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养护在公路路面养护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预防性养护在公路路面养护中的应用分析

孙涛,吴军,蒙晓斌

汉中市公路局抢险救援中心 陕西 汉中 723000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公路工程领域已经步入了养护、建设并重的新阶段,由此预防性养护的意义也就显得越发突出。预防性养护的特点在于其具有主动性,能够对性能尚处于良好状态但存在轻微病害的路面做出处理,以“防患于未然”的理念来改善公路服务质量。但在当前的许多对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中,决策的落实往往依赖于技术人员的经验判断。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开展预防性养护时路面结构的病害发展还不够深入,其尚可发挥预期服务作用,因此难以得到技术人员的关注。受到这样的影响,预防性养护的科学性、经济性都难以得到保障,容易出现耗费了大量资金而达不到预期养护效果的现象,严重的甚至还会引发路面二次病害的发生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公路路面养护;应用分析

引言

在经济蓬勃发展中,交通运输日趋完善,公路网规模日益扩大,地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路建设工程。路面的长期使用,由于磨损和外部自然因素,沥青路面老化会导致各种病害。随着道路现代化建设,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路面养护。预防性养护是沥青路面养护的关键技术。有关单位要从道路的养护入手,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其成因

(1)裂缝。公路经长时间使用后,其沥青路面会受到多种压力作用,加之定期维护工作未落实到位,很容易造成沥青路面的裂缝问题。就裂缝形式来看,主要分为纵向、横向及网状三种。路面出现裂缝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气温因素。由于温度的影响,会导致路面出现热胀冷缩,使沥青路面产生裂缝。(2)车辙。夏季,公路路面的沥青在经高温暴晒后,如被车辆反复碾压,会形成车辙痕迹,导致路面出现不平整,降低交通安全性。(3)沉陷。沉陷是由于路基、路面产生竖向变形而导致的路面局部下沉,是最普遍的路面变形。产生沉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路基不均匀沉降、局部开挖回填后压实不足、基层损坏、路面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坏、桥梁涵洞的台背回填压实不足等。当路面沉陷及变形积累到一定量,会对行车舒适度有明显影响,严重的会影响行车安全。(4)泛油。夏季,路面沥青受热膨胀,充满沥青混合料空隙后溢出路表面,形成泛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当、施工工艺有缺陷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如沥青含量过多、拌合控制不严、摊铺离析等。(5)波浪拥包。沥青路面有时会出现波浪式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施工过程中沥青使用量过大。在气温较高时,沥青路面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导致路面出现偏移。另外,如没有做好路面清理工作,路面铺设后会出现不平整,使路面受力点不同,进而出现波浪拥包。(6)坑槽。如公路路面出现坑槽,汽车轮胎会受到严重磨损,同时影响行驶的安全性。沥青路面坑槽通常由其他病害未及时处理发展而成,如龟裂、松散、脱皮、沉陷等都会导致坑槽的产生,坑槽会导致路面的平整度大大降低。

二、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分析

(一)表面封层技术

表面密封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性技术。根据该技术,修补层铺设在原有路面上,原有沥青由养护层保护。如果在路面养护中使用压实技术,则使用密封剂、骨料等的混合物。表面压实技术可以封闭沥青路面裂缝,防止裂缝的进一步扩大,增加路面的防滑性。铺设聚合层减少了沥青氧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路面的透水性,防止雨水渗入。由于表面压实在路面养护中的应用,预防性养护可以减少路面骨料的崩解。密封层包括石屑密封、悬浮密封和磨砂密封层。石屑封层技术是根据碎石,当乳化沥青达到标准时,喷洒乳化沥青,涂上一定的骨料和沙子,最后涂上层压板。这种预防性维护比较简单,总投资也很低。采用该技术对路面进行养护后,其使用时间相对较短。如果超过时间,路面会面临各种病害。砂浆压实技术也是表面压实技术,这种预防性养护使用优质配料、乳化沥青和外加剂。预防性维护流程是用密封胶将材料充分混合,使材料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将混合物均匀分布。这种预防性养护形成的养护层具有耐磨性,与原有的沥青涂层形成结合。

(二)碎石封层技术

碎石封层技术是采用专用设备将沥青胶结材料和单粒径集料均匀撒布在路面上,碾压形成沥青碎石表面封层。作为一种成熟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其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大量应用。推荐应用该技术的路面损坏状况评价应为优良(PCI≥80)。施工前,应对原路面坑槽、车辙、沉陷、大裂缝等病害进行彻底处理,平整度较差及陡坡、急弯路段,需对原路面进行铣刨拉毛。经碎石封层处理后,能很大程度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和防渗水性能,有效修复原路面的轻微裂缝、贫油、泛油等病害,提高路面技术指标,并延长使用寿命。随着超载超重车辆增多,橡胶沥青因掺入了橡胶粉,沥青的粘度明显增加,显著提高了路面的抗裂能力,同时,由于橡胶粉可直接从废橡胶轮胎中得到,使用橡胶沥青既能满足路用性能要求,又实现了资源循坏利用。用喷洒型橡胶沥青作为路面粘结剂稳固碎石,为旧路面提供抗滑、防水、抗裂保护层。经后期行车观测,封层后的路面使用效果良好,路面裂缝病害减少,坑槽、松散等病害发生几率降低。

三、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一)对于沥青路面质量状况进行量化区分

为了提高实施沥青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效果,对沥青质量进行量化,并根据沥青损伤程度分为几个阶段,通过对沥青质量进行定量区分分析,然后把握沥青道路预防性养护的最佳时期。往往选择正确的预防性维护时间、正确的预防性维护方法以及结果的科学相关性取决于沥青的质量。

(二)针对沥青路面质量

做好量化区分对公路沥青路面开展预防性养护工作时,为了提高工作的有效性,相关部门可结合路面质量情况进行量化区分,对沥青路面的受损程度予以明确,在这一基础上划分相应等级,分析确定预防性养护的最佳时期,进而设计合理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方案,选用合适的预防性养护技术,以达到预期的养护效果。

(三)要落实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工作

在养护施工过程中,管理方面的工作必须落实到位,而养护技术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考虑到此问题,在制定预防性养护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该技术的可行性与效率性,妥当地引入新技术。此外,在整个养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形成高效的管理团队,做好对养护技术应用状况的监督管理工作,总结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策略。

(四)构建完善的养护技术数据库

相关部门应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将沥青路面受损情况及相应的养护技术等输入数据库中,为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研究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促进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

(五)建立养护技术数据库

我国已经引进国外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已经成功引用了其中的部分内容,部分道路养护技术也需要认真分析和实际应用,并需要有针对性的改进。进一步总结这些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对沥青路面各种损坏状况的作用,使工作人员根据这些信息建立技术数据库,不断加强对沥青路面更有效预防性养护挖掘工作的研究和分析。

结束语

在使用沥青路面时,外界因素及车辆通行会对路面造成损害,影响行车安全性,因此应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路面病害的出现,延长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需要根据沥青路面破坏类型,进行针对性的防治,提高沥青路面防治效果,达到提高公路整体通行质量的目的。在道路现代化和发展中,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沥青路面病害的防治。尽管预防性养护已经成熟,但在路面不同条件下,需要采用特定养护技术,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提高路面的使用效率,注意预防措施的选择,进一步改善路面养护技术。

参考文献

[1]张振华,高绍波,张凯,等.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9(024):52.

[2]孟玲霞,姚海生.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海外文摘·学术,2019(05):1-2.

[3]李江.探讨公路养护中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相关运用[J].建筑与装饰,2020(2):2.

[4]施晖.雾封层施工技术及其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573(04):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