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竣工模型交付标准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竣工模型交付标准浅析

段善才,陈刚,杨小丁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28)

摘要:本文简要研究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竣工模型交付标准,以竣工模型实际用途为出发点,结合新形势下BIM技术发展前景,提出了竣工模型交付的一些基本要求,从而提高竣工模型的实用性。

关键词:BIM,竣工模型,交付标准


1BIM技术发展

新基建背景之下,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传统行业纷纷进行智慧化、数字化转型,房地产行业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对BIM技术的大力支持,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应用BIM技术已成大势所趋。

竣工模型作为建设过程中集成设计与施工两大阶段工程信息的终端模型,对其交付标准进行严格规定,对于实现设计、施工到运维全生命周期内工程信息的有效传递及共享,推进智慧化、数字化房地产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竣工模型用途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对BIM技术的迅速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有了更广泛的需求。以深圳市为例,在办理竣工验收审批程序时,需提供竣工模型执行基于BIM的审批监管;重要项目的竣工模型需与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对接,构建高质量的智慧城市数字底座;推进运维单位将新建项目的竣工模型成果、既有项目的竣工资料等转换构建运维模型,综合应用于资产管理、物业管理、运维管理、应急决策及预警管理等多个方面。

3交付标准研究

参照《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 50301-2018,结合报批报建、对接CIM平台以及运维管理单位等对竣工模型的信息需求,需严格把控交付标准,提高竣工模型实用性。

(1)交付文件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竣工模型交付,除需交付集成施工、监理及安装等工程信息的建筑信息模型之外,基于运维管理系统需求,一般还需提供模型单元属性信息表以及工程图纸、计算书等方便进行复核及提供运维服务数据支撑。另外,根据建设单位及运营单位需求,需提供基于BIM进行的各阶段BIM技术应用成果,如可视化成果、轻量化模型成果、碰撞检测报告、建筑性能分析模拟报告以及工程造价信息等。

(2)模型文件交付格式

模型文件交付时,数据格式推荐采用通用IFC格式,便于各类BIM应用平台的数据输入,模型数据信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存储标准》GB/T 51447的相关规定。

模型数据应当以文件形式进行交付,交付时需对模型文件进行清理优化处理,去除掉不必要的模型信息数据,以降低交付文件大小。对于单个项目超过200MB的模型文件,应进行模型拆分,拆分时应按照子项目或标段、单体、分区或系统、专业等进行拆分,并通过文件夹、子文件夹等方式进行组织,拆分的模型文件应使用相同的坐标系和坐标原点。

(3)模型文件交付深度

模型文件交付深度主要指模型的精细度,由精度和深度组成,包含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两个维度。对于主要的模型单元交付深度,几何信息精度需达到G3级别,满足建造、安装流程、釆购等精细识别需求的几何表达精度;属性信息表达深度须达到N4级,包含项目信息、模型单元信息、系统信息、建造安装信息、生产信息、资产信息及维护信息等。

竣工模型以房建类项目为例,主要包括室外工程、建筑工程、结构工程、给排水工程、通风空调工程、电气工程以及智能化系统工程等各专业工程模型。

室外工程竣工模型应包括现状道路、现状停车场、新建道路、新建停车场、广场、人行道、室外活动区、新建园林景观以及场地附属设施等模型单元。

建筑工程竣工模型应包括建筑外墙、建筑内墙、建筑柱、门与窗、屋顶、楼地面、幕墙、顶棚、楼梯、运输系统、坡道与台阶、散水与明沟、栏杆、雨篷、阳台与露台、压顶、变形缝、室内构造、装饰设备、灯具、家具、室内绿化与内庭、设备安装孔洞、各类设备基础以及地下防水构造等模型单元。

结构工程竣工模型应包括基础、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砌体结构、楼梯坡道等模型单元。

给排水工程竣工模型按系统区分应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中水系统、循环水系统、消防系统等;按对象模型单元区分应包括供水设备、加热储热设备、排水设备、水处理设备、冷却塔、消防设备、管道和管道附件以及卫浴装置等。

通风空调工程竣工模型按系统区分应包括供暖系统、通风系统、空气调节系统以及除尘与有害气体净化系统等;按对象模型单元区分应包括冷热源设备、水系统设备、供暖设备、通风设备、除尘与防排烟设备、空气调节设备、管路与管路附件以及风道末端等。

电气工程竣工模型按系统区分应包括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以及防雷与接地系统等;按对象模型单元区分应包括配变电所、自备应急电源、低压配电、电气照明、建筑物防雷、接地和特殊场所的安全防护、配电线路及线路敷设等。

智能化系统工程竣工模型按系统区分应包括信息化应用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公共安全系统以及公共安全系统等;按对象模型单元区分应包括信息化应用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智能化系统线路及敷设器材以及智能化系统器材等。

竣工模型构件单元属性信息应包括身份信息、定位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造价信息、施工信息、运维信息等子类。具体要求详见下表:

序号

子类名称

细分内容

1

身份信息

名称、编号、编码等

2

定位信息

建筑单体名称、所在楼层、空间名称、基点坐标、占位尺寸等

3

系统信息

一级系统分类、二级系统分类、三级系统分类、父/子节点编号等

4

技术信息

外形尺寸、型号规格、材质、色标、质量(kg)、安装方式等

5

生产信息

生产厂家名称、产品执行标准、生产认定体系、出厂日期、出厂价格等

6

销售信息

销售厂家名称、供货日期、销售价格等

7

造价信息

造价单位名称、工程量、清单单价、造价总额等

8

施工信息

施工单位名称、施工开始时间、施工完成时间、竣工验收时间等

9

运维信息

维保单位名称、设计使用年限、投用时间、保修年限、维保周期等

其他类型交付文件可采用模型视图、表格、文档、图像、点云、多媒体、网页等多种辅助形式进行交付。

4结论

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为提高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竣工模型交付质量,建设单位应当主导推进建设项目BIM技术应用,搭建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平台,执行基于项目管理平台的协同工作模式,项目的各个参建方必须注重工程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各个参建方的实际工程情况均需录入模型当中,工程所有资料需按交付标准要求进行整理并提交,以此保证模型数据与实际工程的一致性,实现建设各阶段工程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为竣工模型交付提供有利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陈达非,谢明泉,马云飞,等.BIM竣工模型交付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2019(4):458-460.

[2]郑开峰,罗兰.建筑装饰工程BIM竣工交付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0(5):26-34.

[3]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 技术应用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2022-12-08.

[4]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附条文说明):GB/T 51301-2018[S]. 2018.

[5]建筑信息模型存储标准(附条文说明):GB/T 51447-2021[S].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