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宅基地调查项目中快速切割宗地面积的实现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浅析农村宅基地调查项目中快速切割宗地面积的实现路径

何,粉

会泽县娜姑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 曲靖 654207

摘要:随着会泽县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农村宅基地的确权成为宅基地调查的重要内容,其中实现宗地面积的快速切割,有利于准确的测量宅基地面积,保障农户的宅基地权益,提升测量的效率和质量。宗地权属界线范围内的宅基地在权属界址确定后,便能确认宅基地的面积,如果宅基地宗地权属界址范围与实地面积有差异,需要以界址范围作为标准,修正宅基地面积,因此宗地面积的切割十分必要,切割时要将图幅作为基础,通过量算分幅,根据面积比例,由自上到下进行汇总,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到专业的宗地分割系统,要求调查人员掌握基本的切割方法。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宗地面积;实现路径

引言:

农村宅基地调查中需要进行分幅量算,对各户宅基地的总图斑面积进行汇总的基础上,运用图幅理论,宅基地量算的总图斑面积控制和平差需要考虑到零碎地面积,在按照规定完成量算后,需要将具体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汇总,校核完成后再上报到相关单位。事实上,宅基地图幅量算时,由于受到各类主观因素或者客观因素的影响,宅基地统计、汇总的量算结果与实际面积存在差异,在分幅逐级控制量算和平差的过程中,数据统计和汇总需要根据权利人对宅基地的使用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分类,增加面积分类有利于实现零碎面积的汇总,减少客观差异。

1.快速切割宗地面积的工具

农村宅基地调查中,快速切割宗地面积需要选择合理的切割工具,在选择切割工具后,要明确宗地面积切割的流程,才能达到快速切割的目的。当前,常用的宗地分割工具GIS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GIS系统中,对宅基地的结构展示是较为清晰的,调查人员运用GIS系统能够对宅基地的宗地面积进行分割、编号[1]。随着GIS系统的发展,GIS系统的集成水平越来越高,宗地切割工具作为各类GIS系统中的可选择模块,宗地切割工具的运用增加了切割的效果,例如ArcGIS宗地工具中,对切割的结构进行了模块化集成,调查人员只需要掌握ArcGIS中的宗地分割方法,就能实现对宗地面积的快速切割。这个过程中调查人员需要了解宗地数据集的制作方法,才能准确的运用系统工具对宗地结构进行切割,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数据导入、数据加载还是数据导出,都需要围绕宗地数据集展开。

2.农村宅基地项目调查中快速切割宗地面积的实现方法

2.1掌握宗地结构

宗地结构是切割宗地面积的基础,在宗地结构中,有相连宗地、宗地网络等数据内容,GIS系统中的宗地结构由点、线、面三种要素组成,宗地结构的形式为图层组,将宅基地的图层加载到GIS地图中,便形成了宅基地的宗地结构。宗地结构的子要素,可以用子图层进行标识,通过主图层和子图层的组合,宅基地的宗地结构图层可以进行分割。在宗地结构图层组中,每一组的图层都由控制点、线点、宗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调查人员在熟悉图层操作的情况下,可以对结构进行切割,获取目标图层。

2.2创建宗地数集

在农村宅基地调查项目中,宗地结构较为复杂,农户的宅基地分布反映在地图上,呈现不规则的图形,这种情况下创建宗地数集是快速切割宗地面积的基础。创建宗地数集前,要收集宅基地的各项要素数据,包括宅基地的坐标区间、结构、宗地面积等,这个基础上创建的数据才能体现真实的物理空间属性[2]。在数据集中,要确认空间参考对象,创建的宗地数据集要将各个要素数据的属性进行指向,方便切割宗地面积的时候调取这些数据,创建的宗地数据集通常会包含结构要素和表要素。每个宅基地的结构或表要素在系统中都是预定义属性的。预定义的字段中涵括了宅基地的空间属性,在将图斑导入宗地过程中,如果空间属性发生变化,表要素就会将数据关联到图斑中,虽然宗地能够在系统中体现,但宗地面积的真实性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创建的宗地数据集的时候,需要在各个要素中添加字段,这样形成的宗地图层与图斑中的字段就会对应,在导入宗地的时候就能够保持空间属性的稳定性。

2.3导入宗地

在应用GIS系统快速切割宗地的时候,需要将数据集导入到宗地图层中,导入的时候,面要素和线要素要齐全,将宗地数据集导入图层的过程,本质上是面要素转化为图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宗地数据集生成宗地图层的准确性,往往取决于系统拓扑的精度。通常情况下,每户宗地的数据集要与拓扑的结构相适应,才能确保图层的精度,所以一般情况下,在导入宗地数据集前,要先对拓扑进行验证,确保数据集与拓扑的关联性。验证拓扑的时候,可以将拓扑的面要素和线要素加载到系统中,与预定义的宗地数据集字段进行对比,检验差异性,有差异的情况下及时进行修正,之后再导入宗地。

2.4宗地切割

切割宗地第一步是对宗地面积进行编号,将不同的宗地面积编成不同的数字,然后在图层编辑框中选择宗地要素工具,选择分割的宗地编号,点击“宗地分割”便可以实现宗地的快速切割。切割的时候要对宗地编号进行检查,宗地编号与宗地面积要对应,避免出现切割面积过大的问题

[3]。在编号时,可以选择图斑的空间顺序编号,这样切割出来的宗地面积更贴近于实际面积,很多测绘人员在编号的时候选择手工顺序编号,这种方法虽然较为灵活,但编号效率与空间排序工具相比是较低的。完成宗地切割后,要对宗地进行命名,命名规则要统一,便于识别,命名的时候要与采集的最初数据进行对照,每户宅基地的命名应与宅基地的户主相对应,命名完成后,可以将宗地分幅图导出,确保无误后,再进行汇总。

3.结束语

在农村宅基地调查项目中,经常会出现切割后的宗地面积与台账之间的差异,这种背景下,确保宗地面积与台账之间的统一性成为宅基地宗地面积测绘工作的重要内容。运用GIS系统能够实现对宅基地宗地面积的快速切割,在切割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相关的操作方法,才能确保切割的精确性。

参考文献

[1]朱吉涛.农村宅基地调查项目中快速切割宗地面积实现与台账面积相符的应对措施分析[J].新探索,2021,000(002):81-84.

[2]张勇,周丽.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财产权的实现路径[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4):5.

[3]任育锋,王玉庭,顾岳汶.政策系统视域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及优化路径--以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为例[J].农村经济,202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