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滑模法与爬模法施工技术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建筑滑模法与爬模法施工技术探

王琛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摘要:面对土地资源的有限,建筑行业对于建筑开始加强对空中的利用,当前城市中的建筑多为高层建筑。然而对于高程建筑,工程施工更具难度。为了满足高层施工要求,一些施工技术被提出,其中就包括了建筑滑模法和爬模法,让高程施工更为安全以及操作性,提高建设效率。本文就对这两种技术展开技术探究,明确其原理、工艺及运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滑模法,爬模法,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随着高度增加建设难度就逐步增加,毕竟空中作业更具难度和危险性,同时也会加大建设成本,降低施工效率。对于高程建筑不断发展中,一些新的技术被提出,专门应对高层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和成本。其中滑模法和爬模法就是高层建筑重要的施工技术,利用滑模法和爬模法对高层建筑进行施工,可以有效的避免资源浪费,降低施工危险性和难度,提高施工效率。因此这两种技术是高程建筑发展的重要成果,对建筑建设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 建筑业滑模法

1.1 滑模法技术简介

滑模法经常被应用于高程建筑、高桥墩施工,其具有节省模板、进度快、操作简单等特点,在混凝土索塔施工中被推广应用。该技术是一种随着建筑物的高度而不断上升,并且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及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实现建筑的无缝施工。更为重要的是,滑模法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提高施工安全系数[1]

在实践施工中,滑模技术施工速度快,安全系数高。但是其受到工作原理限制,滑模施工方法要求断面变化少,没有其他预埋件等,应用范围相对比较窄。

1.2 滑模法的施工原理

滑模法随工技术在实践运用中,需要利用到墙壁、柱子以及房梁等建筑物。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建筑物的底端组装一个高度为1.2米的滑模板,组装滑模板之后就可以进行建筑物施工,比如混凝土浇筑。因为在高程建筑,需要连续不断的分层浇筑。为此就可以借助液压提升装备,让该设备沿着支撑杆促使滑升模板往上提升,让模板满足浇筑的高度,确保浇筑的连续性,不会出现断层的现象[2]

因此滑模法施工技术的施工原理,有三部分:滑升模板、液态提升设备及平台系统,在施工过程中,沿着一定方向滑动,做到一边浇筑混凝土一边滑动,确保浇筑的连续性,以及浇筑的的质量,不会出现缝隙等质量问题,也可以减少对混凝土资源的浪费。此外,在滑模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还应该利用千斤顶、吊架、支撑架等相关工具支撑整个技术工艺,保证滑模法的正常进行。滑模法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让其施工更为容易和简单,提高施工质量。

1.3 建筑滑模技术施工

滑模技术施工首先需要做好现场清理工作,校验模板的垂直度。然后开始操作:

(1)施工工艺

滑升模板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进行初滑,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浇筑可以分为两次,浇筑模板高度三分之二的混凝土。中间间隔一定时间(一般为半个小时),滑动差不多10米。然后开始正常滑升,保持均衡的滑升节奏,主要是为了确保各种工种的施工和操作。最后是末滑,通过对模板的抄平找正,将余下混凝土以此浇筑完成。完成之后经过一定时间,可以将模板脱模(为了确保质量,一般都是先脱模一半)[3]

(2)质量技术标准

在滑模法施工中,关注质量技术标准,一方面确保原材料必须要符合设计要求,对相关原材料做好质量检验工作。这里主要是考虑该方法对于相关材料及混凝土的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另一方面是相关的规范性要求,包括表面的平整、垂直偏差、混凝土质量、成型检测等都必须要在一定规范标准之内,确保施工质量。

(3)施工结束后的保护工作

施工结束之后应该做好成品保护工作,确保质量问题。比如初脱模的时候,墙体强度还没有达到相对应的质量标准,因此施工人员需要重视对墙体的保护,避免出现碰撞。

此外还应该注意质量问题,比如混凝土是否出现拉裂、塌落等问题、相关的强度是否达到要求。通过检测验收,确保每一个步骤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避免出现人为操作失误,影响施工质量或者增加安全隐患。比如架子是否牢靠、电源等相关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等。

  1. 建筑爬模法施工技术
    1. 爬模法技术简介

爬模也就是爬升模板,在施工中是利用业态油缸来帮助爬架和导轨能够实现交替顶升,将爬升模板安排在爬模支架和轨道中间来进行爬升,实现他们之间的相互运动。这样的爬升系统可以实现单方面的爬升,也能帮助整体进行爬升。施工中可以利用该系统实现一次性完成组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爬模施工技术具备自爬的能力,在运用过程中不需要大量的辅助设备如起重机械,也减少了与机械设备相关的工作量,可以省去很多工程,包括脚手架。该技术的使用,减少起重器机械数量,加快施工速度,进一步促进经济效益[4]

2.2 爬模技术原理

爬模法的应用,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液态油缸,其来实现带动爬架和轨道交替顶升,实现之间的相对运动,却又没有关联在一起。在施工过程中,其设备主要有:爬升设备、支架、爬升模板,其中爬模支架和导轨之间都同时支撑在埋件支座上,其中通过对导轨的调整和控制,保证建筑施工的合理运行。在导轨上升到埋件支座上的时候,就需要进一步的调整操作,转回到下平台,将没有掩盖住的一些附墙件进行清理拆除。在爬模架爬升的时候,就需要确保导轨的速度不变。

2.3 建筑爬模法施工

在建筑爬模法施工中,其流程为:弹线找平、安装爬架、安装爬升设备、安装外模板、绑扎钢筋、安装内模板、浇筑混凝土、拆除内模板施工楼板、爬升外模板、绑扎钢筋安装内模板、浇筑上一层墙体、爬升模架[5]

在具体的施工中,先是组装爬模架,将爬架固定在墙上。安装好爬升设备并进行相关固定。然后爬架爬升、模板爬升,当混凝土已经完成对应的浇筑,做好相关准备就可以进行爬架的爬升。一般操作是在楼板上进行弹线找平,安装爬升设备,拆除模板对螺栓、固定支架等相关连接件,之后就可以起模开始爬升。最后进行拆除,其拆除的顺序为:脚手架、大模板、爬升设备、螺栓、爬升支架。

  1. 建筑滑模法和爬模法之间的区别

二者都是建筑高层施工的关键性技术,之间是有一定异同:

共同点:不论是滑模法还是爬模法,其机械化程度高,整个施工过程只需要进行一次组装,然后利用机械化操作,减轻劳动轻度和工作量,实现机械化操作;结构整体性较好,实现浇筑的分层连续;施工方便,在操作中减少一些拆除安装作业,提高施工效率;此外二者节约模板和劳动力,有利于安全生产。而且二者因为属于施工新技术,投资高,也具有较高的管理要求,才能确保施工段安全稳定进行。

差异化:滑模法和爬模法,二者在施工过程中,滑模法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混凝土还没有完全凝聚就移动模板使之成形,模板和浇筑的混凝土之间相对滑动;而爬模是浇筑一段模板后提升爬架,再安装模板浇筑,模板与混凝土不联系却做相对运动。

结束语

    本文对滑模法和爬模法从技术、原理、施工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二者之间的异同,希望具有参考价值。对于建筑企业,也应该加强对于该技术的研究,提高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玉年.超高层建筑滑模法与爬模法施工技术的研究[J].居舍,2018(24):65.

[2]谭芬芳.高层建筑滑模法与爬模法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04):42.

[3]王志杰.高层建筑滑模法与爬模法施工技术[J].中华建设,2016(08):150-151.

[4]李军.分析超高层建筑滑模法与爬模法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16,2(08):44-45.DOI:10.19301/j.cnki.zncs.2016.08.036.

[5]张家瑜.超高层建筑滑模法与爬模法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6(06):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