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我国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问题研究

徐丽婕,马文双

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300300

摘要本研究通过梳理汽车行业技术广泛性特点得出拟出具有实施可能性的优化路径:构建相关技术领域专利池、设立行业知识产权联盟和构建专利数据库及估值体系。

关键词汽车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交易平台

众所周知,汽车企业的营运与研发要依靠不断的资本注入。尤其是眼下汽车领域朝着智能化的转型阶段,相关企业的投资也慢慢由以往的制造与研发转向系统架构与自动驾驶的领域,而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投入更是巨大,这为汽车行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带了重大存量基础。

怎样帮助国内汽车企业转型、升级并持续发展,始终是各级群体所关注且重视的话题,特别是要深入思考这其中如何依靠自身优势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让知识产权变成“知识产钱”盘活企业创新资源。汽车行业所涉及的各领域本身是传统制造业以及现代网联化结合的有机体,展示出了其高质量高科技的优势与特色,对于该行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研究对于其他行业具有相当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一.我国汽车行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现状分析

专利技术是车企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不但决定着车企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发展,也能有效帮助企业依靠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缓解资金需求压力。企业利用专利技术进行质押融资的前提条件是需要对专利技术进行有效的价值评估,以其价值作为抵押物抵押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由车企还本付息。这种融资方式是增进金融机构服务传统产业、帮助企业不断创新的关键形式。虽然我国部分行业都在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但就汽车行业来看,各车企综合实力参差不齐、技术分布领域广泛,专利价值难以评估,考虑到专利资产的无形性特征,其作为质押物的风险控制存在一定难度,表现为不易转移及保留,且在存续状况、实际运用效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尤以孤立专利为最,故隐性风险更值得注意。所以,我国车企进行知识专利质押融资时,金融机构对其还款能力有所怀疑。为了降低运营风险,金融机构多半会给予贷款企业较低的贷款额度或者拒绝放贷,造成车企无法顺利完成专利质押相关业务。

近几年,随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汽车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不断试水,并趋于成熟。部门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借助属地政府帮助,获得新的进展,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二.我国汽车行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问题分析

2.1信息不对称制约准确估值

汽车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特别是整车车企的技术领域涉及发动机、变速箱、车架、制动系统、悬架、电路及附件等,随着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还涉及到很多通信行业的技术范畴。虽然目前我国有相关指导文件来为知识产权估值提供法律参考,但在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实践中,存在较大的可操作空间和随意性,只采用传统的成本法、收益法或市场法进行评估,结果并不准确。此外,知识产权作为一种隐形资产,其价值容易被忽略,不同于传统的有形质押物,知识产权的价值往往收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波动,这些因素涵盖了知识自身的更新迭代、政策的导向、市场的供求关系等。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到由于在国内缺乏专业的知识产权评价机构及评价体系,造成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价结果不客观、不公正、不准确。

2.2产业的专业局限制约金融流动性

深入研究发现,目前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动性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需求方面汽车产业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市场专属度高,行业中的优势市场主体,在实体价值依托下,融资渠道相对丰富,对于中小汽车企业又存在金融市场不均衡性。供给方面,金融机构参与较少,主体种类不丰富,推出的知识产权质押金融产品缺乏差异度。只有推出不同期限不同准入不同成本的金融产品,才能有利于汽车企业经营者丰富交易策略,满足企业对不同市场处境的资本需求。

二是,市场回报处于长预期,市场主体之间的知识产权变更等因素导致的金融流动很难吸引宽泛资本的进入。不动产质押具有天然的客户心理不稳定性,难以实现广泛认同基础上的规模流通。

2.3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

当前,在法律层面,我国的专利质押权仅仅依赖于《物权法》及《担保法》得以规范,在宏观上缺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专项指导,亦在微观上缺失具体的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管理办法。在中央层面,中央政府相关部门虽然在近年来陆续出台了相关的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政策,但缺乏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模式、操作规范予以做出明确规定,各地方政府由于缺乏中央层面的具体政策指导而各自自行探索,也仅有为数不多的地方政府出台了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的倡导性文件,而且这些文件多缺乏能够实际落地的可操作性。

三.我国汽车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优化策略研究

3.1 建立相关技术领域专利池

专利池(英文为Patent Pool,又被称作专利联盟、专利联营、专利集管、专利联合授权等)是专利的集合,最初是由多个专利所有者形成的协议,通过此协议,将其协议中的某些专利受让于协议中的一方或者协议成员外的第三方。后来,发展成为把作为交叉许可标的多个专利权放入一揽子许可中所形成的专利集合体。专利池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护“池”内企业专利权的同时,还可以遏制被许可方自主研发的势头,维持“池”内企业的技术优势及专利价值。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关于举办2018年第十二届中国专利周的通知》中明确指明鼓励构建产业核心专利技术池。专利池的构建离不开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业企业的紧密联合,实现专利成果前期研发的充分合作,中期的深入推进,积极落地应用与变现,后期的专利保护于一体的全过程生命周期发展。

3.2 设立行业知识产权联盟

行业知识产权联盟的核心竞争力是其所囊括的知识产权,活动方式为合理运作联盟成员的各个专利。此联盟一般由行业内多个密切联系与合作的行业主体组合而成,其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主张其联盟的整体利益而服务。这种联合体是一种协作共生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组织,整合的是知识产权与发展战略这两种资源。这种联盟组织致力于行业内的知识产权开发、保护及利用等环节,其存在的意义是优化组织内各成员的知识产权结构及实际运用能力。经综合分析知识产权联盟发现,其内部运作的主要工作涵盖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建知识产权协同运作共同体;二是围绕某一类型的知识产权打造专利池;三是共同积极应对知识产权摩擦及诉讼应诉;四是共同协商标准内的相关专利等知识产权;五是共同争取联盟成员的权利;六是为联盟内成员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的相关服务。

3.3 构建专利数据库及估值体系

我国汽车行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可考虑推行“大数据+金融”模式,由专业垂直方向数据库提供分别从专利层面、市场层面和估值体系层面进行数据分析,如专利层面:对于企业专利的创造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进行严格审查,规避“垃圾专利”的数据影响,确保参与质押融资的专利质量,提高专利评估的可靠度;市场层面:强化对车企的监管,对车企的经营状况尤其是财务情况进行有效监管,严厉惩处车企财务造假行为,及时消除不实信息,确保专利市场的纯净性;估值体系层面:主要研究针对汽车行业的专利估值标准体系,研究从技术、法律和经济三个维度的评价系统和评价流程,并据此开展行业高价值专利评估与筛选研究,为金融机构提供专利交易价值参考。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欧美等发达地区已然发展成熟,在国内则是处在发展早期,尚需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及配套服务。汽车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运营生态的构建,释放更多金融活力,加快激活知识产权应用的需求,提升知识产权运营的供给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竞天. 中小企业创新与融资[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2]刘瑞波.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缺陷及改进途径[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22(3):5.

[3]程艳. 高质量发展下企业转型发展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20(1):1.