].江西建材,2020,(10):50-51.

[2]雷宽久,何冰.建筑材料检测控制在工程中的重要性探究[J].智能城市,2020,6(18):35-36.

[3]李磊.解析建筑材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J].四川水泥,2020,(08):7-8.

[4]丁阳.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居舍,2020,(19):39-40.

[5]姜金凤.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J].决策探索(中),2020,(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