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基于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策略分析

薛燕 ,贾晓楠

河南省实验幼儿园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我国对教育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幼儿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受到了更为广泛关注,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已成为学界热点话题。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深入探讨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卫生习惯;习惯养成

幼儿阶段是整体教育工作的启蒙阶段,此时孩子接受能力较强,适宜教育内容可协助幼儿养成适宜其发展的行为习惯,这也会对其未来生存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此阶段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对幼儿健康成长以及后续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健康成长

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避免病从口入的情况发生,幼儿因自身认知与年龄等因素影响,其总喜欢去触摸与啃咬一些未知的物品,而这无疑增加了各类细菌病毒入侵幼儿身体的可能性,并且因幼儿自身免疫力等因素影响,此类物质进入幼儿体内后极有可能引起各类疾病,从而对幼儿的健康造成影响,而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便可极大削弱病毒细菌的侵害,而为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园区与家庭也需要定期进行卫生清理,减少幼儿接触到污染物的可能性[1]

(二)有利于开展德育教育

良好的德育教育是幼儿发展的一项基础保障,幼儿在接受良好卫生习惯的熏陶后,会自主去整理自身衣物,使其始终处于清洁状态,因此会给予观者舒适感,而长期如此对于养成良好的文化形态也具有一定帮助。幼儿在清洁的文化熏陶下会养成良好的审美标准与行为习惯,这对于后续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两套不同的衣服,一套整洁衣物与一套污染衣物,让幼儿认识到清洁后的美感,从而自主养成较为良好的卫生习惯[2]

(三)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幼儿的卫生习惯对于提高其教育质量与优化教学水平而言十分重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将幼儿园整体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为确保对幼儿教育的全面性与有效性,目前大量幼儿园都采用全日制的教育模式,因此幼儿本身在校园中拥有较多的时间,而此过程中注重对幼儿的饮食以及穿衣等方面的卫生习惯养成,可以使教育的效果得到充分的优化与体现,对幼儿园的发展以及幼儿的成长均具有积极意义。

二、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优化措施

(一)幼儿教师深化指导

为确保对幼儿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应充分注重对幼儿生存与发展的引导,而此过程中幼儿园教师承担着重要责任,全日制幼儿园中教师与幼儿相处时间远大于家长与幼儿的相处时间,因此教师需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在幼儿园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后,家长也会给予幼儿园与幼儿教师以肯定,这对其稳定与发展而言十分重要。而为确保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幼儿教师需要帮助幼儿树立起正确的卫生观念,避免因幼儿认识不足而导致最终习惯养成受到影响。以洗手为例,正常的生活过程中,在餐前餐后以及去洗手间后都应洗手,而目前部分幼儿不仅认为餐前洗手没有必要,甚至在洗手间后也不愿洗手,此类情况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教师可以借助科普动画以及危害教育的方式帮助幼儿明确洗手重要性,并且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教育幼儿正确的洗手方式,并且采用一定的奖惩措施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在幼儿保持卫生坚持洗手时提供一定的奖励,帮助幼儿们意识到正确行为习惯的优势。并且为确保行为习惯确立的有效性,幼儿教师可以在就餐前组织统一洗手,并长期坚持,帮助幼儿规划思维,使其在后续的生活过程中也自主养成洗手的行为,为其发展提供保障[3]

(二)开展教育活动

为确保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有效性,需要构建出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来使幼儿的健康意识与卫生意识进一步提高,达到优化幼儿发展的目的,实现强化幼儿卫生意识的目标,使其可以充分明确健康卫生意识的重要性,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适当邀请幼儿家长一同参加,明确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为后续家园联合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这一目标的落实提供保障。可以在教学正确洗手流程后的某一时间段开展洗手比赛,查看其洗手的流程是否满足科学洗手要求,对于长期坚持有效洗手方式的幼儿给予一定的奖励。幼儿因自身年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普遍具有一定的好胜心,因此可以展开卫生标兵评比比赛,达到优化幼儿发展的目的。使幼儿通过自我竞争的形式来养成较为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其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为确保健康教学的标准性与有效性,教师也可以编制顺口溜一类的内容引导幼儿阅读、背诵并记忆,达到落实卫生标准的目的,使幼儿受其影响后可以潜移默化地约束自身行为,从而养成较为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借助家园合作落实实践习惯养成

为确保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性,需要依靠家园联合进行并通过一些实践活动确保养成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在养成幼儿行为习惯的过程中,虽然幼儿园承担主要责任与义务,但家庭在此过程中的重要性仍无法忽视,家庭内部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幼儿在家庭中普遍会以父母为榜样,因此家长在生活过程中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往往会导致幼儿的生活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出现,幼儿会自主学习家长不正确的行为习惯,从而导致自身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受到影响。因此为确保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养成,以及养成方式的科学与有效,教师需要与家长构成联合教学模式,并定期进行家访,帮助家长明确养成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家长需要进行餐前洗手等工作,并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幼儿在此类因素的影响下也会自主参与其中,通过优质的家庭卫生教育来达到实现幼儿综合素质提高与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进行卫生习惯培养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正确的方式来进行强化与引导,而此过程中幼儿常常会因逆反心理等而出现不按要求进行的可能性,导致幼儿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出现,因此为确保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需要确保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教学,通过持之以恒的教学与示范,来帮助幼儿树立起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在幼儿园午休前经常会出现鞋乱扔的情况,而为确保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教师需要示范正确的摆放方式,帮助幼儿养成习惯,并且要求幼儿在起床后自行整理床铺衣物,杜绝幼儿“少爷”的可能性出现。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因当时文化等因素影响,导致其三十岁左右甚至还无法自行穿衣穿鞋,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幼儿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养成,并采用科学的卫生习惯来实现对行为习惯的有效调整,达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目的。幼儿在初期会因年龄等多方面因素导致有所不足,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并进行示范,也可以选择卫生习惯较好的幼儿作为模范生来示范,树立起榜样意识,从而推动幼儿的正确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已进一步提高,在此阶段进行卫生习惯教育与养成,将对幼儿的后续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为确保这一阶段教育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需在此过程中对幼儿教师进行充分的指导,并积极从多方面开展教育活动,亦应借助家园合作的模式来养成幼儿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缑莉芸. 加强卫生保健教育 促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J]. 山西教育(教学),2022,(09):89-90.

[2]叶晓蓉. 探究培养幼儿良好用眼卫生习惯的有效措施[J]. 亚太教育,2022,(07):187-189.

[3]刘馨,孙璐. 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J]. 福建教育,2020,(26):6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3-6岁幼儿卫生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CJYC2116zy11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